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docx
《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 经络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医生”,它连接全身各个器官。肝病中一部分是由于经络不通所致,因此,只要学会了经络按摩与调理,就如同打通了通往健康的通道,获得了保卫肝脏的独门秘方。 脸色发黄,按揉行间穴 “黄脸婆”,相信所有女人都害怕听到这个称呼吧。可是生活中,虽然只有二十几岁,看起来却像四十岁一样面容憔悴,暗淡发黄。 “面子”问题对于女人来说绝对是个大问题。眼角的一道皱纹、脸颊的一个斑点、额头的一颗痘痘都会让女人紧张不已。可是,很多年轻女性却面临着脸色发黄的问题,尤其是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一边要忙着工作,一边还得带孩子家里、单位大大小小的事都
2、会让女人心力交瘁,脸色不再红润,并且失去光泽,成为“黄脸婆”。很多女人狠下心来,每个月花掉一半薪水买来美白护肤品,想要补救一下自己这张脸,却往往收效甚微。 其实,人的“面子”问题和脏腑密切相关,被叫“黄脸婆”之后,女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脸的问题,却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在于身体内部的毛病。在中医看来,脸色发黄一般跟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有关。而不管是气血还是脾胃,都与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如果肝血不足的话,血液可能流不到脸部,从而引起脸色的变化。肝血不足或肝火过旺还会影响到脾胃的正常功能,使气血化生不足,同样会影响到脸。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脸色发黄的人往往是那些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的人,而中医认为
3、肝气郁结又是造成心情不畅的重要原因。肝气郁结会使气血瘀滞,脸色也会发黄。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女性,遇到事情总是闷在心里,不会倾诉出来,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到胸闷、不想吃东西、肚子胀,甚至经常打嗝、叹气,脸色也慢慢变得暗沉发黄,有的人甚至还会长出色斑。这种斑中医叫做“肝斑”,因为长出斑的原因在于肝气郁结。 肝经不顺的人也会经常生闷气,感觉心情郁闷,当然也会有“面子”问题。肝经的路线从足至头,行经面部,肝经不通,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脸色也会慢慢变黄,最终变成“黄脸婆”。那么,脸色发黄要怎么调理呢?其实,有一个穴位能够帮助我们解除这个烦恼,那就是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
4、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按摩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在行间穴的位置,轻轻按揉3 分钟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觉压痛为度。如果是懒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脚,用一只脚的拇趾去踩另一只脚的行间穴位置,这样时不时踩一下,也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经常抽烟喝酒或者患有肝病的人可以点燃艾柱来刺激行间穴,每天把点燃的艾柱挂在行间穴上方,停留10 分钟左右,每天
5、热灸1 次。这种方法对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肝火旺,想发怒,赶紧按按太冲穴 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两根骨头相交的地方。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所以能反应肝经以及肝的一些状况。像一般的成年人在按压太冲穴时都会疼痛,这是因为现在的人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都有情志郁结的问题。情志郁结则使肝血
6、肝气不是那么顺畅,从而在太冲穴上表现为疼痛的症状。疼痛程度与情志郁结的程度相关。如果特别疼,大多表现为情志不畅。遇到这种情况,一来可以通过按压太冲穴后达到调畅自己情志的目的;二来也为自己敲响了警钟,需要调整心态和心情,因为整个机体已经因为不良情绪而出现瘀堵了。 太冲穴在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缝循着脚面往上两根骨头相交处,必须深按才能触及,刚开始按摩略微有些疼,说明肝火已经很旺。 从个人保健角度来说,按压太冲穴也要讲究方法。如果按压太冲穴时有压痛感,那就说明肝脏肯定有问题; 但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所以没有疼痛感也可以经常按摩,以达到保健肝脏的效果。 按揉太冲穴前,可以采用正坐
7、或仰卧的姿势,先做几次深呼吸,扩扩胸,然后再坐下来用拇指肚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压至太冲穴。缓缓用力,按住1 分钟后再缓缓收力放开,如此反复指压太冲穴3 5 次即可。按摩时的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渐进。按摩位置可以在太冲穴附近,有时也可能在肝经的其他有结节、压痛感的部位,比如说蠡沟穴。但不可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瘀血。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此外,还可以通过针刺疗法来缓解肝火过旺的症状。 经常按揉足三里,疏肝理气效果好 自古以来,足三里穴就被医家认为是养生大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足三里穴之所以名为“三里”,是因为它有“ 理上、理中、理下” 的作用。当肚
8、腹部位有不适时, 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不同。如果是胃部不适, 可按住足三里穴向上方使劲,这就是所谓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适,则要往内按,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适则要向下使劲,就是“理下”。 虽然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但常按对肝脏也有好处。因为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脾胃调理好,肝血才能够充足,肝气才能够顺畅。所以,经常按揉足三里穴不仅能补益脾胃,还能消除疲劳、恢复活力,对肝脏的养护也是有一定的效果。 肝是个很特别的器官,肝气郁结,气血不畅通,“不通则痛”。肝气不顺畅的时候,不仅肝本身会功能失调,其他脏腑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贼,欺强凌弱。很多人心里有气的时候,可能
9、会感觉肚子胀胀的、鼓鼓的,什么东西都吃不下,这其实就是肝对脾胃的影响。而六腑更是以通为用,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时,气血运行受阻,六腑就会传化失常。因此调理好肝气,对于强身健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肝气疏泄太过,同样也会出毛病。红楼梦中,除了一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外,还有一个大胆泼辣的王熙凤。黛玉之死看似是肺病,其实源于肝。如果说黛玉是肝气郁结,那么王熙凤就是另一个极端了。稍稍留心就会发现,虽然她争强好胜,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但是在复杂的大家族中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难免会生些闷气;再加上操劳太过,保养不慎,就会使肝气受伤,疏泄失常。在第七十四回中,王熙凤抄检了大观园之后,身体出血不止,就是肝气疏泄
10、太过、气不摄血造成的。那么,如何才能把肝气调理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摩穴位。 坐在凳子上,腿弯曲,大腿与小腿成90 度。用手摸膝盖外侧,有一处凹陷的地方就是膝眼,五指并拢,手指伸直,食指第二关节放在膝眼的地方,并使手指与小腿成垂直方向平贴在腿上,小指第二关节下就是足三里穴。 按摩的时候,用两只手的拇指指端同时按压住两腿的足三里穴,首先按住几秒迅速离开,然后再按住,指端位置不动,缓缓用力,再迅速松开。松开时,手指不离皮肤,这样连续而均匀地用力按压5 分钟。每次按压的时候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才行。 也可以用大拇指或中指揉两腿的足三里穴。手指按住穴位,向同一个方向转动,然后再朝反
11、方向转动,各转36 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转太快,否则会摩擦到表面的皮肤。同时配合均匀呼吸,收到的效果将更明显。 三阴交穴,养肝护肝的大穴 三阴交穴,顾名思义,就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人体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说它特殊是因为人体的阴经和阳经本来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布于人体的手足部位,但三条阴经即脾经、肝经、肾经却在脚踝处有了一个交叉点,也就是三阴交穴。所以三阴交穴对于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调节,具有突出的作用。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而肾藏精,虽然三阴交穴是脾经上的穴位,但因其与其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按揉三阴交穴不但能够健脾胃,还可活肝血、益肾精。 熬夜、饮酒、节食的不良习惯,是伤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 常按这 几个 穴位 疏肝解郁 不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8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