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大全.docx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大全岳阳楼记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 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复习方法。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 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复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教给同学复习方法。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环节: 字词练习-句子复习-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理解练习 -迁移练习 自主学习 一、背诵课文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 ,苏州吴县人, 著名 家, 家,军事家,死后谥号“文正” ,世称 。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2、增其旧制 增: 制: 3、前人之述备
2、矣 备: 4、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5、连月不开 开: 6、则有去国怀乡 去: 国: 7、沙鸥翔集 集: 8、而或长烟一空 一: 9、把酒临风 把: 临: 10、不以己悲 以: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归: 12、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 进: 退: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五、一词多义 1、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环而攻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极 南极潇湘 4、或 而或长烟一空 感极而悲者矣 或异二者之为 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
3、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合作探究: 一、课堂订正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强调易错的字词。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精讲点播 解疑答难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第二段中作者对景物作了略写,原因是什么?其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
4、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_。 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_。 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 “古仁人”指:_;“骚人”指:_ ,它出自战国时期 写的_。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_的特点。 文中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5、,真是 _ ,_ 。 B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_, _ 的心态。 C文中_ ,_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检测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0题。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5题。 若夫淫雨露霏,感极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吾谁与归?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3用现
6、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二、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吾谁与归?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选文中“古仁人
7、之心”指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2分) 9“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课后延伸 中考链接,对比阅读:岳阳楼记和范仲淹罢宴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吾谁与归?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槨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 给之,使毕其事。坐客
8、感叹有泣下者。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 或异二者之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赗敛棺槨皆所未具 使毕其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从乙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甲文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戒对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 归纳两文对比点:乙文所写故事是作者在甲文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胸襟的具体体现,是对范仲淹忧乐观的最好诠释。 岳阳楼记和黄冈竹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吾谁与归? 黄冈之地多竹
9、,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世虑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注释比屋:家家户户。 状:描述。 被鹤氅:披着用鸟羽做成的披风。被,通“披”。 华阳巾:道士所戴的头巾。世虑:世俗的杂念。 第: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不可具状
10、具: 亦谪居之胜概也 胜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3、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4、了解了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你更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这两段文章对比的理由:都是作者被贬官时所作;都是写景的散文;作者在相同的境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人生态度不同。 唐太宗论止盗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 对比 阅读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8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