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二章复习资料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在淡水中,如水螅。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这两层细胞之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称为中胶层。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3.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2、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是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呈圆柱形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线形动物包括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和水蛭,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第三
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是软体动物,它们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 2非双壳类软体动物有石鳖、蜗牛、乌贼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 4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
4、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它不仅能保护身体,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昆虫的基本特征是: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等。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它们是因附肢分节而得名。 第四节 鱼 1前面三节学习的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而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都有由 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有“四大家鱼”。鱼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
5、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体表常有鳞片覆盖,其表面有滑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其两侧附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重要作用。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青蛙是由蝌蚪发育而来的。蝌蚪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象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中生活。它发育成青蛙后,尾和鳃消失,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2.蟾蜍、大鲵、蝾螈与青蛙都是两
6、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生活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它的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龟、鳖、蛇、鳄等动物和蜥蜴都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第六节 鸟 1. 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2.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而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恒定的体
7、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第七节 哺乳动物 1.除了鲸等少数种类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2.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有 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运动系统由骨 、关节和肌肉组成。
8、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3、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躯体就产生运动。 4、每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骨骼肌是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的 5、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当手提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6、关节是由关节面、 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软骨。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脱臼。 7、关节囊能把相邻的两块骨牢牢地联系起来且能分泌滑
9、液 ,它的作用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既能减少两骨之间的相互摩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8、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按行为功能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繁殖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小鸟喂鱼、母袋鼠哺育幼袋鼠、菜青虫总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 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动物学会绕道取食、蚯蚓走迷
10、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黑猩猩摘取香蕉、小狗算算术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 4、有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如黑长尾猴是靠声音来传递信息,蚂蚁是靠气味来传递信息,蜜蜂是靠动作来传递信息。 6、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 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由此可知,海马属于 A.甲壳动物
11、B.软体动物 C.鱼类 D.无法判断 2.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B.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C.后天性行为、防御行为 D.后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3.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都有刺细胞 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D.腔肠动物只有一种细胞 4.在推铅球的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 A.同时收缩 B.舒张、收缩 C.同时舒张 D.收缩、舒张 5.节肢动物具有的特点是 A身体被毛,用肺呼吸 B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C体表具有鳞
12、片,用肺呼吸 D体表光滑,用皮肤呼吸 6.俗话说:狡兔三窟。这句话反映了兔能对各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也说明兔的运动能力比较强,下列各种与兔的运动无关的是 A.兔属于哺乳动物 B.其他器官、系统能适应运动的需要 C.肌肉与骨和关节相协调 D.骨骼肌非常发达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面第7、8小题: 7.鱼鳃呈鲜红色,其原因是 A.有丰富的大血管 B.有丰富的动脉血管 C.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有丰富的静脉血管 8.鱼在游泳时靠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A.胸鳍 B.腹鳍 C.背鳍 D.躯干 9.杜鹃被人们称为“鸟类的黑手党”,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
13、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是先天性行为 是学习行为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B. C. D. 10.夏季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来的原因是 A.土壤中缺乏食物 B.雨后蚯蚓需要晒太阳 C.雨后土壤中缺氧 D.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11.下列几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猫头鹰、扬子鳄、鲸 B.家兔、丹顶鹤、猎豹 C.白熊、蛇、袋鼠 D.金丝猴、沙蚕、大熊猫 1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A.人类大量的捕杀 B.栖息地遭到破坏 C.青蛙天敌的大量捕食 D.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4、 13.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中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表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B.蚯蚓身体的前端是靠近环带的一端 C.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触动蚯蚓身体的动作要快速而强烈 D.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身体表面 14.同学们在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体温恒定,适应性强 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C.直肠很短,不存粪便 D.鸟的骨骼薄且很轻,胸骨发达,胸肌发达 15.有些蛾类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寻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就建立了视觉和食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称为 A.后天学习行
15、为 B.取食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遗传行为 16.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骨骼肌收缩 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 B. C. D. 17.下列哪些特征有利于鱼克服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A.身体呈梭形或流线型 B.体表覆盖着鳞片 C.体表可以分泌黏液 D.以上三项都对 18.鸟类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与其适应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小肠很长,消化吸收快 C.直肠短,随时排便 D.胸肌特别发达 19.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A.昆虫的取食行为 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
16、的学习行为 D.昆虫的迁徙 20.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分辨出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形,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哺乳动物一般体表被毛、胎生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二、非选择题 21.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行为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17、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子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22.右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它的身体分为一 、二 、三 三部分。 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 色,这对蝗虫的生活意义是 和 。 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和 。 蝗虫的运动器官 和 着生在 部。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它主要分布在蝗虫的 部。 蜘蛛、虾、蝗虫的生活环境和内部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原因是 。 23.从图形、数据中提取各种“信息”,对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都相当重要。右图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看出: 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1】是 ,2是 。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关节。关节主要由关节头、 、关节软骨、 和关节囊组成。 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3 处于 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9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