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尊重.docx
《平等与尊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等与尊重.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等与尊重平等与尊重,基于心而生 蒋素玲 兼 读李瑞环谈从政经验有感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子又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朱熹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正是对他人的尊重;而“因材施教”,又恰恰反映了对人的个性差异的尊重。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同志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2、。” 刘少奇同北京清洁工人时传祥握手时亲切地对他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中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恩格斯说,“一件小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优秀品质”。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一个乞讨者?又如何对待有些“问题”的学生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而尊重是爱的最好体现,没有尊重就谈不上教育。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赏,因为“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体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等 尊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9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