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掌握的写作基础知识.docx
《必须掌握的写作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须掌握的写作基础知识.doc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须掌握的写作基础知识第一章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写作的意义 要学习写作,首先要明白写作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兴趣,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从而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 一思考的手段 很多人都误认为写作只是一种表达的工具,以为自己早把问题想明白了,只是借助一下写作这个工具,把思想表达出来而已。这是一种误解。 人善于幻想和联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黄帝升天”这些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类具有丰富的想像力。由鱼儿畅游大海联想到要造一种机器,里面装上人,这样人也可以遨游大海;由鸟儿自由飞翔而联想到要造一种东西,帮助人类展翅蓝天。由甲事物而联想到乙事物,这也是我们思维活
2、动的一大优势。但是,怎样“奔月”,怎样“逐日”,怎样“升天”,怎样让人类遨游大海、飞翔蓝天,却不是想一想就能解决得了的。即使仅仅把自己的幻想和联想清理一个头绪出来,准确地告诉别人,让别人了解和理解,也需要借助写作这个思考的手段。 我们运用写作的手段,把我们思维活动的过程和在不同阶段的思考结果写出来,便于我们反复推敲,发现问题,弥补缺陷,从而使我们的思维更缜密,表达更清楚,读者更容易理解。许广平先生曾经回忆说,鲁迅先生即使写一篇很短的文章,也要思考很久,想好了,就一气呵成。我们现在看鲁迅先生的手稿,发现他写文章文气贯通,很少修改,那是他反复“打腹稿”的结果。初学写作的人,仅仅“打腹稿”恐怕不够,
3、还需要把主要的材料、基本的观点、文章的思路等等写出来,以便反复推敲。而且,即使是“打腹稿”,那也是以心为笔,以腹为纸,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实际上也是在运用写作这一思考的手段。否则,即使是三五百字的短札也不可能写好。 如果我们要写比较长的文章,比方写上万字的论文、几十万字的论著或者是故事,那就更加需要运用写作这一思考的手段了。鲁迅生前曾经构思写作长篇小说,并且为此编写了详细的写作提纲,终因时局关系和身体关系而未能如愿。但我们从这一故事里仍然可以看出,要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写作人物较多、事件较复杂的故事,不借助写作这一思考的手段,那是不可想象的。 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很复杂的,当我们要真正弄清楚事
4、物之间的联系,揭示客观事物之间的某种规律,从而推动社会前进时,仅靠“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不行的。 因此,我们认为,写作首先是一种思考的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把飘忽不定的思想记录下来,防止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弥补我们自己的缺陷。 二表达的工具 当我们运用写作这个手段把故事和人物、观点和论据等复杂关系弄明白之后,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把我们的思想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了。一般公众理解的写作,仅从这个阶段算起,上文的介绍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 肚子里有没有“货”是一回事,有了“货”能不能倒出来则是另外一回事。宋代大作家苏轼深知,“了然于心”固然不易,“了然于手与口”也绝非轻而易举。因而
5、是否善于表达,就与写作水平的高低大有关系了。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但并不是说全然无法,如果我们了解了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多读书,多练习,写作就可以成为我们表达思想的理想工具。 比方,如果我们要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就要大体讲清楚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局。哪些事情重点讲,哪些人物重点介绍,哪些事情和人物一笔带过,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时为了避免平铺直叙,我们会采取一些方法,如先讲结局的倒叙法,穿插介绍的评叙法,等等,那也是以“起因过程结局”的主线为基础的,否则就会语无伦次,让人无法理解。 假使我们要写一篇议论性的文字,那就要运用一些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说明,从而说服别人
6、。怎样选择论据,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论证,怎样证明和反驳,这中间都有规律可循。 所以,学习一点写作知识,了解一点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很有意义的。 三进步的阶梯 在日常生活中,读书写作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在我们的专业领域里,研究问题,不断创新,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责任。 在大学学习期间,每一个同学都需要写家信、申请书、计划、总结等常用文书,此外,我们还需要写作读书笔记、学年论文、课程结业论文、毕业论文和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论文。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我们除了要承担一般的工作之外,还要承担艰巨的科研任务,要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课题,提出新结论,从而
