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docx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胸部 1、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增粗,肺野未见实质性病变,肺门形态如常;心影、纵隔无殊,两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两肺纹理增粗。 1、 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未见实质性病变。纵隔无增宽,心影及双侧肺门大小形态位臵未见异常;双侧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 心肺膈未见明显X线异常。 2、 右上肺野见大片状阴影,其内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局部肺纹理模糊不清;肺门未见增浓、增大,心影未见增大;余肺清晰;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胸廓对称,气管居中。 右上肺大叶性肺炎。 3、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肺门形态,大小,位臵未见异常。心脏形态大小
2、未见异常。纵隔及气管居中,未见移位。纵隔未见增宽。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支气管炎。 4、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下肺纹理增多模糊,沿肺纹理可见小斑片状渗出影。纵隔及气管居中,未见移位。纵隔未见增宽。肺门形态,大小,位臵未见异常。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支气管肺炎。 5、 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肺门形态正常;心影、纵隔无特殊,膈面光整,两肋膈角锐利。左右侧第 肋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左右侧第肋骨骨折 6、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下肺野见大片呈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其上缘达第四前肋,左膈及肋膈角消失。纵隔及心脏向
3、右移位。右侧肺野及膈面清晰。 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7、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上肺可见小片状渗出影,其内密度不均,病灶边缘欠清。余肺野清晰。两肺门影正常,心脏大小正常。气管纵隔居中,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上肺渗出灶,结合病史为浸润型肺结核。 8、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上肺见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及纤维条索状影,两肺尖部见片状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阴影,局部肋间隙缩小,两肺纹理增多。纵隔及气管居中,纵隔未见增宽。肺门形态,大小,位臵未见异常。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两上肺陈旧性肺结核伴胸膜增厚粘连。 9、 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上肺壁
4、层胸膜下见大片弧形透亮影,其内无肺纹理,内侧有清晰的弧形线状胸膜线,邻近的肺组织压缩约30%,且移向肺门,压缩肺内肺纹理聚集,透亮度降低。心影向对侧移位,左肋膈角钝。右肺野清晰。 左侧气胸,肺组织被压缩30%。 10、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野清晰,两肺门结构正常,气管纵隔居中。左侧膈面有尖部向上的三角形致密影。左侧肋膈角钝,膈面稍平直。左下胸壁外侧短条带状密度增高影,邻近肋间隙略窄。 左胸膜粘连,左侧胸膜增厚。 11、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右肺门下方心影旁有一致密影,上界清晰,由肺门斜向外缘及下缘,边界清。侧位片示:病灶呈三角形,基底部紧靠下部胸骨。邻近肺野透亮
5、度增加,左肺清晰。两肺门结构正常,气管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间隙清晰。 右肺中叶不张。建议CT扫描及支气管镜检查。 12、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右上肺肺外围见有一约3CMX4CM卵圆形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无明显分叶及毛刺,无明显胸膜凹陷征及兔耳征,无明显的钙化灶和卫星灶,肺门结构正常。气管及纵隔居中,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右上肺占位,建议CT扫描。 13、 两肺血管纹理明显增粗,边缘模糊,以两上肺静脉为明显,两肺野透亮度降低;主动脉弓增宽,心腰凹陷,左心缘下段向左下延伸,心尖位于胃泡内,心胸比例大于0.52;两肺门阴影增浓;两肋膈角钝;气管居中,胸廓对称。 左心室增大,
