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研究.docx
《幸福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感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幸福感研究浅析当代幸福感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个人感受、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幸福与否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从幸福、幸福感的基本概念、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幸福指数的梳理,为我国居民如何获得幸福感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幸福 幸福感 幸福指数 措施 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储备总值排全球第一,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翻
2、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GDP 年均增长率为8.7%的今天,我们的幸福是否也以同样的速度增加呢?如果是那么是多少?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些都是本文要进行研究论述的内容。 一、幸福的定义 美国新闻周刊XX年刊登一篇关于“幸福”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据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尽管过去美国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但美国人的幸福感普遍呈下降趋势,与欧洲人相比,尤其是与意大利人相比,美国人的幸福感远远不如他们。 这里,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幸福是什么?诺贝尔奖得主DanielKahneman 在重新定义幸福中指出,幸福包括:整体的幸福感;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情绪;愉快的感觉。心理学家Ed D
3、iener 则言简意赅地指出,幸福就是生活满意度高,积极情绪多而消极情绪少。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我们将这些观点进行总结后认为,幸福是一种自成目的的自我满足,既不靠其他价值提携,也不被任何外物唤起,它的最高境界就来自个体身心的和谐,和一种为意义与价值贯穿的生活。 二、幸福感概述 ( 一) 幸福感的定义 作为心理学术语, 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
4、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欲望、兴趣) 、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外在的良性刺激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在心理测量中, 常用幸福感作为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 1) 积极情绪, 如愉快、高兴、兴奋、精神饱满等情绪体验。( 2) 消极情绪, 如忧虑、抑郁、悲伤、厌烦等情感体验, 但并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 3) 认知评价,
5、即生活满意度, 指个体构建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 并将生活的诸多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评定自己的满意感程度。因为幸福感因人而异,。 幸福感的特点 概括地说, 幸福感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 1) 主观性。是指它的评定完全依赖于个体本人的主观性标准,因此有人也把幸福感称为主观幸福感;( 2) 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性评价, 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是对生活的一种总体满意感;( 3) 相对稳定性。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主要是基于评价者长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差异性。不同个体基于自身的特点对于同一事物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如同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一样。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影
6、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早期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认为遗传的影响更多一些。特勒等发现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 2统计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威尔逊 (1967)的研究认为高幸福者都是“高自尊、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收入丰厚、外向、乐观、没有烦恼、信教、已婚、性、智能的适度目标”。这一结论为后来迪纳等的研究所推翻。迪纳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教育、年龄、社会地位、婚姻等仅能解释个体快乐差异的一部分。罗杰斯等研究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仅能解释幸福感的20%以下的变异。 3社会关系对主
7、观幸福感的影响 社会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和邻里关系等,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而不良的社会关系则会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20 世纪70 年代,坎贝尔等人将婚姻和家庭视为预测美国人总体幸福感的15 个因素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他们认为婚姻因素会有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安吉认为,家庭关系的好坏、家庭功能与结构是否正常影响个体健康,离婚形成的不完整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动荡都可造成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 4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早期的研究发现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莱福等人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他们运用PWB 测验表明社会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
8、度、目标、控制性、成长相联系。现在认为一般在非常贫困时,主观幸福感会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当到达一定期限时,收入的增加就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维恩霍温发现,在较为贫穷的国家,个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较强,这一结论也被哈约等人对东欧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所验证。 5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尊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具有较强作用。卡兹么等人的研究发现自尊感和生活满意感有很强的相关性。 6人格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人格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许多研究发现人格会通过影响遗传、经济和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在大五人格的五个特质维度中,神经质和外倾性这两个人格维度备受关
9、注。布莱德博研究表明,善交际(外倾性的一种重要特征)与正向情感密切相关。沃森和克拉克认为,具有神经质和外倾性的人,对负向情感和正向情感的体验天生敏感。 三、幸福指数概述 幸福指数的提出和界定 20 世纪是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GDP 的提高是各国*追求的主要执政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各国*也开始反思片面追求GDP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即是幸福指数提出的时代背景。关于幸福指数还有其它一些含义相近的术语,如国民幸福总值和国民幸福指数 等。在国外文献中,尤其是经济学文献中更多的使用国民幸福总值作为正式的学术用语,国内研究则没有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 20 世纪70 年代,不丹国王基格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幸福感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9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