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docx
《幼儿美术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美术教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美术教育1、当代日本幼儿美术教育在造型表现方面推行一种基本的指导方法,分为形象思维、技巧运作和三个环节。A.欣赏评价B.装饰美化C.传达内心活动 D.游戏练习活动答案:C 2、儿童画画时倾向于地表现事物。A.客观B.主观C.具体D.准确答案:B 3、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A.娱乐功能B.认识功能C.审美价值D.社会价值答案:C 4、儿童绘画表象符号的运用依次为。A.曼陀罗-太阳-放射形-人B.曼陀罗-放射形-太阳-人C.曼陀罗-人-放射形-太阳D.太阳-曼陀罗-放射形-人答案:A 5、从实用性的观点解释艺术的学说是。A.模仿说B.游戏说C.巫术说 D.表现说答案:C 6、引导儿童学会认识红、
2、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是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B.3-4C.4-5D.5-6答案:B 7、依据艺术分类的物化形式,美术主要是。 A.动态艺术B.静态艺术 C.时间艺术D.空间艺术答案:B 8、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重点是认识美术作品的。A.背景知识B.表现技法C.材料特质D.审美特性答案:D 9、学前儿童的美术是其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其心理表象的。A.模式化B.图式化C.具体化 D.情绪化答案:B 10、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B.亚理士多德C.雪莱D.席勒答案:A 11、据罗恩菲尔德研究发现,在美术创作中,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表现主义风格。A.内向型B.
3、外向型C.视觉型D.触觉型答案:D 12、在儿童美术欣赏进入形式阶段时。主要分析作品的。A.内容B.题目C.造型、色彩D.时代背景答案:C 1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可以透过下列层次进行教学。A.感觉层次、智慧层次、创造层次、表现层次B.感觉层次、智慧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C.感觉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智慧层次D.智慧层次、表现层次、创造层次、感觉层次答案:B 14、日本大正初期,由画家山本鼎领导的教育运动,促使人们从培养创造性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美术教育。A.临画 B.自由画C.恩物D.自然答案:B 15、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A.席勒B.泰勒C.亚理士多德D.托尔斯泰答案:A 16、儿童在
4、绘画中喜欢和擅长运用 的表现手法,这和他们的泛灵论的思维方式有关。答案:拟人化 17、在材质感的绘画造型练习上,有两种具体方式,即视觉的材质感练习和( )的材质感练习。答案:触觉 18、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属于( )教育的范畴。答案:普通艺术 19、大班幼儿已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和某些细部,表现人、房屋、树木、花朵都是面的。答案:正 20、学前儿童主要以的方式对客体做出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进行形象的变形与重组,特别富于艺术的创作特色。答案:形象思维 21、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被后人誉为。答案:儿童绘画之父 22、大部分儿童喜欢用红、黄等暖色和圆形、弧形等表现欢乐和热闹;而用黑、蓝等冷色和
5、方形、三角形等表现神秘和悲伤。这说明儿童在不同感知和情感之间具有较强的 。答案:联想迁移力 23、艺术批评是对艺术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它包括解释艺术品的,评价美术作品的价值。答案:内涵标准答案:内涵 24、幼儿很早就能辨别黑色和白色,但灰色的掌握要到班后期。答案:大 25、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分是,它是一切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答案:线标准答案:线 2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主要是由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 所决定。答案:美术本身的结构与特点 27、美术答案: 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材、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
6、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 28、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答案:属于普通艺术教育范畴,它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29、试分析以下例子,它反映了中美的幼儿美术教育有什么差异?并分别分析两种教育方式的利弊。黄先生一家刚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5岁的儿子进了一所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才去了不到5次,孩子就不想去了。孩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画画!每次都给一个题目,就叫我们自己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只说好哇!好哇,那些
7、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后来,黄先生发现,那些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会问老师好不好,而中国的孩子问的多半是像不像。 答案: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过于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教师按确定的计划,固定的模式、步骤让幼儿亦步亦趋地模仿教师的范本。这样,孩子就把像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离开教师的教的范本就好像没了学的方向。长此以往,幼儿在习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感受、自己加工信息的能力,扼杀了儿童潜在的自我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美国的幼儿美术教育注重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需要与个性发展。老师往往不设样本、不规定模式,让孩子们在
8、生活中及与自然的交流中会产生绘画的愿望,依靠他们的直觉和知觉或者幻想自由地展开描绘,表现他们纯朴的情感,孩子画的画是一种创作。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思维活跃,能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形成自发创作的自信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忽视前人的经验,缺乏技能的学习,可能将难以进一步提高和保持孩子们的美术兴趣和表现、创造能力。 30、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具有哪些特点?答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3岁-6岁年龄幼儿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充分考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单元目标和具体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制订指明了方向。 31、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答案利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视觉造型要素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与体验
