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三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措施.docx
《小麦三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三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麦三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措施 安徽皖北小麦三个生育时期的特点及田间管理方案 杨建 1101043500 11-青年农场主试验班 摘要: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及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是不同的、田间危害来源不同、小麦对抵抗外来危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而,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来指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和方案,争取小麦高产稳产非常重要。 关键词:生长发育特点田间管理配方施肥 生长发育特点 营养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为便于栽培
2、管理,人们根据这些变化中器官形成顺序和便于掌握的明显特征,把小麦整个生育期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在冬小麦有明显越冬的地区还包括越冬期和返青期。 1)播种期:播种的时间,以月/日表示。由于冬季气温自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逐渐提早而成熟期则渐次推迟,所以小麦生育期自南而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全田50%籽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3厘米时的日期,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全田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叶片伸出2Cm左右的日期,为三叶期。 4)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我省10月中下旬。 5)越
3、冬期:冬麦区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以下,麦苗基本停止生长,到次年春季平均气温稳定升至3以上,麦苗恢复生长。这段停止生长的时期称为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我省2月中下旬。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主茎第一叶叶鞘和年前最后叶叶耳距相差1.5Cm左右,茎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但尚未伸出地面时,为起身期,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8)拔节期:全田50%
4、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安徽省拔节期一般为3/10左右。 9)孕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为孕穗期。 10)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为抽穗期。安徽省抽穗期一般为4/20左右。 11)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药外露,花粉粒散出时为开花期。 12)成熟期:茎、叶、穗发黄,胚乳呈蜡状,籽粒开始变硬,基本上达到原品种固有色泽,为成熟期。包括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商用小麦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种用小麦适宜收获期为完熟初期。 小麦田间管理措施 我们根
5、据上文提到的小麦生长各个时期的特点制定如下小麦田间管理措施和方案。努力实现小麦的两优一高的生产目标。 生育前期田管措施 l品种选择 可供该地选择种植的小麦品种很多,就长期试验和观察所得出的经验看,适宜在l000l400122海拔地区范围内选用的主要有兴义7号、兴麦22等兴麦系列,丰优5号、丰优7号等丰优系列,川麦89109等川麦系列以及千禧6号等小麦品种。这些都是高产优质的好品种,产量表现及抗性表现均较好。兴麦系列产量高、面筋强度好,但大多有芒、较高秆、较迟熟,其中兴义7号有较不易脱粒的反映。川麦、千禧产量也高,属中矮秆、中早熟且较易脱粒。但川麦退化比较严重。以上品种均可粮饲兼用,但各个不同品
6、种往往都是优缺并存、瑕瑜互现的,农民朋友可根据自家的需要进行选择。只要选定了某个品种,拿定主意不要老是患得患失,而要坚定信心,认真贯彻好各项管护措施,力求增产增收。在进行选择用种时,不管选用任何品种,都要避免采用当地已经退化了的种子,而要选择那些经过制种机构提纯复壮过的种子。要尽量减少民间私下进行的所谓“串换”的方式,避免因种子不纯、品种退化造成的减产。 2播种期 小麦播期一般都以霜降附近为最佳,当然这是在正常年景各方面因素和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做到的。但是,若由于气候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延至什么时候才可以播种,群众对此往往是没有把握,一旦季节错过,便宁可丢荒也不愿再作努力。事实上
