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经外奇穴.docx
《常用经外奇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经外奇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经外奇穴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 Jngwixu Extra points,EX 一、头颈部穴 Tujngb Xu Points of Head and Neck,EX-HN 1四神聪 Sshncng EXHN1 正坐位或仰卧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图3-118)。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布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的分支。 平刺0.50.8寸;可灸。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偏瘫,癫狂,痫证。 1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痫。 2主治中风,风痫。 2当阳 Dngyng EXHN2 正坐位或仰卧位。在头
2、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图3-119)。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或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布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沿皮刺0.50.8寸;可灸。 偏、正头痛,头昏目眩,目赤肿痛,鼻塞。 3印堂 Yntng EXHN3 正坐仰靠位或仰卧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图3-120)。 皮肤皮下组织降眉间肌。布有额神经的分支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 向下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头痛,头晕,鼻渊,鼻衄,小儿惊风,失眠。 1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 2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4鱼
3、腰 Yyo EXHN4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图3-119)。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枕额肌额腹。布有眶上神经外侧支,面神经的分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外侧支。 平刺0.30.5寸。 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翳,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喎斜。 5太阳 Tiyng EXHN5 正坐或侧伏坐位或侧卧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颞肌。布有颧神经的分支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下颌神经的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禁灸。 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喎斜,牙痛。 1两睛红肿痛难熬,羞明更
4、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2偏头痛。 6耳尖 rjin EXHN6 正坐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 端处。 皮肤皮下组织耳郭软骨。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目赤肿痛,目翳,麦粒肿,喉痹,沙眼。 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灸五壮。 7球后 Qihu EXHN7 仰卧或仰靠坐位。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图3-119)。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下斜肌与眶下壁之间。浅层布有眶下神经,面神经的分支和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动眼神经下支,眼动、
5、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眶下动、静脉。 轻推眼球向上,针沿眶下缘缓慢直刺0.51寸,不提插捻转;不灸。 目疾。 8上迎香 Shngyngxing EXHN8 仰卧位或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鼻翼肌。布有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颊支和内眦动、静脉。 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可灸。 头痛,鼻塞,鼻中息肉,暴发火眼,迎风流泪。 久流冷泪,灸上迎香二穴,天府二穴,肝俞二穴。 9内迎香 Niyngxing EXHN9 仰靠坐位。在鼻孔内,当鼻冀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图3-121)。 鼻粘膜粘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面动、静脉的鼻背支之动、静脉
6、网和筛前神经的鼻外支。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有出血体质者忌用。 目赤肿痛,鼻疾,喉痹,中暑,眩晕。 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内迎香在鼻孔内,用芦或箬叶作卷搐之血出为好,应合谷穴。 10聚泉 jqun EXHN10 正坐位,张口伸舌。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图-122)。 舌粘膜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舌肌。布有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静脉的动、静脉网。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舌强,舌缓,消渴,哮喘,咳嗽,味觉减退。 11海泉 Hiqun EXHN11 正坐张口,舌转卷向后方。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图3-
7、123)。 粘膜粘膜下组织舌肌。布有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和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用圆利针或细三棱针点刺出血。 重舌肿胀,舌缓不收,呕吐,腹泻,消渴。 12金津、玉液 Jnjn Yy EXHN12 正坐张口,舌转卷向后方,于舌面下,舌系带两旁之静脉上取穴。左称金津,右称玉液(图3-123)。 粘膜粘膜下组织颏舌肌。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点刺出血。 舌强,舌肿,口疮,消渴,呕吐,失语。 1口舌生疮舌下窍,三棱刺血非粗卤。 2口内生疮,金津,玉液。 13翳明 Ymng E
8、XHN13 正坐位或仰卧、侧卧位。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图3-120)。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浅层布有耳大神经的分支。深层有静深动、静脉。 直刺0.51寸;可灸。 目疾,头痛,眩晕,耳鸣,失眠。 14颈百劳 Jngbilio EXHN14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在颈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图3-124)。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上后锯肌头颈夹肌 头半棘肌多裂肌。浅层布有第四、第五颈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有第四、第五颈神经后支的分支。 直刺0.51寸;可灸。 颈项强痛,咳嗽,气喘,落枕。 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明下云,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 二
9、、胸腹部穴 Xingfb Xu Points of Chest and Abdomen,EX-CA 1子宫 Zgng EXCA1 仰卧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图3-125)。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浅层主要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腹壁浅静脉。深层主要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直刺0.81.2寸;可灸。 子宫脱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疝气。 三、背部穴 Bib Xu Points of Back,EX-B 1定喘 Dngchun EXB1 俯伏或伏卧位。在背部,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图3-126)。 皮肤皮下组织斜
10、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颈横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及第八颈神经,第一胸神经后支的肌支。 直刺0.51寸;可灸。 落枕,肩背痛,上肢疼痛不举,哮喘,咳嗽,荨麻疹。 2夹脊 Jij EXB2 俯卧位。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图3-126)。 因各穴位置不同,其肌肉、血管、神经也各不相同。一般的层次结构是,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浅层内分别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
11、肌支,肋间后动、静脉或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主治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图3120 ?3胃脘下俞 Wiwnxish EXB3 俯卧位。在背部,当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3-127)。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八肋间后动、静脉背侧的分支或属支。 斜刺0.30.5寸;可灸。 胃痛,腹痛,胸胁痛,消渴,咽干。 4痞根 Pgn EXB4 伏卧位。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
12、3.5寸(图3-127)。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髂肋肌。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主要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肌支。 直刺0.51寸;可灸。 腰痛,腹中痞块,疝痛,反胃。 5下极俞 Xijsh EXB5 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图3-127)。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有第四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腰神经的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和属支。 直刺0.51寸;可灸。 腰痛,腹痛,腹泻,小便不利,遗尿,下肢痠痛。 6腰眼 Yoyn EXB6 俯卧位。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经外奇穴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8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