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鉴定.docx
《岩石鉴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鉴定.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岩石鉴定第一篇 普通地质学实验实验一、常见矿物的认识一、实验目的掌握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及描述方法,熟练掌握常见造岩矿物手标本的肉眼鉴定特征与定名方法。二、实验内容肉眼观察描述下列常见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其它性质特征与综合定名: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方解石、白云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石膏、黄铁矿。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名称:手标本、摩氏硬度计、小刀、放大镜、瓷板、稀盐酸。四、每台套主要仪器设备每次实验学生数:手标本、摩氏硬度计与稀盐酸为6人/套,小刀、放大镜、瓷板为3人/套。五、实验提示矿物手标本的形态描述矿物的形态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矿物的单体形态
2、及矿物的几何体形态两类来描述。1单体形态:根据单个晶体三度空间相对发育的比例不同,可将晶体形态特征分为一向延长、二向延长和三向等长三种。一向延长晶体:柱状石英。二向延长晶体:片状云母。三向等长晶体:粒状黄铁矿、橄榄石、方铅矿。2集合体形态柱状集合体普通角闪石、电气石;纤维状集合体石膏;片状集合体云母;粒状集合体橄榄石;晶簇石英、方解石。矿物手标本光学性质的观察1颜色根据颜色产生的原理不同可分为自色、他色、假色,但具有鉴定意义的主要为自色。描述颜色的方法 通常描述颜色的方法有两种:标准色谱法此种方法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标准色或白、灰、黑等对矿物的颜色进行描述。若矿物为标准色中的某一种,
3、则直接用其描述,如蓝铜矿为蓝色、辰砂为红色;若矿物不具某一标准色,则以接近标准色中的某一种颜色为主体,用两种颜色进行描述,并把主体颜色放在后面。例如绿帘石为黄绿色,说明此矿物是以绿色为主,黄色为次。 实物对比法把矿物的颜色与常见实物颜色相比进行描述。例如,黄铜矿为铜黄色,正长石为肉红色,磁铁矿为铁黑色,橄榄石为橄榄绿色等。注意要点:描述矿物颜色时,应以矿物新鲜面的颜色为准。条痕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所留下的痕迹的颜色。条痕色可能深于、等于或浅于矿物的自色。条痕色对不透明的金属、半金属光泽矿物的鉴定很重要,而对透明、玻璃光泽矿物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它们的条痕都是
4、白色或近于白色。其描述方法与颜色相似。3光泽根据矿物表面反光的强度,可将矿物的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三类。非金属光泽中,由于矿物表面不平整或在某些集合体表面会产生特殊的变异光泽。注意观察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注意要点:观察矿物光泽时,一定要在新鲜面上观察,主要观察晶面和解理面上的光泽。4透明度:矿物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光线的程度,一般是以矿物厚度1mm的片状标本为准。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级。注意要点:观察描述矿物光学性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四者之间的关系。金属光泽的矿物,其颜色一定为金属色,条痕为黑色或金属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的
5、矿物颜色为金属色或彩色,条痕呈深彩色或黑色,不透明至半透明;非金属光泽的矿物颜色为各种彩色或白色,条痕呈浅彩色到白色,半透明至透明。表 1 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四者之间关系表颜色 无色 浅色 彩色 黑色或金属色 条痕 无色或白色 浅色或无色 浅彩或重彩 黑色或金属色 透明度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光泽 玻璃金刚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属光泽 矿物 非金属矿物 金属矿物 矿物手标本力学性质1、解理解理是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之一。解理按其发育程度分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五级。观察解理等级根据解理面的完好和光滑程度以及大小,确定其解理等级。注意观察云母、方解石、普通角
6、闪石、石英的解理发育情况。观察解理组数矿物中相互平行的一系列解理面称为一组解理。注意观察云母、正长石、方解石的解理组数。观察解理面间的夹角两组及两组以上的解理,其相邻两解理面间的夹角亦是鉴定矿物的标志之一。注意观察正长石、辉石、角闪石的解理夹角。注意要点:肉眼观察矿物的解理只能在显晶质矿物中进行。确定解理组数和解理夹角必须在一个矿物单体上观察。2断口根据矿物受力后不规则裂开的形态,可分为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土状断口、锯齿状断口等类型。观察石英、黄铁矿断口,并确定其类型。3硬度肉眼观察的是矿物的相对硬度,通过以摩氏硬度计了解不同硬度的矿物为标准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观察摩氏硬度计。表2 摩氏硬度
