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概述.docx
《急性中毒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中毒概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中毒概述急性中毒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v 中毒: 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功能,使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 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 v 根据来源和用途分类: 工业性毒物: v 工业原料、辅料等 农业性毒物: v 农药、化肥、除草剂等 药物性毒物: v 麻醉药、精神药物 植物性毒物: v 乌头、发芽马铃薯“龙葵碱”、四季豆中的皂素等 动物性毒物: v 毒蛇、蜈蚣、河豚鱼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织纹螺”等 日常生活性毒物: v 防腐剂、洗涤剂、食物中毒 毒气 v 根据作用部位和性质
2、分类: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等) 神经毒物 血液毒物 内脏毒物(如毒蕈、鱼苦胆等) v 根据溶解特点分类 : 水溶性毒物 脂溶性毒物 v 急性中毒: 毒物的毒性较剧烈或短时间内大量、突然地进入人体内,迅速引起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者称为急性中毒。 二、毒物的体内过程 v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v 1 经呼吸道吸收 气态、烟雾态和气溶胶态的物质大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砷化氢等。 这是毒物进入人体最方便、最迅速、也是毒性作用发挥最快的一种途径。 v 2 经消化道吸收 胃和小肠是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 胃肠道内pH值、毒物的脂溶性及其电离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另外,胃内容物的
3、量、胃排空时间、肠蠕动等也影响其吸收。 如有机磷杀虫药、毒蕈、乙醇、河豚鱼、安眠药等毒物是经消化道吸收。 v 3 经皮肤粘膜吸收 脂溶性毒物,如有机磷、苯类,可穿透皮肤的脂质层吸收;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造成皮肤直接损伤; 局部皮肤有损伤; 环境高温、高湿、皮肤多汗等情况下。 v 毒物的代谢 毒物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全身,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作用进行代谢。 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但也有少数毒物在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如对硫磷氧化成对氧磷,其毒性可增加数百倍。 v 毒物的排泄 大多数毒物经肾脏排出 其次是经肝胆途径由消化道排出 挥发性物质可经呼吸道排出 此外,少数
4、毒物可随汗液、唾液、乳汁等排出。 三、中毒机制 v 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v 缺氧 v 麻醉作用 v 抑制酶的活力 v 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v 竞争受体 v 四、临床表现 v 各种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 毒物的毒理作用 进入机体的途径 剂量 机体的反应性。 其他:温度、湿度等 v 皮肤粘膜症状 腐蚀性毒物可引起皮肤粘膜灼伤。 引起氧合血红蛋白不足的毒物以及抑制呼吸中枢的毒物均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绀。 皮肤呈樱桃红色,见于一氧化碳、氰化物中毒。 大汗、潮湿,常见于有机磷中毒 v 眼部症状 1 瞳孔缩小 v 见于有机磷、毒扁豆碱、吗啡等中毒; 2 瞳孔扩大 v 见于阿托品、毒蕈、曼陀罗等中毒
5、; 3 视力障碍 v 见于甲醇、苯丙胺中毒。 v 呼吸系统症状 1 刺激症状: v 可出现严重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声嘶、咽痛、气道分泌物增多等,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中毒性肺水肿等。 2 呼吸气味: v 有机磷杀虫药有大蒜味,氢化物有苦杏仁味。 3 呼吸加快: v 引起酸中毒的毒物如水杨酸、甲醇等可兴奋呼吸中枢。 4 呼吸减慢: v 见于催眠药、安定药、吗啡等中毒,也可见于中毒性脑水肿。 v 循环系统症状 休克: v 奎宁、奎尼丁等可引起血管源性休克;青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心律失常: v 洋地黄等兴奋迷走神经、拟肾上腺素类、三环抗抑郁药等兴奋交感神经、氨茶碱中毒可引起心律失常。 心脏
6、骤停、中毒性心肌病: v 见于洋地黄、奎尼丁、河豚鱼等中毒。 v 消化系统症状 毒物损伤口腔可引起口腔炎,损伤胃粘膜可引起急性胃炎,损伤肝脏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大多数口服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v 神经系统症状 v 1 中毒性脑病 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惊厥等。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喷射状呕吐等。如有脑疝形成,可表现为双侧瞳孔不等大。 v 2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毒物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表现为肢体瘫痪、肌纤维颤动等。如铅中毒所致脑神经麻痹,砷中毒所致多发性神经炎。 v 泌尿系统症状 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见
7、的有肾中毒伴肾小管坏死,休克引起的肾缺血以及肾小管阻塞。 血液系统 有些毒物可加速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有的可导致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或使血液凝固障碍而引起出血,有的还可使白细胞减少。 发热 见于抗胆碱药、二硝基酚、棉酚等中毒 五、诊断要点 v 病史 v 体格检查 v 实验室检查 v 六、急救措施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v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1 迅速脱离有毒环境 2 维持基本生命 v 心跳骤停者应立即予以心肺复苏,条件许可时尽早采用气管插管、给氧和呼吸机。 v 呼吸道梗阻者应立即清理呼吸道,解除梗阻。 v 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v 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中毒 概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2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