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给学生幸福.docx
《幸福教育给学生幸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教育给学生幸福.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幸福教育给学生幸福幸福教育给学生幸福 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含浦小学 周转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那什么是幸福的教育呢?怎样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呢?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给学生幸福。 “给学生幸福”看着这几个字,我的心怦然一震,确实,每个人都渴望幸福,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可怎样让他们幸福,却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
2、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幸福教育不等于愉快教育。 人们往往认为幸福教育就是愉快教育。其实它们并不一样。“愉快”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人类原始的情绪之一”。幸福是要跟人性联系起来界定的。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生理、心理和伦理的统一;所以,幸福也是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统一。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人性的肯定方式有三种,一是正面的肯定,这也是我们通常对幸福的理解,即人性得到积极发挥和通达满足的时候所产生的快乐之情。二是反面的肯定,在人性遭到否定时,主体便有不安、抱怨、痛苦、忿恨等情感,这可以看作是人在反面地追求人性的肯定,它们反映了人具有肯定自我的渴求
3、并能促进人性的发展。比如面对社会上不正义的现象,人们往往感到非常愤慨,而这种愤慨之情正是从反面对人性做出了肯定,在这种愤慨中,我们的人性得到了证明和升华。三是人性的复杂肯定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复合幸福体验。人性是由相对独立的生理、心理和伦理三部分构成,它们虽是整体平衡的,但也有差异和冲突,所以在同一条件下,三个方面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肯定,这些肯定既有量上的差异,也有质上的不同,有些得到了肯定,而另一些可能同时遭到否定,它们揉合在一起,于是就产生了比前两种幸福更为复杂的复合幸福情感。如有一个学生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但若有很多师生与他分担不幸,他却同时又是幸福的。 第二,积极面对压力,做幸福的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幸福 教育 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9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