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施工工艺大全.docx
《弱电工程施工工艺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工程施工工艺大全.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弱电工程施工工艺大全 弱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网龙筑目 录 车库管理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楼宇自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门禁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巡更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有线电视共用天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com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lo 广播系统安装工艺标准ng.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工艺标准 zhu 监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对讲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防盗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网www. 筑龙 1车库管理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物内的车库管理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收费管理设备:电脑、打印机、不间断电源
2、等。 2.1.2 出入口设备:读卡机、出票机、满位指示设备、自动闸门机、感应线圈等。 2.1.3 传输部分:分线箱、电线电缆等。 2.1.4 上述设备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型,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及使用说 明书等。并经国家 3C 认证,具有 3C 认证标识。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进口商品商检 证明。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方可安装。 2.1.5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2.1.6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机螺丝、平垫、弹簧垫圈、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 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接头等。 2.2 机具设备 2.2.1 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
3、尺、拉线、线坠。 2.2.2 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 2.2.3 250V 兆欧表、500V 兆欧表。 2.3 作业条件 2.3.1 收费亭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2.3.2 系统的管、箱、盒施工完毕,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 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管 路 预 埋 mcog.nlouzhw.ww网龙筑 线 缆 敷 设 出入口 设备安装 收费管理 设备安装 系统 调试 感应线 圈安装 3.2 操作方法 3.2.1 管路预埋 3.2.1.1 参见相关管路预埋
4、XXX 标准内容。 3.2.2 感应线圈安装 3.2.2.1 环形线圈应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安装前应检查预埋线圈的规格、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 3.2.2.2 线圈不应与车道垫层内的金属物体接触,距离环形线圈水平 0.5m 范围内、垂直向下 0.1m 内不应有其他金属物体或任何其他的电气线缆。 3.2.2.3 两组检测线圈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特殊规定,两相邻线圈的间距宜大于 1m。 2 3.2.2.4 感应线圈的安装可采用木楔固定,线圈安装完毕后,需二次混凝土浇注,如图 3.2.2-1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和图 3.2.2-2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所示。 感应线圈至控制设备间的引线
5、感应线圈 木楔打入混凝土内 m 图 3.2.2-1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 感应线圈 ng.co 木楔 二次浇注混凝土 zhulo基础 图 3.2.2-2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1) 3.2.2.5 感应线圈采用开槽固定法安装如图 3.2.2-3 感应线圈安装方法所示。 网www. 感应线圈 筑龙 图 3.2.2-2 环形线圈安装方法(2) 3.2.2.6 环形线圈施工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要求环形线圈至检测设备的连线应保持连续,中间不应有接头。 3.2.3 出、入口设备安装 3.2.3.1 对于采用红外光电式车辆出入检测的系统: 检测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 两组检测装置的距
6、离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如无特殊要求,两组检测装置的距离一 般为 1.5m0.1m,安装高度一般为 0.7 m0.02m。 收、发装置应相互对准且光轴上不应有固定的障碍物,接收装置应避免被阳光或强烈 灯光直射。 3.2.3.2 读卡机、自动出票机及闸门机等设备的安装应在土建施工中应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作,保证设备基础、地脚螺栓、电气管路的规格、出口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2.3.3 读卡机、自动出票机及闸门机等设备的基础与设备一般使用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进行 3 固定,设备的安装应保证固定牢固可靠、平直,如图 3.2.3-1 出入口设备安装所示。 管理房 满位指示灯读卡机 出票机 闸门机 车道 环
7、形线圈 图 3.2.3-1 出入口设备安装 3.2.4 车库指示设备安装 com 3.2.4.1 在车库入口处可安装满位指示灯,在土建施工时应预留电气管路。 3.2.4.2 落地式满位指示灯可用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 3.2.4.3 壁装式满位指示灯安装高度宜大于 2.2m。 3.2.5 收费管理设备安装 3.2.5.1 设备在安装前进行检验,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long. 计规定,备品备件齐全。 3.2.5.2 按照图纸连接主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zhuPOS 机等设备。 3.2.5.3 设备安装应紧密、牢固,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 3.2.5