7、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从事简单劳动、重复劳动的人,因其创造力较弱,对社会的贡献相对较小,而从事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人,因其创造力较强,对社会的贡献相对较大。对那些正在接受和已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充分运用写作这一思考的手段和表达的工具,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攀升新的发展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是我们个人甚至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第二节写作的准备 写作知识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为什么写作,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作。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要在平时作好准备工作。 人类的大脑只是一个加工厂,不可能不给它任何原材料而指望它生产出产品来。我们要写出像
8、样的文章来,首先必须充分占有材料。 初学写作者最大的困难不是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如果老师突然布置一个任务,要我们在很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专业论文,大多数同学都可能感到很茫然,不知写什么才好。这不是因为我们不会写文章,而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准备,没有发现问题,没有进行研究,没有积累材料,头脑空空,所以不知从哪里着手才好。如果老师只是要求我们写一篇回忆中学生活的文章,我们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中学生活会像放电影一样在我们头脑里闪现,我们只要选好一个角度,选择好材料,拟一个提纲,很快就可以把文章写出来了。由此可见,能否充分地占有材料,是写作成败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地
9、占有材料,从而为写作作好准备呢? 一勤观察 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专司观察的,可见观察是我们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社会生活是一个真正的大百科全书,它无限繁复,有无数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花朵怎样开放,又怎样凋零;太阳怎样升起,又怎样落下;河水过去清澈见底,如今却浑浊不堪;父母对子女有大海一样的深情,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却往往要浅得多;XX年前我国吃、穿、用、住、行似乎什么都缺乏,XX年后市场上又似乎什么都不好卖,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研究。 对读书人来说,书本中的生活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书本是对社会生活的记录和解释。有些记录是全面的,有些却是片面的;有些
10、解释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有些却是不尽正确甚至完全错误的。这样一些社会生活内容当然也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 要勤观察就要热爱生活,关注人生,关心国家和人民。眼睛只看着自己的人不会对社会生活有真正的兴趣,因此不容易发现社会生活中许多令人深思的现象。 二勤记录 很多作家和学者都说:“读书人记东西,主要的不是靠大脑,而是靠一支笔。”这话有一定道理。读书人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仅凭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习惯于用笔记本、卡片、电脑,勤做记录。 我们要勤做观察笔记,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不管是非专业领域的现象还是专业领域的现象,我们都要勤观察,勤记录。 我们还要勤作读书笔记。每一页书都有空白的地方,那不
11、是留着好看的,是供我们读者写札记、做批注用的。如果问题很复杂,书上写不了,还要另外做读书笔记。我们读读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读读夏承焘先生的学词日记就会发现,他们的很多论文都是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成的,有一些甚至就是读书笔记。 电脑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工具,具有存储量大,调用资料方便,文字图表均可处理等许多优点。我们要学会使用电脑,让它为我们的读书写作和科研工作服务。 三勤思考 我们的大脑不是堆积杂物的仓库,而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奇妙无比的东西。当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获得了一定的材料之后,要经常分析研究这些材料,形成观察记录分析再观察再记录再分析的良性循环。 比方我们观察并记录了花朵开放与凋零的情况