9、。通过积极的美术创作活动,启发学前儿童用视觉造型要素表达自我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3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实施的基本指导方法是。A.灌输法B.对话法C.联想法D.语言描述法答案:B 33、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是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B.3-4C.4-5D.5-6答案:D 34、学前儿童手工创作的心理过程的基本顺序是。A.构思与意图-设计与制作-装饰B.设计-制作与构思-装饰C.制作-设计与构思-装饰D.意图-构思与设计-制作与装饰答案:D 35、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美术主要是。A.实用艺术B
10、.表演艺术C.造型艺术D.语言艺术答案:C 36、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挠之则衰萎。这句话朴素地道出了幼儿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它出自我国教育家。A.康有为B.王守仁C.蔡元培 D.陈鹤琴答案:B 37、将美术课程分为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美术课程框架的人是。A.艾斯纳B.吕凯C.罗恩菲尔德D.里德答案:A 38、目标、审美情感目标和审美创造目标。A.审美兴趣 B.审美判断 C.审美理解D.审美感知答案:D 39、婴儿偏爱的颜色是。A.纯度高的颜色B.混合色C.冷色D.暖色答案:A 40、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美术主要是。A.时间
11、艺术B.视觉艺术C.空间艺术 D.造型艺术答案:C 41、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B.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C.裴斯泰洛齐和蒙台梭利D.蒙台梭利和哥仙修泰勒答案:A 42、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和教育。答案:艺术审美 43、学前儿童的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有粘贴、撕贴、染纸等形式。答案:剪贴 4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是指:一是培养学前儿童完满和谐的人格,二是培养学前儿童的。答案:审美素质 45、学前儿童的立体手工活动主要有、折纸、厚纸制作和废旧块状材料的立体造型等形式。答案:泥塑 46、符号性表现能力的
12、发展是班幼儿绘画的重要特征。答案:中 47、雕塑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可分为圆雕和 。答案:浮雕 48、西泽克秉承了卢梭的教育思想,持一种的儿童观。答案:自然主义 49、福禄倍尔创设了一系列造型性游戏玩具,称为,它们不仅能帮助儿童学习分辨不同形体和颜色,还能探索多种的组合和变形方法,以培养儿童的美感知觉和造型能力。答案:恩物 50、因意选材答案:既反映出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受制于意图与构思,也反映出意图与构思的表达必须以相应的材料作为依托,二者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51、恩物答案:是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把培养儿童的美感知觉和造型能力的玩具称为恩物。这些恩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圆球、立方体、圆柱体、拼图、小棍、
13、铜环、插板等;另一类是刺纸、绣纸、粘纸、编纸、折纸、穿豆和捏泥等。 52、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泥工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工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自己制作的泥工作品进行着色描绘,美化作品。教师在评价幼儿的泥工作品时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意幼儿泥工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妥善处理幼儿的泥工作品。 53、简述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染纸的步骤。答案:教师首先要给儿童提供充分的接触和尝试材料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教师要指导儿童将纸进行折叠,染纸常见的折叠方法有
14、米字折、田字折、自由折和放射折等。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染色的方法。染色一般分为渍染和点染两种。教师要引导儿童如何揭开染纸。 54、在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期,其泥塑作品主要体现为浮雕式。A.样式化B.象征C.无目的的活动D.基本形状答案:D标准答案:D 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上,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美术教育先驱者是。 A.福禄贝尔B.蒙台梭利C.西泽克 D.山本鼎答案:C 55、引导儿童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美的能力,这属于岁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目标。A.2-3B.3-4C.4-5D.5-6答案:D 56、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
15、情绪,并能表达这种感觉。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目标。A.审美兴趣B.审美感知C.审美情感D.审美创造答案:C 57、在学前儿童手工创作中的构思阶段,以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为基础,构想出种种新的表象。这是。A.表象的变形B.表象的分解C.表象的组合D.表象的添加答案:A 58、透明画和展开式的画是儿童常用的形式。A.2-3岁B.4-6岁C.7-8岁D.8-11岁答案:C 59、一般采取让儿童根据自己的特点各行其是的方式,教师决不干扰和限制儿童学习活动中个人特有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的教育思想是:。A.灌输式B.园丁式C.综合式D.对话式答案:B 60、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主要发展儿童的能力和
16、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答案:美感知觉 61、当代美术教育有两大派别,分别为工具论和。答案:本质论 62、无目的的活动期的后期,儿童用粘土制作出。对于儿童来说,它代表着一切固体物体,不管是一个人、一只动物,还是一座房屋。答案:圆球 63、引起幼儿学习美术兴趣的方法是:语言讨论、视觉经验、材料经验和感觉经验。答案:亲身体验 64、无目的的活动期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着自主运动的快感,体验着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点。答案:意图 65、审美经验答案:审美经验产生于个人与美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把作品作为知觉的对象加以欣赏,并从中得到乐趣,不涉及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是一种真正的
17、审美态度。用这种观赏态度所得到的整体经验,就是审美经验。 66、欣赏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时,教师这样提问:请看一看,画面上使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是向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点儿什么感觉?画家使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么安排的?画面里前面画了写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小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看完整幅画后,你有什么感觉?请问: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的哪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这阶段教师指导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这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中的形式分析阶段。形式分析是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美术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0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