8、.4 压线连接正确无误且牢固、可靠。 4 成品保护 4.1 设备进入现场后应码放整齐、稳固。并要注意防潮,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设备。4.2 收费亭内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妥善保管钥匙,以防设备丢失、损坏。网www. 4.3 对系统的读卡机、闸门机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其损坏。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质量问题:接线错误。 防治措施:计算机、系统主机、环形线圈、闸门机等设备的接线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筑龙 5.2 质量问题:环形线圈检测不正常。 防治措施:配合土建作好预埋工作,环形线圈与金属物体或电气线路保持必要的距离。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
9、业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 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钢管、接线盒、桥架、控制及通讯线缆的规格型号、材质及阻燃、耐火特性符合设计 要求,通过消防产品专业认证,材质检测报告、合格证等齐全。 2.1.2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缆式探测器等。 2.1.3 手报、消防电话、模块箱。 2.1.4 控制台、消防报警主机、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等。 2 机具设备 2.2.1 施工机具:电钻、砂轮、电焊机、电锤。 2.2.2 测量器具:水平尺、钢卷
10、尺、钢直尺、万用表、摇表、对线器。2.2.3 调试仪器:专用消防报警系统综合调试仪器。 2.3 作业条件 2.3.1 预埋管路、接线盒、地面线槽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2.3.2 主机房内土建、装饰作业完工,抗静电地板安装完毕,温、湿度达到使用要求。 2.3.3 机房内接地端子箱安装完毕。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探测器安装 模块箱安装 主机房设备安装 设备接地 钢管、线槽及线缆敷设 mcog.nlouzhw.ww网龙筑手动报警按钮安装 系统联调 竣工验收 单体设备调试 3.2 操作方法 3.2.1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请参照 及穿线的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1、 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钢管和金属线槽敷设 3.2.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缆敷设等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的规定,对线缆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3.2.1.2 对每回路的导线用 250V 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20M。 3.2.1.3 不同类型、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消防报警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 一槽孔内。 3.2.1.4 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 5 于 30mm。 3.2.1.5 如因条件限制,强电和弱电线路同用一竖井时,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3.2.1.6 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必须
12、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 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2.1.8 暗装消火栓配管时应从侧面进线,接线盒不应放在消火栓箱的后侧。 3.2.1.9 管线与线槽的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3.2.1.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阻燃耐火性能符合设 计要求,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 250V。 3.2.1.11 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线为红色, ” 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 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3.2.2 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3.2
13、.2.1 火灾探测器安装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2.2.2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 45。 所示。 3.2.2.3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在吊顶上安装方式如图 3.2.2-1、3.2.2-2 接线盒 钢管 钢管 金属软管 接线盒 吊顶 图 3.2.2-2 探测器在吊顶上安装方法(2) 3.2.2.4 探测器的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外接导线应有 0.15m 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3.2.2.5 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3.2.2.6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
14、2.2.7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3.2.2.8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 图 3.2.2-1 探测器在吊顶上安装方法(1) mcog.nlouzhw.ww网龙筑探测器 接线盒 探测器吊顶墙顶棚距墙0.5m探测器梁距梁0.5m探测器图 3.2.2-3 探测器距墙、距梁安装位置图 3.2.2.9 探测器周围 0.5m 内,不应有遮挡物。 3.2.2.11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 0.5m。 3.2.2.12 在宽度小于 3m 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15、。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 距不应超过 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 6 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如图 3.2.2-4 所示)。 7.5(5)m 15(10)m 15(10)m3m图 3.2.2-4 探测器在宽度小于 3m 的走道布置图3.2.2.13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应依据所探测气体的性质而定:com (1)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时,探测器安装在下部。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距煤气灶 4m 以内,距离地面应为 0.3m。 (2)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轻时,探测器安装在上部。当梁高大于 0.6m 时,探测器应安装 在有煤气灶梁的一侧。 (3
