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语文上册6《古文二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docx
《年级语文上册6《古文二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语文上册6《古文二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语文上册6古文二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孟子其人及作品孟子。 2、积累重点词句以及特殊文言词的用法和意义。 3、明确文章论述的道理,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学习古人推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的深刻道理,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 1、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2、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
2、,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 二、走进作者: 1、孟子其人:孟子:名,字,战国时期 人, 家、政治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被称为“”,后世常以“ ”并称。他主张“、“ 民贵君轻 ”,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2、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南宋朱熹把它和 、大学、中庸合称为为“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文二则 年级 语文 上册 古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9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