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语文上册2530课期末复习.docx
《年级语文上册2530课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语文上册2530课期末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语文上册2530课期末复习25、30课期末复习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杜甫的春望中采用移情于自然的手法表达情感,产生万物同悲的艺术效果的诗句是:“_,_。” 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的荒凉破败景象的诗句是:“_,_。” 杜甫的望岳一事凸现诗人想要登临绝顶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 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_,_。” 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_,_。” 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_,_。” 望岳 1.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 2.词类活用: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荡胸生曾云 一览众山小 3.其他文言实词
2、解释: 岱宗夫如何造化钟神秀会当凌绝顶国破山河在 浑欲不胜簪 2.词类活用 城春草木深 3.其他文言实词解释 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春望”这一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诗中哪几联照应了题目中的“春”字? ) 5.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什么?实际上是写什么?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8.诗的第一联为借景抒情,你能具体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吗? 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 石壕吏 1.古今异义词 老翁逾墙走 听妇前致词 出入无完裙 请从吏夜归 2.词
3、类活用 有吏夜捉人 听妇前致词 3.其他文言实词解释 犹得备晨炊 如闻泣幽咽 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句“有吏夜捉人”的“人”指的是捉词人杜甫。 B.第2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5.诗中描写兵役之苟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 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8.诗中的哪些句子揭示了战争造成的
4、灾难?哪些句子道出了老妪家中的贫寒? 归园田居 1.理解词义 荷锄草木长荒秽 2.本诗写出了诗人归隐后的_生活和感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_的不满。 3.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4.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干了多长时间? 5.第五句中为什么要特意写西露沾衣? 6.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7.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使至塞上 1. 理解词义 征蓬 长河 2.本诗描写了_风光,从诗中“单车”“征蓬”“孤烟”“落日”等词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_和_的。 3.这首诗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
5、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是哪一句?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6.简要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渡荆门送别 1.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大荒 仍怜故乡水 2.本诗首联交代了出游的方式_,送行的地点是_和目的地点_。 颈联把水中月亮比作_,把云霞比作_,写出了江山云霞之美。尾联一个“_”字,突显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4.渡荆门送别描写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 5.赏析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登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2530 期末 复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9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