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评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课评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课评课一、目标 1、目标的确立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 。 2、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需要。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4、体现目标确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 二、心理团体辅导课的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2、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比如: 第一种:认知法:阅读和听故事、认知改变等。 第二种:操作法:游戏、活动、演讲等。 第三种:集体讨论法:专题讨论、脑力激荡 第四种:角色扮演法:空椅子技术、角色互换 第五种:行
2、为改变法:小目标、强化技术,这里指的是正强化。 第六种: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法。 当然,这里我只简单呈现几种教学方法设计供大家参考,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使用。 4、以榜样为力量,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三、辅导过程 1、 要以互动的游戏迅速破冰。 2、辅导过程中要凸显“活动”和“体验”两个核心要素,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 3、 活动依据目标开展,所设计的活动与辅导目标要一致。要围绕目标和内容,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4、要以真诚的心对待学生 5、课堂延伸活动合理,科学,能够巩固课堂的辅导效果。 6、以寓意深长的剖析结束课程 四、教学效果 1、辅导的目标实现的情况。 2、课堂生成的
3、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认知程度。 3、辅导的实效性:是否解决学生的困惑。 4、在认知方面、情感态度上、意志方面,学生的体验与收获。 5、继续观察学生后续的发展状况。 对于如何去评价一堂心理健康课,可谓是众说芸芸,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 1多个环节是否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目标明确,主题挖掘深,逐层递进。 2、选材是否贴近学生实际,针对性强,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教师是否较熟练地驾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是否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4、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自然,语言是否精炼、幽默,点评是否及时、到位。能不能为学生创设心理相容的良好氛围。 5、课堂中教师是否面向
4、全体,兼顾个别,能关注和调动自卑、内向的学生参与活动。 6、课堂中能不能使学生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情”的因素挖掘深,具有感染力。 7、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平等,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参与积极。 学生是否始终以愉悦的心境参与活动,并能获得丰富的体验,颇多的感悟形式多样,新颖独特,应用合理。( 8、教学中是否 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总体效果良好。 评王晓芬老师的学会合作心理健康课 今天听了王晓芬老师执教的一节学会合作的心理健康课,让我备受启迪。本节课由案例“假如只有5本书,要求每位都看到12页的内容,请同学们上来拿书。”根据学生的表现导入课题,充分体现学习这堂课的重要
5、性,也摸清学生平时合作意识的浅薄。再由案例瘸子和瞎子引出理论知识,然后在紧急逃生、记忆快车运用理论知识,使得整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效果好。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点拨到位,思路开阔,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合作”层面让学生在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即生活中通过合作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举例,深刻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前的准备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合作方法的可操作性,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体现合作后的快乐情感。每一项小活动的目标也都是具体、明确的,实施中好操作、易实现,赢得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充分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没有为了活动而活动所呈现出的假热闹的场面,体现了活动的目的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堂课的观摩学习,我初步知道心理健康课的模型,也知道作为一位班主任老师今后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每次参加教研活动总是让我很开心,因为从别人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总之,王老师的课上得实际、实在、实用,没有一点常见公开课的花架子,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是一节有效的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