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北京十一学校.doc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北京十一学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北京十一学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来源:北京社科规划作者:北京市十一学校李金初牛玉发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形式,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其中,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价值观、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具体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它不仅涉及人的表意行为,同时也从价值观的层面引导人
2、、塑造人,使人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它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不仅仅去具体地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而且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正因为如此,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对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体系,推动素质教育高水平的实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北京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十一学校)的传统文化积淀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学校所具有的革命传统文化和新时期的改革、创新、民主、包容的文化。1952年,十一学校在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下建校,隶属中央军
3、委,聂荣臻元帅以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罗荣桓元帅的夫人、老红军林月琴任第一任校长。学校直接秉承了党和军队的优良革命传统。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这种浓厚的革命精神和传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十一学校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十一学校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即“十一人”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十一人”的传统价值观具体表现为集体主义、工作为先、甘于奉献;传统精神表现为认真、负责、拼命干,团结、勤奋、争上游。建校至今,学校一直坚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始终保持着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根本价值追求,成为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德育特色校。革命精神传统在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思想以及仪式、制度、设施等方面
4、都有明显体现。2002年落成的将帅语林碑墙和校史陈列馆,标志着优良革命精神传统将作为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积淀,被永久记载和传承。传统价值观和传统精神风貌在学校进入改革时期获得新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十一学校赢得了高速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在这个新的创业过程中,逐渐创生出了学校文化的新内涵、新特质,体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十一人”的基本办学价值观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体现了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则是新的价值观的创生。“十一人”精神风貌的新特质是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十一人”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体现
5、为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理想追求。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实现学校最高层次的建设。十一学校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通过制定学校文化建设纲要,引领学校高层次的建设,实现“北京一流、全国示范、中国名校”的办学目标。1办学思想改革、选择、发展、和谐是十一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锐意改革、与时俱进是十一学校的基本理念。十一学校崇尚改革,率先举办“国有民办制”学校,率先提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同时,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构建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十一人”以主动变革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执着和坚韧,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开创了教育
6、的一片新天地。改革离不开选择,教育改革主要在于扩大教育的选择性空间,允许学校、教师、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十一人”坚持不发展就不能生存,不发展就没有前途的信念,不断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时刻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2办学价值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十一人”的共同愿望和共同的价值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尊重学生的教育,其实现途径是“两改革”和“两建设”。“两改革”指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模式改革;“两建设”指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为实现有选择而无淘汰的教育,十一学校致力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大力实施人才战
7、略,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引进拔尖人才,另一方面在已有的员工队伍里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3“十一精神”“追求卓越,敢为天下先”是十一学校的办学精神。这是为了实现十一学校办学目标,每个教职员工都必须具备的精神,也是十一学校经过八年改革后形成的精神,是十一学校的重要特征。“十一人”认同“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的思想,最早在教育领域里克服了因循守旧的惯性,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从优秀到成功,从成功走向卓越,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实现了在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和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在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新的发展仍然要以创新思维开路,才能不断超越今天,谋求明天的发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十
8、一人”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也是学校成功的基本保证,“十一人”的一切与众不同之处,都出自这种精神品性。4“十一人”的发展观“与时俱进、超越自我”是十一学校八年改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十一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校长是学习型的校长,教职工是学习型的教职工,全校上下都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愿望和追求。超越意味着永不满足,意味着对自己的否定,超越要付出代价,要忍受痛苦,需要勇气,但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拥有领先的未来。二、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和行为的反应
9、等。教师文化是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雅文化,是教师精神力量的核心,同时也是学校最宝贵的一种资源。十一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形成进取、合作、探索、创新的教师文化,赏识与尊重的教风,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价值追求、行为方式和自觉精神,教育科研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种新方式,最终建成一支人人优秀、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建设,要搞好教师文化建设,首先应搞好学校领导文化建设。十一学校领导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高品位的职业境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远的战略眼光、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先进的教育思想、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学习与超越的毅力、强
10、烈的忧患意识、踏实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具体包括教师观念、教师行为、教学研究、行为风范和文化活动等。1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是表现为对学校文化传统积淀和办学价值观的认同感,二是体现为对学校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三是具有崇高的职业信念,四是具有高层次的职业境界,五是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六是具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责任。2教师的行为文化教师的行为文化包括教师的仪表、服饰、风度等外部形象文化和教师的仪式文化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3教师文化建设第一,转变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提升职业境界;第二,要关注教师的反思和
11、体验;第三,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的研讨,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第四,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第五,加强校外专业学者、教授及学术团体的指导;第六,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三、学生文化建设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十一学校学生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形成“自主学习与自研求索”的学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一学校学生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研、刻苦探索”的学习文化;以学生个体、班级面貌、宿舍的外在表现为特征的形象文化;以开学典礼、升旗
12、仪式等为基本形式的礼仪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十一学校学生观念文化的内容集中体现为多年来在学生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不懈追求;挑战自我,决不言退;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瞄准未来,全面提高”等要求。十一学校学生文化建设针对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综合活动课、主题班会、网络建设、学校制度建设、家庭文化建设、学校环境建设以及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年级、学生社团等为实施单位,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基本途径,将学生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升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北京十一学校.doc 学校 文化建设 发展 精神 动力 北京 十一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7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