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 读书笔记.docx
《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 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 读书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 读书笔记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一 按一下就播放 1. 触发者并不是对手这个整体,而是对手具备的一些特征。 2. 我们在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要是能给一个理由,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3. 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 4. 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二渔利的奸商 三以柔克刚 第二章 互惠 “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一、互惠原理如何起作用 互惠原理所向披靡 互惠原理适用于加强的恩惠 1. 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 互惠原理可触发不对等交换 1. 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
2、体欢迎的。 二、互惠式让步 1 它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 2 由于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 3 拒绝后撤:缺点:受害者可能会否认跟请求者达成的口头协议 受害人可能会对操纵自己的请求者产生怀疑,并决定永远不再跟此人打交道。 4.拒绝后撤手法似乎不光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 三如何拒绝 1.真正的对手是互惠原理 2.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3.善意自然应当以善意回报,可对销售策略却没这个必要。 第三章 承诺和一致(脑子里的
3、怪物)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作出选择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一言出必行 1. 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 2. 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它为穿越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 3. 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条吸引力,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误入歧途。 4. 我们下意识的一致性倾向根本就是一座金矿。 二承诺是关键 1.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光能提高我们
4、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2. 倒也不是所有的承诺都会影响自我形象。要想让承诺达到这样的结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它们得是当事人积极地、公开地、经过一番努力后自由选择的。 奇妙的行为 1.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 2. 它成为一个行业已发生的物证。 3. 书面自白可以拿给其他人看。 4. 周围的人认为我们什么样,对我们的自我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 5. 一方面,使人们内心里有压力要把自我形象调整的与行为一致;另一方面,外部还存在一种更为鬼祟的压力,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来调整形象。 6. 只
5、要能在战俘心里种上一棵对和平承诺的小小种子,靠着悉心培育,以后是会开花结果的。 7. 个人承诺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 众目睽睽 1. 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效力。 2. 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 额外的努力 1. 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2.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种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 3. 团队成员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能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生存概率。 4. 对于一个想要建立持久凝聚力和卓越感的团体来说,入会活动的艰辛能带来一项宝贵的优势,这种优势,是该团体绝不
6、轻易放弃的。 内心的抉择 1. 他们希望参与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一旦作了,就没有借口可找,没有退路可选。 2.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的负起责任。 3. 一来,内心变化一旦出现,就跟当前的环境不挂钩了,它能涵盖所有相关的环境;二来,变化能发挥持久的作用。 4. 一般来说,由于人们的内心信仰系统需要保持一致,他们会宽慰自己:我选择的行为是正确的。 5. 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做出有力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做好了,交易却还没最终拍板,卖方巧妙的取消了最初的甜头。 6. 个人承诺能建立起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能为最初的承诺找到新的理由。 7. 承诺一旦
7、作出,就开始长出腿来支撑自己。 三如何拒绝 1. 保持一致是有逻辑性和智力超群的表现;缺乏这一特点,则会被看成是脑筋,智力有障碍。 2. 尽管保持一致一般而言是好的,甚至十分关键,我们也必须避免愚蠢得死脑筋。 3. 顽固地保持一致荒谬透顶。 第三章 社会认同 一社会认同原理 1.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2. 我们对社会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二死亡原因:不确定 1. 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2. 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
8、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 3. 每个人都得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问题。与此同时,危险也有可能累积也有到这样一个程度:某一个体不受看似平静的其他人所影响,采取了行动。 4. 多元无知效应似乎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的优雅而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5. 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 6. 一般而言,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的人
9、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 三有样学样 1. 我们在观察类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 2. 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在自己怎么做才适合,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3. 每当自杀上了头条新闻,飞机不管是私人小飞机、企业的喷气式飞机,还是商业航班机会以惊人的速度掉下天空。 4. 要是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人自杀的消息,之后增加的也大多是一个人出事的事故;要是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人自杀并导致多人死亡的消息,之后增加的就往往是导致多人死亡的车祸或坠机事故。 5. 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6. 每条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 读书笔记 罗伯特 奥迪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