7、计 硬度级别 1 234 5 6 7 8 9 10 矿物名称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野外工作中为了方便,常采用指甲、小刀等作为标准测定相对硬度。注意要点:刻划矿物时用力要均匀,测试时须选择新鲜面,并尽可能选择单体矿物。其它物理性质的观察矿物的其它物理性质可包括:磁性、导电性、发光性、放射性、延展性、脆性、弹性、挠性、加稀盐酸反应、吸水性等。常见矿物的主要特征石英 SiO2六方柱状和锥状晶体常见,呈晶簇状、粒状、致密块状集合体。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或因含杂质而呈各种浅的颜色,如紫水晶、乳石英,无条痕。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平坦状断口,有时
8、呈贝壳状断口,硬度7,相对密度2.65。橄榄石(Mg,Fe)2(SiO4单晶体少见,常呈粒状集合体。橄榄绿色,无条痕,透明,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67,极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性脆。普通辉石(Ca,Mg,Fe,Al)2(Si,Al)2O6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87。或93。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普通角闪石(Ca,Mg,Fe,Al)2(Si,Al)2O6单晶体为短柱状、柱状、针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束状、放射状。绿黑色或黑色,条痕浅灰色,半透明,玻璃光泽
9、或丝绢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不平坦或参差状断口。白云母 Kal2AlSi3O10(OH,F)2单晶体为短柱状及板状,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集合体为鳞片状,其中晶体细微者称为绢云母,薄片为无色透明,具珍珠光泽,硬度2.53,有平行片状方向的极好解理,易撕成薄片,具弹性。相对密度2.772.88。黑云母K(Mg,Fe)3AlSi3O10(OH,F)2单晶体为短柱状、板状,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集合体为鳞片状,棕褐色或黑色,随含Fe量增加而变暗,其它光学性质同白云母相似。相对密度2.73.3。长石包括三个基本类型: 钾长石KAlSi3O8,钠长石NaAlSi3O8,钙长石CaA
10、l2Si2O8,其中钾长石与钠长石常称为碱性长石;钠长石与钙长石常按不同比例混溶在一起,组成类质同象系列,统称为斜长石。 斜长石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单晶体为板状或板条状。常为白色或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6.52。有两组解理、交角近于86。相对密度2.612.75,随钙长石成分增大而变大。正长石是常见的钾长石的变种,单晶为柱状或板柱状,常为肉红色,有时具较浅的色调,玻璃光泽,硬度为6,有两组方向相互近于垂直的解理,相对密度2.54-2.57。黄铁矿 FeS2可见单晶立方体状、立方体的晶面上常有平行的细条纹,大多呈块状集合体,颜色为浅黄铜色,条痕为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66.5,性脆,断口参差状
11、,相对密度5。赤铁矿 Fe2?O3常为致密块状、鳞片状、鲕状者为暗红色,条痕呈樱红色。金属、半金属到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56,土状者硬度低,无解理,相对密度4.05.3。磁铁矿 e3O4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也常见八面体单晶。颜色为铁黑色,条痕为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5.56.5,无解理,相对密度5,具强磁性。褐铁矿实际上不是一种矿物而是多种矿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含水的氢氧化铁,并含有泥质及二氧化硅等。褐至褐黄色,条痕黄褐色,常呈土块状、葡萄状,硬度不一。方解石CaCO3常发育成单晶,或晶簇、粒状、块状、纤维状及钟乳状等集合体。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明,因杂质渗入而常呈白、灰、黄、
12、浅红、绿、蓝等色。玻璃光泽,硬度3,解理好,易沿解理面分裂成为菱面体,相对密度2.72,遇冷稀盐酸强烈起泡。白云石aMgCO3(OH)2单晶为菱面体,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一般为白色、因含e常呈褐色,玻璃光泽,硬度3.5-4,解理好,相对密度2.86,含铁高者可达2.93.1。白云石以在冷稀盐酸中反应微弱,以及硬度稍大而与方解石相区别。石膏CaSO4?2H2O 板状、纤维状集合体,晶簇状。白色、少量无色透明,白色条痕,玻璃光泽,硬度2,相对密度小,一组极完全解理,易溶于水。六、实验报告格式及具体实验内容实验二常见岩浆岩的认识一、实验目的熟悉岩浆岩的一般特征。掌握岩浆岩手标本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
