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docx
《小班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班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小班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策略 教学目的: 1、使家长了解34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2、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3、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 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收集案例 2、亲子游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 二、教师和家长共同学习34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1、生理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34岁儿童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了,他不象以前那样容易生
2、病。另一方面,34岁儿童的精力比以前充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 ,他们每日是睡眠时间需要14小时左右。 2、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34岁儿童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3、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幼儿已经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地猜测他的意愿。 4、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34岁的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好了再做。比如让小班幼儿把几个图形拼成图画,他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往往是无意中拼出了某种形状,他才有所发现地说出,如:“
3、小孩骑马”。画图画之前,他即使说了“画小人”,在画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画完之后,他惊讶地说:“大气球”! 34岁的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比如听故事时,听到“大象用鼻子把大灰狼卷起来了”,就用手在自己鼻子前面作“卷”的动作。吃饭时给家人讲述幼儿园里的事情,经常把碗和汤匙放下,站起来比划。 5、情绪作用大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在34岁,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比如,这个时期的幼儿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来,对他们一般地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用有趣的事情吸引他,倒是可以很快地使他忘却原来的不安。小班幼儿容易激动,常常越哭越兴奋,甚至全身抖动,当他哭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组 家长学校 授课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7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