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作品读后感范文.doc
《《我的前半生》作品读后感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前半生》作品读后感范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前半生作品读后感范文 我的前半生相比中国正统的皇帝,爱新觉罗?傅仪的一生更让我好奇。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我的前半生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的前半生读后感1#我的前半生里主要有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当了十几年家庭主妇的子君,一个是当了十几年女强人的唐晶。到了三十几岁,作者把她们的生活调过来了。我想女生嫁人前后必须都有过是做家庭主妇还是女强人或者是两者兼顾的困惑。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女人是无法使两者到达平衡的,每个人必定会有倾斜的一方,因为时间、精力、自律性、个人本事等各方面制约着我们。所以选择更倾向于家庭还是事业,我觉得这得看个人意愿。可是无论走哪条路,女人必须要有自我的思想
2、。我认为思想比工作本事更重要。思想才是人生前进的推动力。子君从什么都不管的家庭主妇到自立自强又风情万种的美人儿,是因为她有要自强的思想,唐晶从女强人变成家庭主妇,也是因为她明白自我想要的是什么。仅有搞清楚自我想往哪个方向走,工作也好,为家人付出也好才会有成就感,否则一天天过得就会很迷茫。子君在当涓生太太的时候就是一个每一天按部就班生活、没有情绪变化的女人。当然她每一天也会为了儿子女儿、朋友有喜怒哀乐,可是她内心有那种踏实的感觉吗?我觉得没有,因为一切的情绪都是外界赋予她的。她没有思考过这个事情究竟为什么到这一步了。女人的经济本事重不重要?重要,但还是要先有思想的觉悟赚钱才会有意义。赚钱的意义是
3、什么呢?很多女人都把赚来的钱毫无保留得奉献给家庭,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生病,男人要应酬,于是她们扛起了勤俭持家的大旗,可是又把自我排除在家庭之外。她们总是把自我放在家庭里最“卑微”的那个地方。越是这样其实她们自我的幸福感越弱。因为人是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的。你习惯卑微,别人也习惯把你看得卑微。一旦你觉得自我的付出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或是家人因为你的付出而长久对你生有愧疚感,这会使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背着一种无形的负担。一旦发生冲突,这些付出与愧疚都会变成双方讲了一遍又一遍的哭诉素材。所以女人要把自我放在一个与人平等的地位。与丈夫平等,与孩子平等,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平等。事业也好,家务事也好,你能够与丈夫
4、平等的对话,他能够帮忙你,你也能够帮忙他,当然业务上的事也许并不能给什么实际上的帮忙,可是最重要的是“商量”,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很介意另一半忽略自我,也很介意另一半什么都不管不顾的态度。子君之后不是找到了懂她的翟君吗?是呢,“懂”,这是女人对她爱的男人的唯一要求。女人要与社会人平等,其实就是说女人不要脱离社会,一向固守在家庭的圈子里是不会有自我的思想的,或者说你的思想都在原地打转,而你的丈夫、你的孩子都在成长,总有一天你们会越走越远,“成长”是一个人一生的课程。当然,女人要把“自我”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去学习,去变美,去找到自我的兴趣是为了要让自我变得更好,让自我喜欢自我。女人是因为身为女人
5、的魅力吸引了包括老公、孩子等别人的目光,而不是因为要吸引别人的目光才去使自我变得有魅力。女人要去发现自我,不要辜负作为人的权利。我的前半生读后感2看完了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像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日记,看完了之后还蛮有感慨,记下来以后慢慢回味。以前没有印象读过亦舒的小说,印象中以为都是些女人的惆怅满肚和自怨自艾,看完小说,发现还真的是净讲些女人的惆怅满肚和自怨自艾,只是她的这些思绪太过真实、太契合我自我的性格,所以看起来真是又窝心又心疼,谁让女人就是这么爱惆怅、爱思虑、爱为难自我。这部小说里,女主的形象当然是相当丰满了,前半生从平淡无奇嫁为人妇到独立自强看淡婚姻,这些并不让人异常感兴趣。女主说“我是良
6、家妇女,自问掷地有金石之声”的时候也能够预料到结束了婚姻之后她能过好,但没想到的是最终她竟然还拥有了感情,还是一份异常透彻异常温暖的感情。看到后半段子君与翟君的点滴时,迸发出的少女心让我太有同感了。她说:对于翟君,我有种唯命是从的感觉。他每句话听在我耳中,都变成金科玉律。对于翟君,我想倾诉过往的一切。这就是爱人的模样啊,你望着他,无论他说什么你都觉得动听,关于自我的一切,都想剖开心来放在他面前(这句话有点瘆人),期待他对过往所有这些故事的反应。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今年暑假我有翻开我的书柜,又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
7、的异常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那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期望。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忙溥仪复辟,然而没做几天皇帝的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的前半生 前半生 作品 读后感 范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