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数学美的规律课件.ppt
《掌握数学美的规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数学美的规律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美学欣赏,建德电大 徐 军,数学美学教育研究,一、数学与美学,二、数学美的简洁性,三、数学美的和谐性,四、数学美的奇异性,五、美的扭曲,六、数学美学教育研究的意义,“美学”其英文为Aesthetic,希腊文原义是“感性、感受”。这种解释特别适合数学美,数学中的美是靠体会出来的,是一种感受,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懂数学的人他会说数学美吗?肯定不会,他看到的都是些杂乱无章的符号,繁琐冗长的计算和复杂图形的描绘。,美是使人心情愉悦的,而美又是难以捉摸,微妙即逝的;美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数学美便是如此。大数学家克莱因曾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
2、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数学的美不 知使多少有识之士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为她献身。,当代美学家们认为,美应包含下列各项:,美,审美对象,审美性质,审美本质,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数学,其英文是mathematics,这是一个复数名词,“数学曾经是四门学科: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处于一种比语法、修辞和辩证法这三门学科更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又反映了人们对“可能的量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数学既可以来自现实世界的直接抽
3、象,也可以来自人类思维的能动创造。,从学科分类来看,数学是理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素有“科学之王”之美誉;从数学的起源来看,她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量的抽象从客观存在的有限性演变为认识领域的无限性;从人文环境来看,数学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学情趣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面对以上种种美誉,那数学为何如此美丽?又该怎样从美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理解、并感受数学的魅力?”,事实上,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的外在形象上观赏:她有体系之美、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从数学的思维方式上分析:她有简约之美、无限之美、抽象之美、类比之美;从美学原理上探讨:她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4、,此外,数学还有着完美的符号语言、特有的抽象艺术、严密的逻辑体系、永恒的创新动力等特点。,数学美的特征是什么?概括起来讲有简洁性、和谐性和奇异性.具体地有:,扭曲的美,有位学者曾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青少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自我约束和控制意识不强,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尤其需要用美的规律来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数学美的概念提出以后,国内的相关文章层出不穷,但多数文章只停留在对数学美的描述上,却忽视了对美学对象的教育,导致现在有许多中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数学美”,因此在课堂上展现数学美是何等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美的内容、形式,
5、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真正发挥数学美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美的简洁性,华罗庚教授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不可用数学表述。,著名科学家伽利略也硕果:“数学是上帝用来数学宇宙的文字”。数学之所以用途之广,系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简洁本身就是一种美,而数学的首要特点在于它的简洁数学家L.J.。莫德尔说:在数学里美的各个属性中,首先要推崇的大概是简单性了。,数学的简洁性在人们生活中屡见不鲜:,钱币只须有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十元就是以可简单的制服任何数目的款项;,简单的这样一个图形:
6、以代表世上一切方形的物体,它给人们简洁、大方,但它并不仅是为了简洁而简洁,还极大地给人以方便,给人以联想;,又正如没有人愿把一亿写成l00000000,而要写成l08,把千万分之一写成1/100000000,而是乐于写成10-7更没有多少人身上带着几万元甚至几百万的钞票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而是带着一张银行卡,只需记着由0,1,2,9中几个数字组成密码就可敲定,就这么几个数字,就这么简单。,化繁为简,化难为简,力求简洁、直观。数学不仅仅是在运算上,论证也更是如此。数学的公式与公理就是简洁美的最佳证据之一。,数学的简洁性系指其抽象性、概括性和同意性,正是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和同意性,因而其形式应当是简