16、)在室内梁上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时,探测器与顶棚距离应在long. 0.3m 以内。3.2.2.14 红外光束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安装在一条直线上。 (2)光线通路上应避免出现运动物体,不应有遮挡物。w.zhu (3)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水平距离应不大于 14m,探测器距侧墙的水平距离不应大 于 7m,且不应小于 0.5m。 (4)探测器光束距顶棚一般为 0.30.8m,且不得大于 1m。 (5)探测器发出的光束应与顶棚水平,远离强磁场,避免阳光直射,底座应牢固地安装在墙 上。 3.2.2.15 缆式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网ww (1)缆式探测器用于监
17、测室内火灾时,可敷设在室内的顶棚上,其线路距顶棚的垂直距离应 小于 0.5m(如图 3.2.2-5 所示)。 筑龙 热敏电缆 固定卡具 20m图 3.2.2-5 热敏电缆在顶棚下安装 (2)热敏电缆安装在电缆托架或支架上时,要紧贴电力电缆或控制电缆的外护套,呈正弦波 方式敷设。 (3)热敏电缆敷设在传送带上时,可借助 M 形吊线直接敷设于被保护传送带的上方及侧面。 (4)热敏电缆安装于动力配电装置上时,应与被保护物有良好的接触。 (5)热敏电缆敷设时应用固定卡具固定牢固,严禁硬性折弯、扭曲,防止护套破损。必须弯 曲时,弯曲半径应大于 20cm。 3.2.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7 3.2.
18、3.1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且不应倾斜。 钢管 报警按钮 接线盒图 3.2.2-6 手动报警按钮安装方法 3.2.3.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接导线应留有 0.10m 的余量,且在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3.2.4 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 3.2.4.1 区域报警控制器应根据设计要求的位置用金属膨胀螺栓明装,且安装时应端正牢固, 不得倾斜。 3.2.4.2 用对线器进行对线缆进行编号,将导线留有一定的余量,分束帮扎。 3.2.4.3 压线前应对导线的绝缘进行摇测,合格后方可压线。 3.2.4.4 控制箱内的模块应按设备制造商和设计的要求安装配线,要求合理布置,且安装应
19、 牢固端正,并有标识。 3.2.5 消防控制主机安装 3.2.5.1 消防控制主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ulon (1)消防控制机柜槽钢基础应在水泥地面生根固定牢固。 (2)机柜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距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w.zh 台就位,用螺丝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3)控制设备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1.5m ,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2m,在有人值班 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到墙的距离不应小于 3m,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 1m,控制盘排 列长度大于 4m 时,控制盘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网ww lm 的通道。 3.2.5.2 引入火灾报警控制
20、主机的线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首先应用对线器进行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 (2)线间、线对地等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20M。(3)摇测全部合格后按不同电压等级、用途、电流类别分别绑扎成束引到端子板,按接线图筑龙 进行压线,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应超过二根。 (4)线缆标识应清晰准确,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固。 (5) 导线引入线完成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控制器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 严禁使用接头连接,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3.2.6 系统接地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3.2.6.1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 3.2.
21、6.2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 护管。 3.2.6.3 消防控制设备的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接入接地端子箱。 3.2.6.4 消防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专用接地装置作为工作接地。当采用独立工作接 地时电阻应小于 4;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 1。 3.2.6.5 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接地干线应采用一根不小于 16mm2 的绝缘铜线或独芯电缆,穿 入保护管后,两端分别压接在控制设备工作接地板和室外接地体上。 3.2.6.6 消防控制室的工作接地板引至各消防控制设备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接地线应采 8 用不小于 4mm2 铜芯绝缘线穿
22、入保护管构成一个零电位的接地网络,以保证火灾报警设备的 工作稳定可靠。 3.2.6.7 接地装置施工过程中应分不同阶段作电气接地装置隐检、接地电阻摇测、平面示意图 等质量检查记录。 3.2.6.8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3.2.6.9 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 3.2.7 系统调试 3.2.7.1 调试前施工人员应向调试人员提交竣工图、设计变更记录、施工记录,检验记录、竣工报告等相关资料。 3.2.7.2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其资格审查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 3.2.7.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先分别对探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施工 工艺 大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