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二阶层理论.docx
《张明楷二阶层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明楷二阶层理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张明楷二阶层理论张明楷二阶层理论 违法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符合性 违法性阻却事由 责任条件 责任条件 责任阻却事由 因为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所以刑法中大多数构成要件都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消极的构成要件极为罕见,例如刑法389条第三款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行为、对象、结果、构成表明行为外在的、客观面的要身份等。 素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故意过失、目的、动机等。 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面的 要素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要素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
2、表面上没有规定,但实质上是必须具备的要素 绝大多数的构成要件都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是盗窃罪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例如行为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 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要1 件要素 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部分犯罪成立要求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 真正的构成要件要素:指为违法性提供根据的要素 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又叫虚假的构成要件要素、分界要素,是指不为违法性提供根据,只是为了区分相关犯罪界限所规定的要素。 例如目的、动机、构成身份。 例如第11
3、4条中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第270条第2款中的“遗忘物”、“埋藏物”。 特别提请注意: 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是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 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不需要证明的要素。 注意刑法中的诬告陷害罪,要求的是行为人捏造事实并告发。本罪的实行行为是告发行为,捏造行为是预备行为。所以,当行为人利用他人捏造的材料而进行告发时,也构成本罪的既遂。 注意区别言论与发表言论:言论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但发表言论属于行为的范畴。 不包括反射动作、睡梦中的举动等等 社会危害表现为法益侵犯性。 实行行为是刑法的中心概念,因为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法益侵犯急迫可能性的行为,是刑法主要禁止的行为 危害行
4、为 概述 基于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实施的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身体活动。 有体性:身体活动包括举动和静止,不包括犯意形成与流露。 有意性:刑法只调整有意识和有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 有害性有害性:刑法只禁止在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无害的身体举止不会被规定在刑法中。 分类 预备行为 实行行为 教唆行为 帮助行为 实行行为判断标准 2 1 形式上符合客观构成要件,而且具有法益侵害的紧迫性 “着手”属于实行行为的起点。但着手不是预备行为的终点,否则“着手”还是属于预备行为了 实行行为通常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但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实行行为,有可能属于预备行为。 案例:甲为了杀害乙,劝乙乘坐飞机出外旅
5、行,希望乙死于空难,结果乙果真死于飞机事故。 2 属于类型性的法益侵害行为,即从社会相当性上评价属于社会生活中被禁止的有法益侵犯可能性的行为 实行行为与其他刑法理论的关联 1 影响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区分 如果已经着手实行行为,绝对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如果没有法益侵犯性的行为存在,那就没有犯罪的存在 因果关系是讨论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实行行为,那么实害结果就只能是另一实行行为或者自然事件导致 2 影响犯罪未遂与不可罚的不能犯地区分 3 影响因果关系的判断 甲抢劫乙,乙逃跑,钱包掉下。甲拾得钱包离开。甲成立抢劫未遂和盗窃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 4 影响共犯人的分类 共同犯罪人
6、根据分工 不同,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与帮助犯 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 正犯:对犯罪实施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人物或核心角色,具有犯罪事实支配性,是正犯. 包括直接正犯、间接正犯与共同正犯 直接正犯。 间接正犯 行为人以自身的直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行犯罪的 行为人通过支配他人进而支配犯罪事实的的 1利用无责任能力者的身体活动 2利用他人不属于行为的身体活动受强制的身体活动 张三利用精神病人强奸妇女,张三是强奸罪的间接正犯。 利用他人的条件反射动作等;使他人丧失自由意志进而利用其身体活动。 3 3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 利用他人不知情的行为。 案例1:医生将毒针交给护士,吩咐其给病人注射,护士不知情而
7、照办。医生是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护士如果没有过失就无罪。 案例2:甲欺骗乙家中的钟点工丙,声称自己是乙的秘书,要求丙将乙的公文包交给自己带给乙,丙信以为真,将公文包交给了甲。由于丙没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所以甲只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 案例:医生将毒针交给护士,吩咐其给病人注射,护士本应按规定检查针剂,但因为过于相信医生的权威而未检查并照办。医生是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护士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利用他人犯其他罪的故意。 案例:甲不知道丙坐在高档穿衣镜后面,而乙知道,乙为了杀死丙,唆使甲向穿衣镜开枪,穿衣镜被打碎,丙也中弹身亡。甲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明楷二 阶层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1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