6、肺淤血。 14、 左右侧肋骨骨连续性未见中断,未见骨质破坏等异常。左右侧肋骨未见异常。建议复查。 15、 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影居中。两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外形呈“梨形”,心胸比例约为0.61。双膈无殊。 心影增大,请结合临床。 16、 胸廓桶状,双侧肋间隙增宽,两膈光整,位臵低平。两肋膈角锐利。纵隔及气管居中,未见移位。纵隔未见增宽。心影狭长。肺门形态,大小,位臵未见异常。两肺野透光度增加,两肺纹理增多紊乱。 结合病史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征象。 17、 胸廓桶状,两侧肋间隙增宽,两膈低平,肋膈角稍钝。两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下肺透亮度稍增加。两下肺沿肺纹理可见多发点片状致密影,部分融合,左下
7、肺见多发小的环状透亮影,边清,部分呈蜂窝状。气管纵隔居中,心影稍窄。 结合病史符合慢支肺气肿,支扩伴继发感染。 18、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中下肺见有斑片状条状异常增高影,大多在肺部外围。邻近肋间隙稍狭窄,邻近肺体积略缩小。心影大小正常,气管纵隔居中,向病例移位,肋膈角清晰。 左侧胸膜钙化。 19、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纹理正常。左侧胸廓内侧缘有向肺野突出的半圆形软组织影,基底宽,边界清晰。两肺门结构可,气管纵隔居中。左侧肋膈角钝.侧位胸片示:见左后肋膈角有致密影,其上缘呈水平状,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 左侧胸膜肿瘤伴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建议CT检查。 20、
8、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下肺野见大片呈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其上缘达第四前肋,左膈及肋膈角消失。纵隔及心脏向左移位。 左侧肺野及膈面清晰。左侧胸腔积液。 21、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右肺门外上方见一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xcm,边缘毛糙,周围有片状致密影。右上叶支气管开口狭窄,右水平裂上移,下缘呈弓型。右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气管稍右移,纵隔稍增宽,心影正常。右中下肺透亮度增高,左肺清晰。两膈光整,肋膈角锐利。右肺门块影伴右肺上叶不张及右中下肺肺气肿。 考虑:中央型肺癌。建议:扫描。 22、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纹理增多,上纵隔右侧可见一直径为cm
9、的半卵圆形软组织影突向右肺野,边清晰,与纵隔呈钝角。侧位片示:肿块位于上纵隔前部,卵圆形,轮廓较清。气管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前上纵隔占位。 胸腺瘤可能。建议CT检查。 23、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下肺有一直径为cm大小致密影,边缘清晰,其内有斑点状,层状钙化灶,周围有多发纤维条索影及多个钙化卫星灶。余肺野清晰。气管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 左下肺结核球. 24、 双肺纹理清晰,分布走向自然,双肺门规则;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属正常范围;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胸廓无畸形。双侧膈上肋骨对称分布,未见确切错位骨折征象。 胸部未见确切异常。 25、 胸廓异
10、常。心脏阴影扩大。胸椎平直,缺乏生理弧度,前后径缩短,与横径的比值小于正常人。其前径/横径在成年人正常者男性:47.0;女性:45.7。直背综合症男性35.8;女性:37.3。直背综合症。 26、 单腔起博器: 左右上胸可见心脏起博器一枚,其电极端位于脊柱左侧膈上前方。 双腔起博器: 左右上胸可见心脏起博器一枚,其一枚电极端位于脊柱左侧膈上前方;另一枚电极端位于脊柱右侧膈上前方,呈上钩状。 26、 肠道准备欠佳,肠气影明显左肾影不清;左肾区可见条片状高密度影,最大为3.45*0.63CM,另一为1.5*0.3CM。右侧盆腔尾椎旁亦见一米粒大小高密度影。余输尿管行径区及膀胱区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
11、亦未见明显异常钙化影。 左肾阳性结石,右输尿管下段可疑结石。建议:清洁肠道后复查。 29、心影呈中度增大,似梨形,并向左旋转,主动脉球影不明显。心缘向右扩展,心右缘明显膨隆,心尖圆钝。心前上缘延长并凸隆,与升主动脉形成角度,心前间隙几乎消失。心后缘后移,但仍可见心后透亮间隙。 肺充血,肺动脉段明显膨隆,肺门血管阴影明显增粗,肺野血管纹增多、增粗、扭曲,延伸到外带。 综上所述:心脏中度增大,右心房、右心室明显增大,肺充血,符合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30、呈二尖瓣型,轻度增大,。心脏向左、右两侧扩展,心尖稍圆钝,肺动脉段延长,相对凹陷。心后透光间隙变小,食管局部轻度受压,后移。肺门血
