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技击的大特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意拳技击的大特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形意拳技击的大特长形意拳技击的八大特长形意拳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为明末清初姬际可先生精研南宋名将岳飞所遗拳经悟出心得而创。岳飞在长期抗金的争战中,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通过实战经验总结研究出拳经,为形意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法基础。继姬际可先生之后又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传播,到清朝年问达到鼎盛时期,产生了李洛能、宋世荣、车永宏、郭云深、刘奇兰、李存义、尚云祥、孙禄堂、韩幕侠等一大批形意拳名师,他们除暴安良,行伙仗义,驱恶人扬国威,凭借形意拳的高超技艺使中国人扬眉吐气。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形意拳仍以其独特的技击特长而广为流传。 一、以劲取胜。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先生说形意拳的精髓在民间。说
2、它在民间是有它的道理。现在搏击比赛,都是采取拳击加腿的打、摔技法,而民间流传的传统形意拳技击方法是拿、打、摔、放、炸。搏击打的是直拳、摆拳、勾拳以及这几种拳的组合,而形意拳打的是炸、崩、迅猛刚实的爆发劲,前者讲的是招法,后者讲的是劲。 李文彬老先生常讲,“以劲取胜”和“以招取胜”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讲招法的打是笨打,用劲的打是巧打,招法是肢体外形的变化,劲是内意无形的变化。说它无形也不是绝对的无形,只不过相对而言。形意拳在技击时的手如果受阻,肩肘继续向前催进。拳经云:“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要见形不为能。”就是对形意拳变劲不变招的具体描述。讲招法在实战中应是手被阻时便用肘,肘被截再用肩。从这一点上看
3、劲是高于招法的变换。尚云祥老前辈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功夫,就是用劲不用招的代表打法,尚老先生的半步一进同时崩拳打出,不管前手遇见什么阻力,是架、是拦、是化、是刚、是柔,尚老先生都采取肩催肘、肘催手的打法直至把对手打、放出去为止。因此,李文彬先生常说:“形意拳以劲取胜的窍要也是形意拳的最显著特点。”二、打顾一体。形意拳简赅无华,但每一动的攻防意识极强,通过站桩、单操、五行拳等诸多套路、器械的训练达到拳械一体,磨练出适应实战需要的真功夫。“虎未扑食头早抱”就是典型的打顾一体的代表, 虎在扑食之前,总是把两只爪子一前一后放在颏下,当向猎物进攻时,两只爪子将猎物扑倒按住,不管猎物如何对抗,老虎的两只爪
4、子是勇往直前,直至降服猎物。形意拳就是模仿老虎扑食这个技法,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练法上,“三体式”就是这个技法的典型代表。打的同时有顾,顾的当中有打,打顾一体。形意拳每一个动作,都暗含横劲,对手在防守招架时,形意拳发出八面支撑的劲,会将打点、架点的手或腿棚开,因而起到防守的效果,而进攻的顺劲动作仍丝毫不改变方向、速度,直至取胜为止。 三、手脚齐到,周身一体。拳经云:“未等打人先进身,手脚齐到方为真。”在技击中,形意举强调先进身,要以我为主,克服对手造成的任何艰难险阻,看准进攻的部位,立即发动攻势,发扬“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的精神,抢占有利地势。出手打击对手的同时,脚也要趟、踩发劲落实,打出周
5、身一体的整劲。周身一体劲力迅猛,上下的劲相称相撑,使对手迎接不暇,招架不住;上也是劲、下也是劲,劲发拔根摇梢,只得败北。 四、硬打硬进。拳经云:“硬打硬进无遮拦。”就是说无论对方是刚是柔,刚也打、柔也打;不管对手是进是退,进也打、退也打;不管对手是动是静,动也打、静也打。这才是硬打。李文彬老先生说:“当然,让对手动起来再打,这就容易的多。”俗话说,打动不打静,但形意拳不是这样,它是从真杀实砍中打出的技法,在战场上这是最省时间,最奏效的打法。难怪传说中的单刀李存义老前辈在和洋鬼子拼搏时很少有人见他挥刀抡、砍,而是“三摇两旋”就将十几个洋鬼子杀死倒地,这是最好的硬打实例。硬打还要靠形意拳基本功做基