1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出现暖冬,XX年春天,武汉、北京和日本的樱花全都提前12周开放。对生物学特别是植物学感兴趣的,就要分析暖冬或者全球变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历史感兴趣的,就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对待日本国花樱花的态度和心情;对民族学感兴趣的,就会研究日本人和中国人对骤然开放又旋即凋零的樱花的相同和不同反应;对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感兴趣的,则会研究为什么“男人悲秋,女人伤春”之类的问题,等等。 思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三种:一是发现事物的相同相似点;二是发现事物不同甚至相反之处;三是研究客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要而言之,无非是发现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发生这种内在联系的规律。 总
13、之,只要我们勤观察,勤记录,勤思考,我们就会充分占有材料,为写作作好准备工作,并且会不断发现社会需求,不断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就会有不竭的创作动力,有写不完的文章,做不完的研究课题。 第三节写作的步骤 不管写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文章,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是创造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在我们动笔写作文章之前,先了解一下写作的步骤,对我们用较少的时间写出较好的文章,少走弯路,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确定选题 对大学生和其他写作者来说,写作的选题大概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主选题,好比体操选手的“自选动作”;另一类是奉命选题,好比体操选手的“规定动作”。 自主选题。当我们为写作积累了一定的材料,有了一定的感
14、触,发现了一定的问题,我们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才能,并且得到别人的承认,所以“表现欲”是人类正常的欲望,很多人就是这样走上写作的道路而成名成家的。 自主选题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无病呻吟,不要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文章总得有点积极意义,总得要为社会多少解决点问题。无病呻吟、低级趣味、黄色淫秽、政治反动的选题,当然是不能做的。 奉命选题。很多同学认为,老师布置题目,学生来作文,这种情况只有在学校才能见到,这是一种误解。社会上大多数读书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和我们一样做“规定动作”。XX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闭幕以后,中国社科院发了一个通知,要求该院研究人员多研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
15、来的议案,这就是做“规定动作”。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我们不首先研究这些课题,当然不对。做科研工作是这样,做日常管理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做办公室的工作,就会常常“办文”,我们写的文章,全是“规定动作”。管理国家,一靠法律,二靠行政,行政机关不“办文”,国家管理就会出问题。 读书期间做点“规定动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培养更广泛的写作兴趣和训练应变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是有利的。 二选择角度 不管是自主选题还是奉命选题,我们最开始只能确定一个大体的写作内容,划定一个讨论问题的范围。至于具体写什么内容,从哪个角度切入,那也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大题小作”比较困
16、难,“小题大做”比较容易。 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写祥林嫂一生的故事,只写了祥林嫂的死、一到鲁镇、被卖贺家坳、再到鲁镇四个片断;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也只写了项羽一生中的几个主要片断。鲁迅选择的角度是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司马迁选择的角度是项羽是个有缺陷的英雄,这样的角度是选得比较好的。 写文章总得表达点新东西,不管是新观点,还是新材料,还是新方法,动手写文章前,先要分析一下:我的文章主要“新”在哪?然后以此为基础,构思写作。 比方假使我们做一篇研究魏晋文学的文章,你先得想一想哪些问题是别人早已解决了的,哪些问题是别人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而你又能解决的,想明白了,就应该抓住后者,集中笔墨,写出文
17、章。如果我们写了10万字的文章,其中8万字是人家的东西,2万字是自己的,不如把那8万字全部删掉。所以,“小题大做”就是要抓住自己的“新”东西,把事情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让读者确有所得。 三提炼主题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告诉读者的主要意思。即使我们写一个请假条,也要说清楚向谁请假,为什么请假,请多长时间的假,请假人是谁等内容,但它的主题只能是请假。如果花很多文字详细描叙自己受伤、生病等方面的情况,即使你描写生动,叙述清楚,颇为动人,这样的请假条也是不合格的。可见文章无论长短,总得有个主要意思,这便是主题。文章怎么写,哪些多写,哪些少写,哪些不写,全都要由主题来决定。 一般文章的主题不像请假条那么
