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人教课标版.ppt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人教课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人教课标版.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浏览:(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源,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
2、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2、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具体表现在:(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
3、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见第十一课社会历史观),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世界的物质性有多种表达方式: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2008四川
4、卷30)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D,(2008广东政治卷39)(11分)乔治 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5、。,答案: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2008四川卷39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
6、,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材料六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
7、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6)联系材料五、六,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12分),答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索 世界 追求 真理 课件 教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