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基础知识.docx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基础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前儿童身体的发展 一 神经系统概述 1.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它们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器官联系起来。植物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 2.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3.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 基本方式:反射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反射弧是不固定的,临时的,是一种高级伸活动。 第一信号系统:动物只能对外界具体实物的刺激发生反应,形成条件反射,这种只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人类除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外,还可以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 4.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 对侧支配。胼胝体 倒立分布且皮质区面积与功能相关。 睡眠。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 动力定型。 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这种顺序和师姐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没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的或,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做动力定型。 若有关
3、的但皮质区域处于星峰状态,人脉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理解力、创造力也会大大增强,思维非常活跃,从而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否则,效果不理想。 镶嵌式活动原则。 当人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只有相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在工作,与这项活动无关的区域则处于休息状态。 作用:这种“镶嵌式活动”方式,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 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6.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 糖提供 三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 1.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注意用脑卫生。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提供合理的营养,保证大脑发育、 5.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科学
4、用脑的具体做法: 利用“优势原则”让学前儿童兴趣盎然地投入他所从事的的活动中,培养学前儿童对事物探究的兴趣,发展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思维能力; 利用“镶嵌式活动原则”,恰当安排学前儿童各项活动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根据“动力定型”妥善安排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建立起良好的生活节奏养成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的发展与卫生保健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 一 眼 眼球是眼的主要部分。眼球壁分三层,由外膜、中膜和内膜构成。眼的内容物包括。 中膜 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 屈光不正: 眼睛要看清东西,外界物体
5、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光系统的作用,物象必须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物象落在视网膜之前或之后,事物就模糊,视力就不好,这就叫做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散光、老花。 学前儿童眼球的特点 1.生理性远视。 学前儿童的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5岁左右,就可以达到正常的视力。5岁左右就可以达到正常的视力。 2.晶状体的弹性较大。 3.发现儿童斜视要早治 4.尽早发现弱视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又检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眼疾。 弱视的最佳治疗年龄:3-6岁 ,定期复查,以决定遮盖的时间长短。 5.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 ,上下左右共4颗 生理性流涎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至开始行走
6、时,才逐渐变为垂直。 婴儿漾奶:婴儿的喷门比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因此当婴儿吞下空气,奶就容易随着空气流出体外,这就是漾奶。措施:可让婴儿伏在大人的肩头,轻轻的拍婴儿的背,让他打几个隔,然后在躺下。 肠:吸收能力强;消化能力较差,肠的位置固定 1.消化系统卫生与保健: 1爱护牙齿,注意用牙卫生 5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6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第七节 学前儿童泌尿及内分泌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学前儿童肾脏的重量相对地大于成人。在1岁和12-15岁两个阶段肾脏的发育最快 1.5岁 作用养成有约束排尿的习惯。年龄越小,时常出现遗尿的现象。 上行性感染指的是细菌
7、由尿道开始,沿着膀胱、输尿管和肾脏的方向自下而上所致的感染。 一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 1)供给充足的水分 2)养成学前儿童定时排尿的习惯 3)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预防尿路感染 4)不摄入过咸的食物,保护肾脏 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发展 1.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发展的特点 1)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较多 2)缺碘影响甲状腺功能 3)幼年时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免疫功能 2.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 1)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要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2)合理营养,预防碘缺乏症; 3)不乱服营养品,防止性早熟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8、点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定义的含义: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 3.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总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 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三、儿童期年龄段及我国常用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乳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初期、 学龄中期或少年期、学龄晚期或青年早期 第二节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9、的重要概念 一、发展与发育 发展: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发育: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转折期和危机期 1.转折期:转折期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1)新生儿 生理、心理上适应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 2)一岁左右:主动训练儿童进行注意力、言语表达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爬行、滑梯、姐排球、跳绳等。这一过程应持续到3岁以前。 3)3岁左右:强烈的独立愿望,希望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做。 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继续加强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 4)6岁左右:幼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教师 编制 考试 教育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9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