7、单的。实现数学的简单性(抽象、统一)的重要手段是使用了数学符号。,1。符 号 美,符号就是某种事物的代号,人们总是探索哟内个简单的记号去表现复杂的事物,符号也正是这样产生的。,符号对与数学的发展来将更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使人们摆脱数学自身的抽象与约束,集中精力于主要环节,这在事实上增加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数是科学的语言,符号则是记录、表达这些语言的文字。正如没有文字,语言也难以发展一样。几乎每一个数学分支都是靠一中符号语言而生存,数学符号是贯穿于数学全部的支柱。,数学符号的产生(发明)、使用和流传(传播)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始终贯穿着自然、和谐与美。如古代的埃及、巴比伦、阿拉伯和
8、我国的各种记数方法的演变。,著名的“六人相识问题”(它是拉姆赛定理的特例):任何6个人中必可从中找出3个人,使得他们要么彼此都相识,要么彼此都不相识。,把“人”用“点”表示,人与人的“关系”用“红、蓝两色线”表示:红线表示他们彼此相识,蓝线表示他们彼此不相识。这样六个人A、B、C、D、E、F中的某个人比如A,他与其他5位的关系由于只用两种颜色表示,其中必有一种颜色的线不少于3条,无妨设AB、AC、AD三条,且他们为红色(图中用实线表示)。,接下去考虑B、C、D三点间的连线,若它们全为兰色(图中用虚线表示),那好,B,C,D三点为所求(它们代表的三个人彼此都不相识);若三点间连线至少有一条为红色
9、,设它为BC,这时A,B,C三点为所求(它们代表的三个人彼此都相识)。其实我们还可以有进一步的结论:上述(彼此都相识或都不相识的)“三人组”六个人中至少存在两组。上面的事实,再次证明了数学符号的威力,没有它至少问题的叙述会变得复杂而困难。,A,B,C,D,A,B,C,D,又关于“”,九章算术 如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面对“2”这一差点被无理的行为淹没的无理数,我们一直难以忘怀那位因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长不能表示成整数之比”这一“数学悖论”而被抛进大海的希帕索斯(公元前五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还有sin、等等,一个又一个数的
10、语言,无不将数的完美与精致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比如:函数y=f(x)这一简单的表达式把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通过对应规则F并且用等号连接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美。,2。抽 象 美,数学的简洁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源自数学的抽象性,换句话说:数学概念正是从众多事物共同属性中抽象出来的。而对日益扩展的数学知识总体进行简化、廓清和统一化时,抽象更是必不可少的。,“抽象”系指不能具体体验到的,这儿我们所谈的抽象有两种含义:(1)我们不容易想象(或意想不到)的;(2)我们无法体验到(或与现实较脱节)的。,对于前者,这也是用数学去“证明”某些难以理解的事实的最好工具;对于后者,说明数学本身具有的特
11、征与魅力。,对于前者,我们看下例:,下图中有一个大的半圆,在其直径上又并列着三个小半圆,请问大的半圆周长与三个小半圆周长之和谁大?,d1,d2,d3,d,乍看上去,似难判断,具体一推算便十分清楚了:,设大圆直径为d,三个小半圆直径分别为d1,d2,d3。因d1+d2+d3=d,有(d1+d2+d3)=d,即d1+d2+d3=d,此即说大半圆周长为三个小半圆周长之和。,又比如提到原子,人们都会觉得它小,从数据上讲它的直径约为10-10m,这看上去很抽象,它到底有多小?如果作个比方:“一个原子与一滴水之比”,就如“一滴水与整个地球之比”一样,你就会觉得形象了。,如此的问题很多,如多米诺骨牌问题,苍
12、蝇的繁殖问题,象棋棋盘摆麦子问题等等都反映了数学中的抽象美。,数学的抽象还在于:它不仅能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必然事物,同时它还能描述某些偶然时间;它不仅能描写某些精确现象,同时还能描述大量的模糊现象。,又比如“N”表示自然数,它不是N个岗位,N只鸡或N张照片也不是哪一个具体的数,分不清是0?是1?或者说100?“知道”中蕴含着“不知道”,“具体”中充满了“不具体”,它就是这样一个抽象的数!,3。统 一 美,“统一性”,表现为各种数学结构的调和一致,各种数学方法的融会贯通,各种数学分支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促进,等等。,万能置换公式:,这些公式使得各种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简化。,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
13、质性,宇宙的统一性表现为宇宙的统一美,因而能揭示宇宙统一的理论,即被称为是美的科学理论。,整数和分数统一为有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一在实数内,而复数又包含着实数与虚数。在这些数系之中,1是最简单的数,但同时可以说一切又起源于1。由1演变为所有自然数2,3,4,后来又有它的相反数1,2,3,之后又加进0,再就是两个整数所表示的分数,这样就构成有理数系,而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已经在计算的值,无理数也早就出现了。i在几百年前就有,i可表示成0+1。i,而它正好有实数中具有代表性的数1和0来表示的。实数、虚数中的1,0,i都有其独特的地位,超越无理数中,和e又是相当独特的,这5个数1,0,i,e都融合
14、在一个奇妙式子中,e+1二0,这就是种统一美。,从上面可以看到,统一不仅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同时它也是数学本质的一种反映。,数学美的和谐性,在数学中,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美是和谐与比例”,“世界是严整的宇宙”,“整个天体就是和谐与数”。美与和谐是他们最求数学美(如果他们意识到了的话)的准则,也是他们建立数学理论的依据。,“对称”最初源于几何,但对称也是一种和谐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所认为的宇宙结构最简单的基元正多面体是对称的;他们喜欢的图案五角星也是对称的;圆也是一种对称图形(诗人坦丁曾感叹到:圆是最美的图形);,形式美也是为数学家们所关注的,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与多角数的研究;还是数千年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掌握 数学 规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8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