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摘桃(1).docx
《小猴摘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摘桃(1).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猴摘桃课时备课 第 三 单元 课题:小猴子下山 总 14 课时 第 7 时 教学目标:巩固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关练习题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关练习题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学具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卡片 2-1= 0+4= 10-3= 4+0= 10-6= 7-4= 5+3= 7-2= 9-7= 二、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以内数的减法,板书课题 三、新课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根据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认真观察情景图。 1、指名说一说小猴子摘桃子的过程。 2、小组讨论:提出小
2、猴摘桃子的有关问题 3、指名说一说,大家评议 你说我讲边说边板书) 1、师问: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 学生独立解答:5-2=3 2、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复案 学生学具操作 列式说得数 体会相同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3、让学生再仔细观察3、4幅图。 原来岸上有几只青蛙,跳入河中几只? 独立列式算出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4、观察图思考 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体会一个数减去0得数还是原数的道理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大家学会了吗?指名问,学生说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的道理。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计:
3、 课时备课 第 三 单元 课题:小猴子下山 总 14 课时 第 8 时 教学目标:巩固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关练习题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9-7= 8-3= 7-7= 4+6= 10-9= 5+5= 5-0= 0-0= 9-0= 7+0= 10-9= 9-9= 二、巩固练习 1题:看图,明白题意,提出问题 操作演示,学生边观察边列式 说说算式是什么意思,算出得数 3题:加减法综合练习,一图列4式 看图,明白题意 学具摆小木棒,边操作边列式 学具摆小木
4、棒,边操作边列式,师巡视解疑 指名说算式,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评议 4题: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分小组讨论练习 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复案 根据学生发言,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列出算式 三、补充练习 1、如:甲:2+3=5 乙:5-3=2 2、 = = = = = = = = 3、第四题。引导学生看图自编数学故事。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解答。 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书写课堂作业本。 7-7= 5-0= 10-8= 4+6= 0-0= 9-9=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计: 课时备课 第 三 单元 课题:5、小猴跳水 总 14 课时 第 9 时 教
5、学目标:1、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意义,能独立列式计算。 2、探究连加、连减的两步计算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并熟练口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意义及算法。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看小朋友们在花果山游玩又来到了哪里?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河边有多少位同学?你能利用学具解决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想一想,根据不同的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 2、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想法。可能出现:432 324 234等等。 3、432等于几?你是怎样的?
6、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 三、讨论解决 复案 1、继续解决“一共有多少朵花”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 2、学生集体订正。 3、树上还剩几只小猴?仔细观察,想一想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小组交流。 仔细观察图意小组合作学习,说出“原来有5只小猴,跳入水中1只,又有2只跳下,树上还剩几只小猴?” 全班交流。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反馈订正。 学生列式计算,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5、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小组内解决一下。 学生提出小鱼、青蛙的问题,叙述事情发生的过程,列式并计算。 四、自主练习 1、第1题 比一比,看谁做
7、得又对又快?全班交流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 五、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计: 课时备课 第 三 单元 课题:5、小猴跳水 总 14 课时 第 10 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的两步计算。 3、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意义。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自主练习: 1、第2题 让学生说出算的是什么,然后说出得数。 学生可以算:三个小朋友一共做了多少朵花?4318;也可以算:三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多少张彩纸? 2、第3题 先让学生说题意,提出问题
8、,再列式计算,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顺序的合理性。 3、第4题 可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的得数,或用卡片的形式口算得数。不管哪种形式的练习,都要强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5题 先引导学生说出西红柿、茄子、菜椒的数量并填入统计表,根据整理的数据,让学生列出连加算式,算出结果。 学生直接填入书上。 复案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计: 课时备课 第 三 单元 课题:6、小猴学钓鱼 总 14 课时 第 11 时 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
9、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看图,初步理解图意。引导学生说说从画面中可以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1、你能利用学具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自己试试看。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利用已有的经验想一想算一算。 复案 2、小组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想法。 3、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可以先求跑了3只后还有几只?也可以先求又来了1只后有几只? 活动三: 1、继续观察图画,你还能提出哪些可以用加减混合解决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小朋友鱼缸中原来有3条鱼,后来跑走了1条,
10、又钓上来2条,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订正。 活动四: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对照图中提供的信息,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出算式。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计: 课时备课 第 三 单元 课题:6、小猴学钓鱼 总 14 课时 第 12 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自主练习: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
11、说每一幅图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对照图中提供的信息,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出算式。让学生参照画面说一说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 第3题,练习时可让学生进行过渡性练习,如:75,23,753,这样可使学生巩固计算顺序,还可训练学生在脑子里记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 第4题,是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 第5题,小猫能钓哪条鱼?巩固加减运算,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6题,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小羊过河,可提醒学生学生根据口算得数,标出小羊可能踩的石头,形成过河路线。 第7题,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综合练习,只要学生编的合理有趣,都要表扬鼓励。 复案 板
12、书设计: 导学小计: 课时备课 总 14 课时 第 13课第 三 单元 课题:走进花果山 探索规律 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信息,独立思考,发现隐含的规律,初步的培养独立思考问题习惯。 2、合作交流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注意倾听、欣赏他人的想法,共享探索成果,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对探索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表达,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合作交流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注意倾听、欣赏他人的想法,共享探索成果,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加减法表格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的知识更有趣,比比看,谁学的最好,发现的规律最
13、多。 二、自主探索 1、出示49页第1题 3+2=5,那么2+3=几? 再出示几个类似的例子,学生解答后,让学生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总结规律: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是不变的。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出示几个类似的但数很大的题,让学生复案 利用学习的规律解决。 教师么?让学生说说发现的规律。 2、出示49页第2题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下面的瓜应该是什么颜色?下面呢?下面呢?最后一个呢?让学生按要求完成题。 3、出示49页第3题 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应该填几?为什么? 4、出示49页第4题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篱笆呢?
