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岭南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岭南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案 年级: 四年级 首备人: 修改人: 集体备课内容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课 题 内 容 小桥、流水、森林 高山、大海、江河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我的书包 趣味纸笔插 自己做镇纸 自行车和摩托车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变照片为黑白的画 模仿画家画一画 蜡和笔的乐趣 拓印的游戏 弹涂的游戏 成群的动物 家乡绿梦 编织乐园 课 时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二次修改 17 18 19 20 筒形玩偶 趣味布玩偶 造型别致的日用品 期末测式 1 1 1 小桥、流水、森林 学习领
2、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智能:比较三者的不同的美感。 3、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带来的感受。 教学难点: 对绘画表现自然美景的感受。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用具: 欣赏图片、课本、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问:你听到了什么? 从而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二、讲授新课: 1、在轻松、欢快的音乐背景中,欣赏有关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术作品,引导学
3、生对本课中作品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问: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 了这种感觉?你能用适合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2、教师播放音乐,欣赏三幅作品。 A国画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 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 B油画 列维坦深渊 C油画 希施金松林的早晨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 祥和、宁静、流动、甜美 3、教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 三、布置作业: 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示与评价。 自评、他评、师
4、评 六、小结 七、板书 小桥、流水、森林 教学反思:通过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 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热爱大自然,培养爱 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同学们能完成作业,课堂气氛良好。 高山、大海、江河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感受、认识体现发崇高为主题的艺术感受,如抒情、欢快、作品,学习用合适的词汇和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 a、 倾听气势磅礴的音乐,欣赏画家笔下的大山大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并创作一幅风景画; b、 在观察与比较中感受优美与壮美
5、; c、 举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展示会和座谈会。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欣赏大自然美感兴趣,能在自主、合作中体验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崇高感,用合适的语汇和自己的美术作品大胆地表达欣赏的感受。 教学难点:倾听音乐作品,临摹或创作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 兴趣点:举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展示会和座谈会。 观察点:中外美术作品的特色,优美与壮美作品的不同。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 听一听:闭上眼睛,请学生倾听有关大自然壮美的声音 听了这声音,你有什么感觉? 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说一说: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
6、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2、活动二: 想一想:还记得上节课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作 品吗? 比一比:黄河激流、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议一议:在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把你的想法告诉伙伴。 做一做:看黄河激流这作品后,你能做出公们的各 种动作姿势吗? 2、 活动三: 找一找:香雪是以什么构成雄伟的画面? 议一议:神奈川冲浪画面色彩统一在蓝色的调子之中,黄色的船只及近似于土黄色的天空和背景,与海浪的蓝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作家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呢? 想一想:你喜欢这些作品吗?如果你有这些作品,你会把它放在哪里? 画一画:学学大师,合作画出一张大幅有气势的风景画。 3、
7、 活动四: 说一说:和伙伴合作,你开心吗?觉得今天自己表现怎样? 评一评:哪能一组的合作画配合得最好,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4、 活动五: 以班为单位,兴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展示会和座谈会。 五、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华听相关的音乐作品,用合适的词汇表达欣赏美术作品的感受。 2、 较高要求:能用合适的语汇表达自己欣赏作品后的感受,并能创作出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 3、 个性探究: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与本单元相关的作品会与座谈会。 六、板书 高山、大海、江河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理解、描述和描绘出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呈现的不同外开特点和整体特征。 2
8、、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写生对象,把握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选择不同的角度,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物体的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教学重点:理解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现象,并用线描写生的方法把对象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征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表现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征的方法。 兴趣点:以设计新颖、结构新奇的卡通小物体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让学生从不常见的写生角度观察到物体不为人熟悉的另一面。 观察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写生物体的正面、侧面、半侧面,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认识体现发崇高为主题的艺
9、术作品,学习用合适的词汇和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气势磅礴的音乐,欣赏画家笔下的大山大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并创作一幅风景画,在观察与比较中感受优美与壮美;对欣赏大自然美感兴趣,能在自主、合作中体验学习乐趣。 体会不同角度下同一物体呈现的不特征,体会仔细刻画物体 细节的趣味。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回忆与质疑。 讲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说一说:为什么达芬奇的老师要他画那么多次鸡蛋? 2、 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想一想:这些同学画出来的叮当闹钟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为什么?叮当闹钟由哪些几何体组成? 3、 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你带来了什么文具?它是由哪些几何体组合而
10、成的?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关系怎样? 4、 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这位同学画的是同一个笔筒吗?他是从哪些角度画的? 5、 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 五、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尝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表现同一物体的外形特征。 2、 较高要求:能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写生物体的整体特征。 3、 个性探究:描绘对象美观,画面构图饱满,细节特征鲜明。 六、作业展评 自评、他评、师评 七、板书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后进行写生,使学生能够线条画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具有基本的透视规律。出示高山、大海、江河让学生初步接触“整体局部”的绘画原
