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1).docx
《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B)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D)。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D)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兴亡由人事
2、,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D )。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D )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
3、首诗表明(C) A、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B、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C、自由比生命和爱情更有价值 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面变化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A)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 B、(2)(3) C、(1)(3) D、(2)(4) 9、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
4、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0、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C)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1、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2、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B) A、用发展的眼光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坚持矛盾观点 D、注重事实 13、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语 俗语 名言 诗句 中的 哲理 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2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