18、简单,它需要发现,需要提炼,但这种发现和提炼的工作一点都不神秘。比方电影演员赵薇XX年为一家企业做广告时,穿上了印有日本海军军旗的服装,而且其照片作为一家杂志的封面印了出来,结果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围绕这件事我们可以做很多文章,比方从杂志社刊发照片这一事件里,我们可以看到某些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之差;从赵薇的所作所为里,我们则可以看到她的无知,但尚不能说她无耻,等等。分析这一系列的材料所包含的意义,这个工作就是提炼主题的工作。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不适宜把这些意思全都写进去,我们可以运用上文讲到的确定角度的方法,集中力量讲清楚某一点意思,这就是文章的主题了。 主题之所以要提炼,是因为
19、很多材料的意义往往隐藏在材料里头,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工作,就不容易发现它们的意义。近年有些新闻出版单位一切向钱看,以致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才会出现上文讲到的有辱国格的情况。娱乐圈中更是如此,有的人演了两部戏,便被商家包装、炒作成“明星”,“明星”们也往往得意洋洋,自以为了不得,他们的无知迟早就会露馅。对这些材料隐含的意义,我们要反复推敲。 四筛选材料 通过分析某个或某几个材料,我们常常会发现它们隐含着几个甚至更多方面的意义。写文章当然不能什么意思都说,否则就成了老太太的唠叨了。我们往往要选择某一个点,某一个主要意思来加以表达。 但要表达这个意思,我们常常会发现,早先准备的10条
20、材料,9条没有用,只能用1条,这就是筛选材料的工作。于是我们又去搜集一些适合表达所定主题的材料,又对材料作一番筛选工作。如此这般,多次反复,只到最后选定材料。 选择材料有几个基本的要求,第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但也绝对不能忽略与主题相矛盾的材料。假使我们要证明“天下乌鸦一般黑”,那么我们不仅要搜集支持主题的证据,更不能忽略史书上关于“白乌鸦”的记载,以及现代鸟类学家关于偶见白乌鸦原因的分析意见。如果只注意对自己有利的材料,不注意相反的材料,这是很不严谨的,我们的文章就会没有任何价值。 第二是材料要真实可靠。根据虚假的材料演绎的故事是假故事,抒发的感情是假感情,推出的结论是假结论,只有真实的材料
21、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真故事、真感情、真结论,读者才会欢迎,对社会才有好处。 第三是材料要少而精。读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文章的篇幅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表达比较多的意思,并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材料必须少而精。 五拟定提纲 有些人思路还没理清楚,就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匆匆写出了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容易成功。 正确的做法是,把思路先清理清楚:主要意思是什么;主要材料有哪些;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根本不写;运用哪些方法来写;全文大约多少字,笔墨大体怎么分配,等等,全都要考虑清楚,并且把这些思考的结果写在纸上或电脑上,这便是写作提纲。 初步拟出提纲后,
22、最好认真审查一下,找找毛病,从读者的角度看看有什么不足。如果有了,及时修改。修改提纲比较容易,修改文章比较困难。这不仅因为修改文章要花更多的时间,而且从结构上修改文章,好比把房子的构架拆了重盖,那是非常麻烦的。而且这样的修改往往容易引起我们思维的混乱,并有可能摧毁我们的自信,因此我们应该在动手写作之前拟好提纲。 六起草修改 提纲拟好后,实际上一篇文章就已经形成了,剩下的问题是把它写出来。 写那种比较短小的文章,最好一气呵成,免得文气不通。如果是很长的文章,虽然不能一气呵成,但因为有详细提纲起作用,即使在较长的时间里写出来,也无大碍。 在起草过程中,不要过分讲究辞句,要以表情达意为主,否则就会以
23、文害义。初学写作的人一般喜欢华美的辞藻,这往往会妨碍起草工作。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也暂时不要去想,不要去查字典,那会影响我们的思路,这些工作都要放到最后去做。 文章写完了,如果是亟待发表的新闻类的稿子,恐怕只能读两遍,略加修改润色,便要发稿了。如果是学术性的稿件,最好先放几天,冷静一下,再细细研读,修改润色,方可拿出去。 第四节文章的分类 文章分类,古今不同,标准各异。 我国古人曾根据文章的语言声律把文章分为韵文、散文和骈文三大类。现代学者一般认为,给文章分类,标准要统一,以免发生混淆;粗细要合适,因为分得太粗不便于学习者了解掌握,分得太细,又有琐屑之嫌。所以现代大多数学者都主张,根据文章表达
24、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大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 一记叙文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间或议论和抒情。记叙文包括消息、通讯、散文、纪传等。 记叙文的主要特征是写人和写事。着重写人的要把这个人或这群人的故事讲清楚,突出他或他们的特征,不能面面俱到。着重写事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但要突出重点,不能事无巨细一一写来,成了流水账。 记叙文写故事,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结果。但就某一篇具体文章而论,这六大要素中可能缺少某一项。如果一条消息报道以色列军队包围了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的官邸,恐怕就一时无法交待结果,因为是以色列军队撤走,还是他们杀害阿拉法特,还是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须 掌握 写作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