14、再涂上颜色。 三、聪明小屋 请同学们走进“聪明小屋”,看你能发现什么?明天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四、教学随笔: 出示蘑菇+苹果=9,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你能想到什么?为什么?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计: 课时备课 总 14 课时 第 14 课第 三 单元 课题:回顾与整理 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10以内加法、加减混合口算的能力。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3、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
15、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观察加法算式分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加减法表格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领略一下海底世界的奇特风光!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复案 1、算一算:你看,来了一群小鱼,身上还写着算式,自己会不会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在计算的时候,你都发现了什么? 3、排一排:你再仔细看一看,这些鱼身上的算式排的是乱七八糟的,你能按照一定的规律给它们排排队吗? 自己先看一看,想一想,你愿意怎样排?同位交流 4
16、、全班交流。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 5、观察再发现。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会发现些什么? 6、读一读:那么我们把这些算式读一下,好吗?男女同学比比赛,听谁的声音即洪亮又干脆! 7、整理其它得数的加法算式 过渡语:同学们,再看又来了一群小鱼,你喜欢写得数是几的加法算式 选一选 生:喜欢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师:还有谁喜欢写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这么多同学都喜欢,这样吧,咱们来抓阄,怎么样?哪个小组抓到哪个,小组的同学就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一写,好吗? 小组分工。 在写之前,小组先分好工,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 欣赏各个小组整理情况 贴一贴:写完的小组请小组长把你们组的纸条帖在黑
17、板相应的位置上。其它同学帮老师看一看,哪个小组帖的又快又好? 讲一讲:谁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观察讨论、发现规律 师:你看,老师把各个小组整理的情况,也汇总成了这样的一个表,请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自己先看看,看谁观察的有顺序,发现的问题多? 汇报交流。 轻轻的跟你同位说一说。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谁还有不同的发现?还有没有了?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谁还想说说你的发现? 让学生畅所欲言。 激励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也可以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师生评价。 针对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有没有补充?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见解?谁想评评? 三、模
18、拟情境、在玩中巩固 1、游戏猜一猜 师:刚才大家横着、竖着、斜着看,发现了许多规律。有几条小鱼也过来凑热闹。哦,怎么把我们的算式挡住了?那么大家能猜出这些鱼挡住的是什么样的算式吗? 学生根据规律大胆的猜测。 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2、游戏比比谁最先走过桥 过渡语: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全猜对了!为了奖励大家,这些小鱼邀请大家到它们的海底龙宫玩一玩,想不想去?可是我们必须通过这两座桥,才能到达!要想顺利通过,就要把其它的算式补充完整。大家有信心吗? 男女同学再比比赛,看谁最先走过桥? 谁想帮 张老师走过桥,谁想试一试? 3、游戏补阶梯算式,畅游海底龙宫 师:海底龙宫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可是
19、要想打开海底龙宫的大门,必须把通往大门的阶梯算式补充完整,大家还有自信吗 下面小组的同学先讨论,再去写一写。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会发现什么?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再跟临近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其它小组的同学跟你们组想的一样吗? 小组汇报交流评价 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样想的? 四、自主探索、观察讨论 课件出示秋游图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找数和列式计算的机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会问、会说、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主观察注意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组内互相倾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直接提问组内比较优秀的同学予以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解决。 说说从画面上你都了解到
20、哪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一组提问题,另一组解答,下一个小组说解答方法,多种方法提问并解答。 全班整理,以加减法为主线,进行多种练习,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同学们提的问题,加上自己提的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看你能列多少道算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探索能力。 2、知识延伸 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你喜欢的事,算你喜欢的题,写你喜欢的数,列你喜欢的算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每提一个问题,列一道算式,你就得到一个五角星。 板书设计: 导学小计: 师生双边活动: 一、 导入: 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们下
21、山来,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就提着篮子来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结果吗?请看投影片。 二 、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谈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自说说,然后小组内交流。 三 、引导学生看图,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悄悄说说。同桌互相合作学具解答自己刚才发现的问题。 四、 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解决发现的问题。 生说算式,师板书。 五、 操作学具 通过学具操作,着重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0的含义,体会一个数减去0得数还是原数的道理。 六、 扩展练习 1、同桌互相说说40页第1题的图意,并列出算式解答。 2、谁能又准又快地计算41页的第2题。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猴摘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7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