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教处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也许是出于职业的习惯和敏感,我常常爱观察、分析一些未成年个体的言行,借此了解、洞察进而把握未成年人群体的思想动态、道德观念以及世界观取向。这种观察、分析非同一般,更多地渗透了理性的审视和思考。应该说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确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我校初三、五班一生梁明,高大魁梧,一表人才,异常聪明、机伶,写一手好字,学习成绩优异,篮球技艺可谓超群,给任何人的第一感觉绝对是一位好学生。可是又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貌似“品学兼优”的学生却惠质非兰心,让班
2、主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苦不堪言。 怎么回事呢?经了解,他刚踏进中学大门,父母外出打工,将这个“乖儿子”寄托给县城做生意的姑姑。其姑忙于生意,经常不在家,每天给零花钱让其在外吃饭,这就给了他积攒钱的机会,他生活上“省吃俭用”,却经常在晚睡时间上网,时间久了,结识了很多“朋友”。为了显示他的“哥们义气”和确立他的“大哥”地位,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他经常“三包”,处于消费者的他自然就有“捉襟见肘”的时候,于是用上了“撒谎”方式从南方打工的父母那里骗钱,不诚实的习惯由此养成。父母意识到后与其姑商量,指定地点计帐吃饭。没有了上网的钱,“哥们儿”开始与他一起偷、抢,他甚至向同学索要作业答案“咨询费”。此
3、类戏法愈演愈烈,竟致由于偷盗被派出所拘留。 出来之后,回到班上,班主任老师担心这种处于心理可塑期的学生心理扭曲,“以烂为烂”,于是经常寻找机会表扬他,挖掘他的亮点、树立他的自信心、保护他的自尊心。并根据他的特长任命他为体育委员,鼓励他,只要认真干,好好改,一定推荐他为校级优秀干部。一段时间表现很不错,谁知其父母侧面了解到儿子的进步,又以钱为奖励并叮嘱他“只要你听话,学习好,钱嘛,保证够你用”,每次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于是,旧戏重演,重蹈覆辙上网。班主任发现后与其家长商量,让他住校,并限制他的生活费和零花钱,希望利用时空限制和纪律约束改变他。可好景不长,他在寝室内当“老大”,教室里同样是“大
4、哥大”,并染上了抽烟、汹酒、赌博、逃学的恶习,上课违纪与科任教师发生顶撞,甚至调戏女同学,扬言“我连派出所都进过,还怕谁?你们谁敢给老师告状,我就收拾他”! 班主任通知其父母回来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可家长不理解班主任的苦心,一心只想打工挣钱,一口回绝“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出了任何问题,我只找学校”。在班主任的耐心劝说下,家长总算到了学校。可是来了就将其子拳脚相加,粗暴的教育方式使该生从心里喊出“我不读书了!”,家长认为这样不行,家里没人管他,要耍也要在学校耍满。老师们劝其家长干脆不要打工,暂时将其子带回家,以说服教育加劳动锻炼的方式,让他真心感受到还是读书好再送往学校。这不但没得到家长的支持,反而
5、惹怒了他们,“我儿子不过是抽抽烟,喝点酒,逃了几天学,打了几次牌而已,并没有杀人放火,违法乱纪,凭什么不让他读书?不行,必须到班上去,谁敢动我儿一下,我就与他过不去” 我想,这样的案例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程度的都有一些,非常具有典型性。虽然1 案例中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也有不少优点,家长多少也尽了些教育义务,班主任老师也可谓煞费苦心。但从对他的成长教育过程来看不得不引起我们大家对以他为代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深思:经济大潮引发对优良传统道德的冲击,带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多元性、多层次性,社会环境的嬗变及其复杂更加剧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家庭教育不当与弱化带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
6、育的负面性;未成年人不稳定的心理导致了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反复性; 凡此种种,均加剧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艰巨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切实加强未
7、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SH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 然而,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是那样令人忧心忡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严峻的现实? 首先是家庭教育失败。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不当。部分家长态度偏颇、过分溺爱、放任不管、专制粗暴;家长忽视、放弃或无力教育,家庭教育不协调,家庭主要成员教育态度与方法不一致,互相扯皮等。 第二、家庭气氛不良。家庭道德气氛差,家庭成员品行不端、品质败坏、自私自利等,家庭心理气氛恶
8、劣,家庭成员关系冷漠、紧张、经常吵闹等。 第三、家庭环境差。主要指家庭学习环境差,影响学生学习和休息;家庭周围环境嘈杂,家庭住房拥挤,家庭成员活动相互干扰,家里来客太过频繁等。 第四、家庭缺乏温暖。主要有些未成年人因父母离异、再婚、亡故或感情破裂,从而失去家庭温暖和关怀、帮助与照顾,致使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思想道德呈现不良态势,并易使他们形成自卑、孤僻、多疑、不合群、过激等不良心理,甚至一些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经不住坏人的种种诱惑,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第五、家庭责任感淡薄。部分为人父母者,忽视家庭责任,不尽抚育义务,我行我素,道德败坏;为了自己生活的方便,甚至随意把未成年人带入营业性歌舞厅等不健
9、康的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施与不良影响,忘却了父母对孩子成长、教育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六、剑阁县城的搬迁,对老县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一定冲击。父母远在下寺工作,孩子留在老县城上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身边少了父母的引导,多了祖父母的溺爱;少了接受正面教育的机会,多了不良思想的诱惑;少了对其不良行为的监督,多了无可奈何的放任。 其次是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经济大潮引发的问题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惟利是图者利用未成年人好奇心强、涉世不深、正处于青春期的特点,用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书刊、游戏诱惑未成年人
10、观看,通宵达旦,造成未成年人夜不归宿、汹酒、闹事甚至群居。 2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的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导致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第二、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未成年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交友不慎、坏人的勾引、犯罪分子的教唆等,使他们产生了偷窃、早恋和流氓行为。 第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错误观念、不正之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等严重地影响了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道德 建设 存在 问题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2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