13、。掌握一些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二、实验内容肉眼观察描述下列常见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特征与综合定名:辉长岩、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正长岩、伟晶岩。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名称:手标本、小刀、放大镜。四、每台套主要仪器设备每次实验学生数:手标本6人/套、小刀与放大镜为3人/套。五、实验提示岩浆岩肉眼鉴定和描述内容及注意事项岩浆岩的手标本在肉眼鉴定时观察描述的内容包括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最后综合定名。其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如下:1、颜色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如灰白色的岩石,可能是由长
14、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形成的总体色调。因此,观察颜色时,宜先远观其总体色调,然后用适当颜色形容之。岩浆岩的颜色也可根据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来描述。按色率可将岩浆岩划分为: 暗色岩色率为60100相当于黑色、灰黑色、绿色等; 中色岩色率为3060相当于褐灰色、红褐色、灰色等; 浅色岩色率为030相当于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等。反过来,我们亦可根据色率大致推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从而推知岩浆岩所属的大类。这种方法对结晶质,尤以隐晶质的岩石特别有用。实验时注意把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岩石风化面的颜色区分开来。2、结构与构造岩浆岩按结晶程度分为结晶质结构和非晶质结构。按颗粒绝对大小又可分为粗、中、
15、细粒结构,以及微晶、隐晶等结构。其中特别应注意微晶、隐晶和玻璃质结构的区别。微晶结构用肉眼可看出矿物的颗粒,而隐晶质和玻璃质结构,则用肉眼看不出任何颗粒来,但两者可用断口的特点相区别。隐晶质的断口粗糙,呈瓷状断口;玻璃质结构的断口平整,常具贝壳状断口。按岩石组成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又可分为等粒、不等粒、斑状和似斑状等结构。因此,观察描述结构时,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等特点。通过岩石的结构来确定岩石形成环境和具体的岩石名称。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为块状构造,其次为气孔、杏仁和流纹状构造等。3、矿物成分对于显晶质结构的岩石,应注意观察描述各种矿物,特别是主要矿物的颜色、晶形、解理
16、、光泽、断口等特征,并目估其含量,确定所属大类。尤其注意以下几方面:观察有无长石,若有则应鉴定长石的种类,并分别目估其含量。观察有无石英、橄榄石的出现。若有石英出现,则为酸性岩;若有橄榄石出现,则为超基性和基性岩;鉴定暗色矿物的成分,并目估其含量,抓住颜色特征缩小鉴定范围。特别注意辉石和角闪石,以及它们和黑云母的区别。对具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的岩石则应分别描述斑晶和基质的成分和特点、含量。基质若为隐晶质则可用色率和斑晶推断其成分;若为玻璃质则只能用斑晶来推其成分。4岩石的命名岩浆岩的命名一般为颜色构造结构基本名称,如肉红色块状粗粒花岗岩。喷出岩有时仅用构造基本名称,如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常见岩浆
17、岩的一般特征辉长岩灰色到灰黑色,块状构造,中粒粗粒等粒、全晶质粒状结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辉石,还可有橄榄石、角闪石等其它深色矿物。肉眼观察时,深色矿物含量超过斜长石的,即可确定为辉长岩。玄武岩黑色至深灰色隐晶质的喷出岩,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针状基性斜长石、其次有橄榄石,常见气孔、杏仁构造、块状构造,成分与辉长岩相当。闪长岩颜色多为灰色,块状构造,全晶质中粒或粗粒等粒结构,深成侵入岩,其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和角闪石,其次可以含一些辉石、黑云母以及钾长石、石英等。岩石常遭受次生变化,斜长石可变为绿帘石、角闪石则变为绿泥石。安山岩颜色从白色至黑色都出现、一般多呈褐色或紫红色,块状构造,
18、喷出岩,斑状结构、斑晶成分为板状的斜长石和少量针柱状角闪石,成分与闪长岩相当不含石英。花岗岩浅色,块状构造,深成侵入岩,全晶质粗中粒结构,主要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组成、其中钾长石含量多于斜长石、石英含量一般为 25% 30% ,此外常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若没有或少有暗色矿物时,则称白岗岩。流纹岩粉红色、淡紫红色、浅棕色,流纹构造,斑状结构、斑晶成分为长石和石英、基质隐晶质,成分与花岗岩相当的喷出岩。花岗闪长岩 灰白色,与花岗岩成分及结构、构造相似的中酸性深成侵入岩,但其中斜长石含量多于钾长石,石英含量在 20% 25% ,暗色矿物含量一般亦比花岗岩为多,可达 10% 20% 。花岗伟晶岩