12、管增粗,肺纹增强。 综上所述: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亦增大,肺血轻度增多,符合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31、左右肺透光度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肺纹理增粗、增密并伸展至肺野外带,粗细不均且扭曲,形成网状,肺野下部外缘可见短小横行线条影。左右肺中下野、内中带可见致密的、轮廓清楚的针尖状或颗粒状阴影,以右侧为多。肺门影扩大、增密。 结合病史,考虑尘肺一期。 32、肺纹理增粗、增密并伸展至肺野外带,粗细不均且扭曲,形成网状。肺野下部外缘可见短小横行线条影。左右肺上中下野、内中外带均可见致密的、轮廓较清楚的大小不均结节影散布,局部较密集,以右侧为多。肺门影扩大、增密,远段呈残根状。左右肺透光
13、度增加,可见多数小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以肺底部及肺尖为主。膈面呈幕状改变。 结合病史:考虑尘肺二期。有肺气肿形成及胸膜增厚粘连。 33、双肺见致密、轮廓较清楚、大小不均结节影分布,局部较密集。左右锁骨下外带可见明显结节影融合。肺野中部内带见宽条、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大者直径约2.0CM。双肺纹理粗细不均,扭曲紊乱呈网状。双肺门影扩大增浓,远段呈残根状。肺透光度增加,可见多数小透光区及大小不等环形薄壁透光区。双膈面幕状改变,双肋膈角变钝。心影不大,肺动脉段膨隆,心尖圆钝。结合病史:考虑尘肺三期,并肺气肿、肺大泡形成,有胸膜增厚粘连。肺心病? 34、心脏轻或中度增大,心胸比约 。心左缘丰满,心尖向左
14、下方移位。肺动脉段平直或膨隆,上界升高。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球影增大,向左外突出膨大呈“漏斗征”。心后透亮区缩小或消失,食道左房压迹加深或加大。两侧肺门血管轻度或显著扩张。肺纹理增强。综上所述:左房、室增大,主动脉增宽,肺动脉段膨隆和肺充血,符合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35、心影呈靴形增大,心胸比约 。心尖圆钝上翘,心腰凹陷,心膈段增宽。心右缘加高。心前缘膨出,上方丰满。上纵隔阴影增宽,向右前方移位,主动脉弓影移向纵隔内。食管主动脉弓压迹反位。肺血细小,肺门影缩小。综上述:肺血减少,右心肥大,主动脉右移骑跨,心腰凹陷,结合临床,符合先天性心脏病法鲁氏四联症。 36、患者平卧右手抱
15、头。常规消毒、铺巾。在电视透视监视下经右侧第9、10肋间浸润麻醉后,21G穿刺针向第10胸椎穿刺至椎旁3CM处,退出针芯,缓慢褪针见胆汁流出。注入少许造影剂见胆道显影。透视下经针内引入0.018的泥鳅导丝至胆总管内。交换导管导丝及鞘管。将硬导丝臵于12指肠内。沿导丝引入装有0.8*6CM的臵入器。透视下定位于胆总管狭窄段。缓慢释放至完全开放。复查造影见胆道恢复通畅。退出导丝、植入器、鞘管。包扎穿刺点,病人安全返回病房。胆总管下段梗阻。 37、 患者平卧于CT检查床上,定位平扫。体表表记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12号针穿透皮肤;沿针道穿入18G活检引导针,进针约3cm。再次CT扫描
16、,见引导针位于包块边缘。退出针芯,经引导针穿入18G的穿刺切割活检针至完全进入后推动针尾行切割取材,将取出的组织放入装有甲醛溶液的活检瓶内。重复取材3块,拔针加压包扎穿刺点。病人安全返回病房。左右包块穿刺活检术 四肢关节 38、 双手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骨皮质欠均匀致密。掌骨骨干变细,远端变尖并桡背侧可见极细微骨膜新骨形成,致骨轮廓不规则模糊,指骨近端呈杯口状套在变细之掌骨头上。关节软组织梭形肿胀,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骨端关节面边缘有微小凹陷之骨质缺损,关节面毛糙不平,可见关节面下或骨内小囊状骨质破坏,手指常呈屈曲并向尺侧半脱位畸形。左右手类风湿性关节炎。 39、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骨
17、骼及肌肉系统、眼、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累及升主动脉致主动脉夹层、二尖瓣脱垂、心血管畸形狭窄、房缺)。 骨骼系统、眼部、心血管系统、家族史:34项,其中有二项即可诊断。周围指数:1.股骨指数:测量股骨中段二侧壁皮质厚度,相加之和与同平面骨干直径的比值。2.掌骨指数:第2掌骨同法测得掌骨指数。 正常周围指数应不小于89,。 蜘蛛指、趾:掌骨指数8.4;指骨指数4.6、5.6女)。胸椎后突、漏斗胸或扁平胸,肋骨变细而下垂。 尺桡骨正侧位 40、 左右尺桡骨皮质结构完好,骨小梁清晰,未见明显的骨折征象,所见关节结构正常,间隙存在。左右尺桡骨未见异常。 41、 左右尺桡骨下端骨皮质及骨小梁断裂,断端错位。左
18、右尺桡骨下端骨折。 42、 左右尺桡骨骨折内固定后,今复查见骨折端对位对线可,骨折线模糊。左右尺桡骨骨折内固定后改变。 43、 左右尺骨或桡骨上段可见异常透亮裂隙,局部骨皮质及小梁中断,断端错位,稍成角,局部软组织肿胀。左右尺桡骨上段骨折。 44、 左右下尺桡关节间隙增宽,尺骨向背侧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左右下尺桡关节半脱位。 腕关节正侧位 45、左桡骨远端见横行骨折线,断端成角,尺骨茎突 游离,余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关节间隙清晰。左桡骨远端colle s骨折伴尺骨茎突撕脱骨折。 45、 左右腕关节各组成骨皮质结构完整,骨小梁清晰,腕关节间隙清晰、结构如常,关节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左右腕关节
