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学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然要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分为: 本能 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婴儿与母亲的积极交往是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 这种本能需要的满足,还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了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
2、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合群需要 沙赫特的实验表明了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自我肯定的需要 库利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通过“镜像自我”,个体的自我概念就引导自己塑造了实际的自我,否则,个体就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但是,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某一个人的观点来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应该学会以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 人际交往的理论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舒茨 分为两个方面: 1、三种基
3、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指个人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2、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 个体在表现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可分为主动地和被动的两种情况。 行为倾向需要 包容需要 支配需要 情感需要 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社会交换过程中,包含了深层的心理估价
4、的问题。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人际沟通 什么是人际沟通 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 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人际沟通的功能 沟通最基本的功能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 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 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 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 1、信息源:主要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2、信息:主要指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把门必须被转化为各种可以被别人觉察的信
5、号,包括语词的和非语词的。 3、通道:主要指沟通信息的传递方式,包括面对面的沟通和大众传播。 4、目标靶:主要指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收者 5、反馈: 6、障碍: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 7、背景:沟通背景主要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它是影响沟通过程的重要因素。 主动性 主动与他人交往 支配他人 主动表示友好 被动型 期待与他人交往 期待他人支配 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述 沟通的基本模式: 障碍 背景 信息源 信息 通道 目标靶 反馈 人际沟通的类型 1、言语沟通 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2、非言语沟通:表情 眼行为 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服饰 讲话风格 人际空间 非言语沟通技能在社会适应中的
6、意义: 虽然非言语符号在人际沟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非言语符号系统在使用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它往往与沟通情境,沟通者的身份、年龄、性别、地位等有关,所以,非言语沟通符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气氛、条件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非言语符号系统的使用总是与言语沟通交织在一起。 人际吸引的条件 相似性与互补性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任,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 一般来说,相似性在人际吸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交往者双方的角色不同时,当交往者双方的需要不同时,交往者对对方的期望也就不同,这时,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即那些与自己能够互补的人。 个人品质 随
7、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交往者的内在品质却变得越来越重要。 接近性与熟悉性 接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将越来越少,尤其是当交往者双方的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越接近,彼此的反应会越消极。 人际关系的测量 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的原理与假设 原理:在每一个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由于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而这种相互影响也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上。那么,如果考察成员之间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选择行为或行为意向,就应该能够了解成员之间的心里联系状况。 假设: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在不同评价意义上进行肯定或否定选择时,就反映出了这些成员之间
8、在该评价意义方面的人际关系状况。 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 其一是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 其二是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 社会测量法的应用 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第三节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 群体生活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使成员具有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群体的一般特性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主要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
9、、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以作为成员们彼此认同的依据。 群体的凝聚力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 正性力量包括三个含义:一是成员间的人际吸引;而使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三是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 负性力量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时成员就不能简单的决定是否离开;二是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 群体
10、中的角色 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正式群体中的角色地位常常是预先决定了的。 群体的领导 关于群体中的领导,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关于领导的产生,通常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是个人特质理论;二是情境特质论。 社会影响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原因: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 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
11、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原因: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是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原因:匿名性;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
12、自我意识。 群体的决策行为 1、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是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原因: 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第三,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体的冒险性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 2、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
13、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从众与服从 1、从众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动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是自愿的。 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 对于个体为什么会从众的原因,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行为参照。群体中的他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 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或者成员之间是高度信任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2、服从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服从完全是不自愿的。 原因: 第一,合法权力。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利,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于是发生了责任转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