6、础,如果没有“八面劲”没有“横”劲,达不到“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的功力,加上“沾身纵力”的“翻浪劲”是很难达到“硬打”的理想效果,反之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硬进”就是发挥形意拳的腿打七分的特长,在“犁稠五趾顶”“进步如趟犁”的“卷地风”的基本功做基础,向对手攻击,抢中门,直至把对手趟得人仰马翻,这才是真正的“硬进”。李文彬老先生在讲解“抢中门,夺地位”这一技法时,时常用脚尖一趟便把学生趟出三四米远跌翻在地,这一技法,笔者只见过李宏老师所传尚派形意拳有此练法。趟步起式与练法:身体自然直立,头顶项竖,下颏微收,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45度左右,目视前方。然
7、后,两腿贴紧慢慢下蹲,蹲至极限,后脚蹬地,将身体弹出,前脚也同时弹向前,暗含趟、踩之劲,如马前蹄奋进之意,后脚猛跟前腿,有夹剪之意,停至前脚旁,如此反复磨练。趟步回身式:前脚尖往里扣,身体向后转,随身体的转动,后脚尖向后摆,形成和原来的方向相反(转体 180度)的姿势动作,继续演练。趟步收式:两拳与身体动作不变,左拳和左脚同时沿直线向前打出原地崩拳,目视左拳前方,前拳向外翻转,拳心向上,抬至与眉平。同时后拳以肘作轴向下向外翻转,拳心也向上,抬至和眉一平;两臂前后成弧形相对,两拳向里并拢,拳面相对于胸前,上体微左转,身向正前方;后脚上步与前脚并拢。两拳自然张开变掌,随两腿的自然起立,同时两臂也自
8、然放下,成立正姿势。 五、退中有打。三十六计中有走为上之说;走即是退,这里指的退不是逃跑,而是在退中打,也是败中取胜的一种打法。形意拳就是根据这个理论,演练出退中有打的技法,五行连环这一基本套路就是有进有退;故也称五行连环为进退连环。在习练中,有退步炮、退步崩、白鹤亮翅、退步鹰捉等,在技击中也经常采取退中有打的技法,丰富了形意拳进也打,退也打的技艺。虽然是退步打,但要求和进步一样,“三催劲整”而且打出“三星” (肩窝、肘窝、手窝)周身一体,较实、较整的同时打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这也是形意拳硬打的一个方面。散打中也有很多类似于这种败中取胜的招法;如转身后劈腿、转身后摆拳、转身撩腿等,这都是招法的
9、变换也是打点,发力也是点。 六、腹肋打。人体共十三处关节突出的部位,头、两肩、两肘、两手、两膝、两脚、背、胯,也称十三拳。形意拳增加了腹肋打,这样合起来就是十四处打。腹肋打和其它十三处打法不同,他是用腹肋发劲,用手臂向外发劲打击对方,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内劲一种。骀形就是体现这种打法的代表之一,形意拳先贤们经常用此打法进行试劲,用两肘贴于两肋,然后借丹田省气发劲,将对方放出或跌倒而不伤。(如鸟台形) 七、“沾身纵力”。形意拳在技击时不用连珠炮,不用左右拳来往复始上一拳下一拳地发动进攻,而是有的放失地打。经云:“拳去不空回,空回总不奇”,“火机一发物必落”。这些都充分说明,拳劲的要求是打出一拳就得有
10、一拳的效果。要“明了三星多一力”。使它内含有拧、裹、抻、拔之劲,又由“三催”之劲使之劲整力大,自会出拳必有果不犯空回的错误。当进攻的拳或掌沾身之后才能发劲,这就克服了交手时发劲早了暴露打击的部位,对手容易闪、展、腾、挪、避开打击的弊端。“沾”而不是粘和贴,和太极拳的打法不同,而是一接触即发,“沾身纵力”打击力度大,发劲晚,后劲大,想打即打,想放即放。但这也有一定的危险,因此这就需要勇气和胆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这样打就会产生出奇的打、放效果。李文彬老先生在教学生试劲时常用食指往学生的身上一沾,随后李老先生的手一抖,被试劲的学生便跌倒或摔出去三四米远。 八、腿高不过膝。李文彬老先生常讲:
11、“手打浑身是法、腿踢遍身是空。”习练形意拳的人都知道腿不过膝,因其不起高腿,有很多武术爱好者就认为形意拳不重视腿法,这是不对的。形意拳和其它拳种一样重视腿在技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腿打七分手打三”的技法要求。那么,它又是如何得以体现的呢?形意拳的腿法主要体现在下盘站得稳,进的快,充分运用“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的抢占中门技法,还要发挥“犁稠五指顶”的“卷地风”、“如趟翻地之犁”,把对手在瞬间“趟”翻。还有在进身同时周身完整一致的发劲,“腰借手劲而得发,手借腰劲而增大”,上下相称、上下相随、下下相催、齐头并进,达到“未等人到先进身,手脚齐到方为真”;“起如箭,落如风、迫风赶月不放松”; “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的高超境地。尚云祥老先生的半步崩拳其威力惊人,主要还是尚老先生的半步其实是超出正常人进攻的一步半。如果没有这一步半的“脚打”,则威力起码要丢失一半。可见,形成的半步崩拳的“步”虽是一步半的距离,而又有谁能招架得住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