19、未见异常。 46、 左右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外固定后,断端对位对线可。左右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外固定后。 肘关节正侧位 47、左右肘关节诸骨形态结构完好,诸骨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征象,关节间隙清晰,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左右肘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48、右肘关节各组成骨关系异常,尺桡骨向肱骨下端的后上方移位,伴有肱骨鹰嘴窝骨片撕脱,或肱骨下端异常裂隙。左右肘关节脱位伴尺骨鹰嘴窝或肱骨下端骨折。 49、左右肱骨下段或髁上可见异常透亮裂隙,局部骨皮质及骨小梁中断,断端移位稍成角、分离,肘关节囊肿胀。 左右肱骨下段或髁上骨折。 50、左右尺骨或桡骨上段可见异常透亮裂隙,局部骨皮质及小梁中断,断端
20、错位,稍成角,局部软组织肿胀 左右尺桡骨上段骨折。 肩关节正位 51、左右肩关节形态结构完好, 关节各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关节间隙清晰。左右肩关节未见明显骨折 52、左右肱骨上端解剖颈或外科颈处见异常透亮裂隙,局部骨皮质及骨小梁断裂,断端相互嵌顿,局部软组织肿胀明显 左右肱骨上端骨折 53、左右肱骨头向前下移位,导致肩关节结构异常,大结节撕脱、分离,局部软组织肿胀。左右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撕脱。 54、左右肩关节脱位复位后,见肩关节关系恢复正常。 左右肩关节脱位复位后。 肱骨正侧位 55、左右肱骨未见明显骨皮质中断征象,所见关节结构未见异常征象,周围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异常。左右肱骨未见明显异常。
21、 56、左右肱骨干上中下段可见横行透亮线,局部骨皮质及骨小梁中断,断端移位成角,局部软组织肿胀。左右肱骨干上中下段骨折。 锁骨正位 57、左右锁骨形态结构完好,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征象,周围软组织亦未见明显异常。左右锁骨正位未见明显异常。 58、左右锁骨中段或外内侧端见异常透亮裂隙,局部骨皮质及骨小梁中断,断端错位。左右锁骨骨折。 59、左右锁骨骨折内固定后,骨折线模糊,断端对位对线可。 左右锁骨骨折内固定后。 股骨正侧位 60、左右股骨未见明显骨折及破坏征象,亦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亦未见明显异常。左右股骨未见明显异常。 61、左右股骨中段可见异常透亮裂隙,呈斜形走向,局部骨皮质及骨小梁
22、断裂,断端分离移位,局部软组织肿胀。 左右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正侧位 62、左右膝关节各组成骨及关节形态结构完好,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和增生现象,未见明显的骨折征象,关节结构正常,间隙存在。 左右膝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63、左右膝关节各组成骨见明显骨质增生,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变窄。 左右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64、左右胫骨平台、股骨下端及髌骨边缘见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未见变窄。 左右膝关节骨质增生。 65、左右胫骨平台见异常裂隙,关节间隙未见变窄。 左右胫骨平台骨折。 66、左右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线对合可,关节面尚光整,关节间隙内外侧对称。 左右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 67、左右髌骨内可见
23、不规则透亮裂隙,局部骨小梁断裂,断端错位,关节囊肿胀。 左右髌骨骨折。 68、膝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髌骨上下囊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下骨质稀疏,胫骨、股骨内外髁和髌骨后面关节面边缘可见广泛细小囊状侵蚀。 膝关节缘骨质硬化,可见骨刺形成,膝关节屈曲畸形或内外翻畸形并伴有膝关节向前或向后半脱位。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退行性骨关节改变。 胫腓骨正侧位 69、右胫腓骨形态结构完好,未见骨折征象,未见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无明显异常。左右胫腓骨正侧位未见异常。 70、左右胫腓骨中下段可见异常透亮裂隙,局部骨皮质及骨小梁中断,断端分离错位。局部软组织肿胀。左右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7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像 科普 诊断 报告 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