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答案.docx
《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 答案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 制作人:胡超 审核人:段守艳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用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是灭亡的原因。 10.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削减,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1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凭借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2燕
2、、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燕国赵国收藏的金玉珍宝,韩国魏国积蓄的金银珠宝,齐国楚国保存的精品,都是多少代、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多少年,从本国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1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一旦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
3、中。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扔得到处都是,秦人看到它们,也不觉得很可惜。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送给秦国的土地1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就越厉害。 5.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秦朝统治者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不加珍惜?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讨好秦国而不帮助其1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戍边的士卒一声呐喊,函谷关被攻
4、破,楚人的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他五国。 16.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灭也?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如果六国的国君都能各自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也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掉呢?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
5、灭亡的祸患。 1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用武而不终也。 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18.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邯郸变成郡,可惜之言。 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从前委屈您写信给我,教导我把谨慎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 答案 必修 重点 句子 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