成都理工大学 普通地质学重点.docx
《成都理工大学 普通地质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理工大学 普通地质学重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理工大学 普通地质学重点理工大普通地质学期末复习资料 二。矿物 1.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叫化石。 2.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称为地壳元素丰度,也称为克拉克值。 3.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4.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5.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 常见矿物分类:1.自然元素矿物。2.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3.氧化物矿物。4.卤化物矿物。
2、5.含氧盐矿物 6.结构中一个硅的周围都有四个氧,联结它们的中心呈四面体状,称为硅氧四面体。 三、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 岩浆是指地下高温熔融物质,是具有较大黏性的液体。其挥发性物质主要呈溶解状态,部分呈气泡状态存在。 火山喷发方式:一是岩浆沿管状通道上涌,从火山口喷出,称为中心式喷发。其火山锥形态在平面上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另一种是岩浆沿地壳中狭长裂缝喷出,称为裂隙式喷发。其火山锥形态通常是不典型的。 2喷出岩浆划分标准:一般根据二氧化硅含量对岩浆进行分类:,酸性岩浆。岩浆中二氧化硅含量越高,黏性越大。 3世界火山的分布:1.环太平洋火山带;2.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3.洋脊火山带;4.红海沿
3、岸与东非火山带。前两个是板块敛合带,后两个是板块分裂带。 4侵入岩: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成为侵入作用,其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形成深度在地表以下大于10km的称为深侵入体,其规模较大;3-10,中深成侵入体,小于3的,浅成侵入体,规模小。 5火成岩的结构指火成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能反映岩浆结晶的冷凝速度、温度和深度。 6火成岩的构造指火成岩中矿物结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是火成岩条件与环境的反映 7地热增温率:地下某深度以上,温度常年不变,此深度称为常温层。在常温层以下,地温随深度增大而增高。深度每增加100M
4、地温增加的度数,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8大火成岩省:由地幔柱导致上覆岩石圈隆起、拉伸和张裂,在地表喷出,形成大量基性熔岩,并伴生基性侵入岩所形成的。 四、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是大气、水与生物。他们构成了地球系统的三个外部层圈。 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沉积物)、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 1结构是指沉积岩中颗粒的性质、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分为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构造 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和排列形式。包含层理、波痕、泥裂、缝合线、结核、印模和重荷模。 2沉积岩的主要类型:1.陆源碎屑岩,包括碎屑岩和
5、黏土岩。前者如砾岩、砂岩、粉砂岩,后者如页岩和泥岩。2.火山源碎屑岩,如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3.内院层积岩,包括碳酸盐岩、生物化学岩等。 五、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变质作用类型及代表岩石 1. 接触变质作用:a.接触热变质作用:角岩、斑点角岩、大理岩、石英岩。b.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矽卡岩。 2. 区域变质作用,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 3. 混合岩化作用,混合花岗岩 4. 动力变质作用,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碎粒岩等。 六、地质年代 地层三率 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或穿插关系。 地质年代表,P
6、74 生物大爆发:寒武纪初期,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突然涌现,且种类繁多,个体较大。 生物大灭绝 显生宙时,至少5次。 1. 奥陶纪末期,距今4.4亿年前 2. 泥盆纪后期,距今3.6亿年前 3. 二叠纪末期,距今2.5亿年前 4. 三叠纪末期,距今2.05亿年前 5. 白垩纪末期,距今6500W年前 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地震要素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距、等震线 地震序列: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或同一震源体内,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地震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部分能量以弹性振动波的形式在地球中传播,即为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中某个振相的振幅来获取的 ,以里氏震级为
7、常用 地震分布特点:绝大多数沿岩石圈板块的边界发育。部分发生在大陆内部的断裂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3.洋脊地震带 4.陆内变形带 莫霍面:位于地表以下数千米到30-40KM深度,纵波速度从6-7KM/S突然升到8.1km/s,此界面的深度在大陆深,在海洋浅,莫霍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 古登堡面:是具有高密度的固体地幔与具有液态性质的外核之间的界面。位于地下2900Km深度,横波到此消失,纵波能够通过,之后速度减慢,由13.72降到8.06,且纵波还能发生反射和折射,出现纵波阴影带,即纵波在此区间不能被吸收的地带。 八、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1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理工大学 普通地质学重点 成都 理工大学 普通 地质学 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2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