19、灰白色、浅红色,块状构造,显晶质中的伟晶结构,脉岩,成分与花岗岩相当的浅成岩,一般为肉红色矿物颗粒直径大于5 毫米的钾长石和石英构成、有时有斜长石、白云母等。六、实验报告格式及具体实验内容:实验三常见变质岩的认识一、实验目的熟悉变质岩的一般特征。掌握变质岩手标本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几种典型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二、实验内容肉眼观察描述下列常见变质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特征与综合定名:实验三:红柱石角岩、云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花岗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名称:手标本、小刀、放大镜、。四、每台套主要仪器设备每次实验学生数:手标本与稀盐酸为6人/套、小刀与放大镜
20、为2人/套。五、实验提示区域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内容及其注意事项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的内容、方法与岩浆岩大体相似,包括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最后综合定名。其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如下:1颜色 变质岩的颜色比较复杂,它既与原岩有关又与变质岩矿物成分有关。因此,颜色虽可帮助鉴定矿物成分,但与其它两大类岩石相比,则重要性较差。变质岩的颜色常不均一,应注意观察其总体色调。2结构构造 区域变质岩的结构主要为变晶结构,仅少数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在肉眼下很难与结晶质结构相区别。描述变晶结构时同样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等特点。区域变质岩最主要特征的构造是由矿物具一定方向排列而构成的定向构造,
21、即片理。片理是变质岩特有的一种构造。根据其剥开的难易,剥开面和平整程度和光泽,结合矿物重结晶程度等特征,可将片理中的板状、千枚状、片状和片麻状四种构造区分开。区域变质岩中亦有块状构造。板状构造 是页岩或泥岩在经轻微变质中所形成的一种构造。原岩组分基本上没有重结晶,岩石中表现的一组平整的破裂面,破裂面光滑而具微弱的丝绢光泽。 千枚状构造 矿物初步具有定向排列,但重结晶不强烈,矿物颗粒肉眼不能分辨,仅在片理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裂开面不平整而且有小褶皱。 片理构造 主要由片状、柱状矿物平行排列连续形成面理,其粒度较千枚岩的矿物为粗,肉眼可分辨。为各种片岩特有的构造。片麻状构造 是由变质形成的粒状
22、矿物和定向排列的片状、柱状矿物断续相间排列而成。往往形成片麻理,如片麻岩的构造。上述几种构造主要是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的。 块状构造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结构都很均匀,无定向排列。如石英岩、大理岩等就具有这种构造。 3矿物成分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那么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如岩浆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原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
23、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描述变质岩的成分时,应注意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一般按矿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描述。4岩石的命名区域变质岩中具有定向构造的岩石,以定向构造为其基本名称。若肉眼可识别出主要矿物或特征变质矿物时,亦应作为定名内容。一般命名原则可概括为:颜色+基本名称。如蓝灰色蓝晶石片岩、黑色红柱石板岩、灰白色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白色石英岩。接触变质岩与动力变质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和注意事项1接触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颜色成分均较复杂多变,与原岩成分及交代有密切关系,典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石 鉴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8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