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docx
《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 常用设备及性能 弹跳床 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 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
2、碍物等。 安全要求: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 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 大陀螺 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
3、转。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 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 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完成前进、后退或侧行等动作,可以时儿童自主操作,也可以时在老师或同伴的协助下进行。为提高训练水平,可要求儿童在行走中完成指令性动作、运输物品或互动训练等。 安全要求:周围无尖锐异物或障碍物。注意脚下打滑、跌落。上下
4、平衡木时,注意平衡木边角,防止刮、击脚趾及脚踝等。多名儿童同时在多个在多个平衡木训练时,注意两两间隔,须保持1m以上的间距。 1 插板 功能:感知-动作协调训练,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的训练。可与平衡木、浪桥、花生球等设施结合使用,增强前庭觉、注意力等的训练强度。 操作:儿童走过平衡木后把插棍插入相应的洞中。也可采用儿童俯卧吊台或吊缆上,在感统老师的协助摆动下,操作预置前方的插板。操作方式多变:定序插入或拔出、依指令插入或拔出不同颜色、形状的插柱。 安全要求:与浪桥组合使用时,需控制台面的摆动速度,防止挫伤儿童手指。与球类组合使用时须防止儿童从球体滑落,头面部撞击到插板上。 浪桥 功能:主要用
5、于前庭觉功能训练。如与其他设备结合使用,可训练儿童注意力、视感知-动作协调力。 操作:儿童取卧、坐等体位在睁眼/闭眼状态下进行多向度荡摆、旋转。训练形式可以主动训练,也可以是被动或助动训练。在浪桥的不同组件上,儿童完成的动作部相同。吊台、吊筒及吊缆除了完成摆荡外也可以完成旋转训练,吊马则以摆荡为主。训练水平高的儿童可以在荡摆或旋转训练的同时完成躯体及其他动作或儿童间的互动活动,如:传接球、搭积木、插/取插件等。 安全要求:训练场地铺设软垫,清理周边的无关设备、物品。设备远离墙面及玻璃窗。检查A字形铁架螺丝紧固情况,绳索与吊台等组件的连接是否牢固。训练初期,使用安全带固定儿童躯体。谨防儿童旋转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觉 统合 训练 设备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2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