11、则,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表现的良好习惯。学生能完成作业,课堂气氛活跃。 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 受大自然的崇高美 我的书包 让学生体验劳动者的辛苦,让学生知道与自然作斗争,是需要力量的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 习的好伙伴。 2、实践与创造: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 方法。 3、欣赏与评论: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 教学难点: 表现书包的立体感。 设计有创意的书包。 教学用具: 画纸、铅笔、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
12、欣赏与引导 1、学生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 相同点:都与长方形相似。 不同点: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 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作品。 二、感受与认知 1、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示范写生步骤。 先画一个矩形,画得大些。 观察书包上有什
13、么?还有呢?盖子、口袋、背带 画线时行笔缓慢而稳重,线条果断。 2、设计书包: A、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 剪出纸盒的顶部。 剪出书包的盖子 2、形成立体构成意识 纸-平面 经变形的纸形-立体 3、学生用小低片尝试折卷,使纸变立体,教师出示范例。 4.引入课题: 这张纸卷成一个筒,它能做什么用? 今天,我们学习用卡纸来制作笔架和笔筒。 调动参与,启迪创新。 1、纸笔筒的外形有几种? 2、纸笔筒的第一种做法 、在制好的圆柱体或圆锥体上,画出或贴上图样。 、将另制的图样镶插进去。 3、纸笔筒的第二种做法: 、如何让图样从平面的纸中跳出来? 、教师示范:切折法。 、 学生在小纸片上尝试不同的切折法,体
14、验形成有趣的立体变化。 、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制作笔筒中。 、纸笔筒的第三种做法: 、在纸上画出四面的形状,标示需插接的地方,用尺子画出。 、剪出图形,剪开标示的直线处。 、插接造型。 5、制作中的注意点: 、选择制作方法,确定纸的大小、形状。 、画纸样,注意图样要留出3cm左右,不切割。 、留出粘贴处,粘贴要牢靠。 、插接方法要注意插接处的剪切方法。 、设色涂色问题: 笔筒装饰方法,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图案并设色。 设色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以两种复色的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 雅的色彩美; 其二是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 以寿终正寝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
15、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多了会显得杂乱。 可以采用剪切图案装饰。 7、欣赏教材范例。 、鼓励创新,操作体验。 设计、制作一个纸笔筒,不得与课本雷同,除有困难 的同学可参考课本。 、作品展示,评议总结 作业完成后,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选出各组的2-3个佳作,集中一起由教师评介并小结课堂作业情况。 加一个内容:你知道视板书 趣味纸笔插 高、视平线以上、视平线以下的角度仔细观察,说说它的变化。 平线吗?请把你带来的文具放在与视平线等教学后记:通过学习立体构成的常识。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简单的笔筒的制作。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 自己做镇纸 教学目标: 1.知识
16、与技能:了解镇纸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设计制作出独特美感的镇纸。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欣赏中体验镇纸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制作中探究动手实践的乐趣、在交流、评价中感受镇纸艺术的审美情感。 3、情感: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各种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教学重点: 欣折了解各类镇纸作品的美感及风格特点,学习创造性地 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独特美感的镇纸。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独特美感的镇纸。 教具学具:石子、颜料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玉兔镇纸南宋 介绍:镇纸是写字、画
17、画时用来压纸的重物,是传统的文房用品。几块又好看又别致的镇纸能使你的小书桌增添不少情趣。 二、课堂发展: 1、尝试探索: 哪些材料可以作镇纸?用什么方法加工能产生独特的美感? 2、示范演示: a选择鹅卵石,观察它的外形,进行创作构思; b画一条鱼,勾出头、身、尾,涂上颜色; c剪一些色彩鲜艳的小图形; d贴在镇纸鱼身上。 三、独立创作,自由选择。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 四、展示评价。 做一件装饰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镇纸。 五、板书 自己做镇纸 教学反思:本课我主要将教学内容分为欣赏与设计制作两大 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中国古代镇纸珍品及同学们自制的造型生动、材质各异
18、的镇纸作品、让学生们通过欣赏了解欣赏镇 纸的用途几特点,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制作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用他们自己收集的各种材料愉快地进行联想和创作。 自行车和摩托车 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基础构造、欣赏和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的美感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欣赏车的不同结构、造型特征与美感。探索、比较、尝试实物写生和想 象变化的方法。展示、评价、分享作品的成果。 3、情感:体验、感受物体
19、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各种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 的爱好。 教学重点:认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基础结构和外形特点,学 习用线条方法表现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学难点: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各部分构造细节的特征。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你能说一说自行车与摩托车是什么样子吗?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自行车与摩托车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问提出要求:教师讲述过程: 、自行车与摩托车由几个大的部件组合。 运用粗细线条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的造型、结构。 进行细致的描写和色彩装饰。 3.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
20、读课文内容。 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3.思考:让学生把自行车与摩托车的进行观察。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各种自行车与摩托车是由哪些几何组成,研究完结构后,教师可提问?从各个交错观察物体的形状,领会由于角度不同所的形状不同。 教师提供自行车与摩托车绘画步骤方法,为学生应用这些基本几何体提供依据并为学生提供步骤图。 4小组活动: 喜欢哪一种自行车与摩托车,它美在哪里? 你可以分析自行车与摩托车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想一想:要用线描表现自行车与摩托
21、车的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样画?除参考书上提示的方法,还可以再思考别的方法? 看一看:哪些自行车与摩托车看起来画得美观,展示正误对比图。 画一画:动手画自行车与摩托车,老师提出不同 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作业布置: 以写生的方法表现自行车与摩托车基本构造和外形特征。 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及时进行讲评。 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 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课后思考题:回家把自行车与摩托车再仔细观察,发现自己画的自行车与摩托车哪些不同?根据这些不
22、同的地方 环一幅想象画。 板书 自行车和摩托车 教学反思:现代自行车有男装车、女装车、变速车、山地车、儿童自行车等,款式众多的外形构造使儿童觉得新奇有趣。 而摩托车更显新奇:男装车、女装车、赛车款式众多的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车型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下是以这 点为兴趣点,通过想象、创造和表现,设计的引导、让学生感受爱科学的力量与美、体会创造、设计的意义,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与绘画表现力。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加入2个见容: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 教学目标: 文具的比例关系,用流1.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岭南 四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8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