7、,根据实践经验,即使是到了立冬后l周才播种的小麦,只要适当增加播种量和加强田间肥水管理,要实现相对稳产高产也还是可以做到的。农民朋友完全可以建立起在这个时候播种的信心,因为从小麦的整个生育期来讲,在冬季低温时段,其实小麦植株是处于一种半休眠和生长停顿状态中。只要抓好冬前高温时段的促蘖和中后期管理措施,即使晚播种。对小麦完成生育期的影响也不大。 事实上,受秋种期间天气状况和土壤墒情以及其他方面情况与条件的影响各地也不可能保证在最佳播期内完成所有小麦的播种。如在皖北lO月下旬遇阴雨连绵,按时间上这时候本该播种小麦,而稻田积水,根本无法整地播种。或是秋收后迟迟不下雨,土壤异常抗阳,翻犁、播种都十分困
8、难。若遇以上2种情况,即使勉强翻犁播种,在不利的墒情条件下,小麦出苗、成活都成问题,种植效果会很差。故宁可推迟些,也不宜在这个时候播种小麦。而且秋收时节人们都在大忙,缺少劳动力的农家更是会顾此失彼,即使有较好的天气,土壤墒情也适中,但因忙于稻谷的收晒贮藏等而无暇播种小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样看来,在小麦播种期的问题上,与其搞慌搞乱地强趁时机而又适得其反,还不如不慌不忙而又促赶有方以获取较好的效果。然而,考虑到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这里又还有2个问题需要特别说一下。一个是为了抢时间赶季节而在土壤湿度过大的条件下强行播种的小麦田,或是由于播种后遇雨,积水或冲刷造成土壤板结使麦苗出土困难的,那么积水
9、消退后或雨后晴天土表干燥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浅中耕松土以助其出苗就可以了。这样做同时也切断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因此还兼对下步土壤保墒及作物抗旱有利。再就是,为了防播种后或小麦生长中受干旱的威胁,可采取稻草覆盖保墒栽培技术,稻草覆盖不仅能够保墒稳产,同时也还不失为秸秆处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3播种量 小麦是一种具较强分蘖能力但又不以分蘖成穗为主的禾本科作物。由于受到冬春干旱的影响,分蘖大多难以成穗,据在安龙县水源条件较好的木咱镇哪黑进行试验观测的结果,小麦播种鼍(粒数)和成穗数之比仅l:12。因此,确保小麦产量应从增加播种量、增加基本苗上多作考虑。建议播小麦150kghm2左右为宜,这样基本可保证有
10、300万hm2基本苗出土。为产量3000kghm2以上打下基础,晚播和干旱地区尤应加大播种量。当然,有条件确保更多分蘖成穗的地区可不在此列。 4肥水运筹 按照农户在小麦生产上的投入状况和施肥习惯,一般中等田土平均投入尿素150kghm2为基本要求,农家肥另计。建议150kghm2尿素中用75kghm2与农家肥作底肥,随松土时深施于土中。这样可达到缓释肥以供小麦苗期逐步吸收以延长肥效的目的,更好地为小麦整个苗期生长提供养分。 小麦营养生长田间管理措施 早播旺长小麦管理要点 对早播受冻害的麦苗,一是在日平均气温回升到5以上时,利用晴好天气中午前后(10:0016:00)叶面喷施新美洲星或庄福星,用
11、新美洲星或庄福星9001350mLhm2加尿素375kglm,对水450kg(30喷雾器水)均匀喷施;在第1次喷施后间隔1015d按上述配方结合防治病虫害再喷施1次。如按此方法管理到位,可促进受冻害麦苗快速恢复生长,并且可促使春发后的麦苗健壮生长,同时可防治小麦纹枯病及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对促进小麦高产极为有利。二是利用雨雪天气追施返青拔节肥,根据冻害情况追施尿素75150kghm。 晚播稻茬小麦管理要点 对晚播稻茬麦的弱小苗要采取一促到底的管理措施: 一是叶面喷施新美洲星或庄福星,在小麦三至四叶期后,利用平均气温在5以上,中午气温在10以上的晴好天气,在10:o016:00用新美洲星或庄福
12、星9001350mLhm加尿素375kghmz加磷酸二氢钾3kghm2对水450kg(30喷雾器水)叶面喷施。此后每隔1015d喷施1次(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同时进行),连续喷施3次后苗情将会有突破性转化,将会为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单产垫定坚实的苗情基础。二是确保土壤墒情,如连续干旱(无有效降水),应尽早进行灌溉。三是增施氮肥,在小麦三叶期利用雨雪天气,追施尿素150kg/hm,拔节孕穗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视苗情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 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 1.看苗施好拔节孕穗肥 拔节孕穗肥具有巩固分蘖成穗, 促进壮秆大穗, 提高小花结实率, 增加每穗粒数的作用。稻茬麦田的春季管理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 三个 阶段 生育 特点 田间管理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7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