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高绩效文化的构建.doc
《国有企业高绩效文化的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高绩效文化的构建.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有企业高绩效文化的构建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界的永恒定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只有高绩效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低绩效企业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在企业中建立起以高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是赢利性组织的必然要求,IBM如此,GE如此,国有企业也应如此。 一、高绩效文化的含义及作用1、高绩效文化的含义高绩效文化是一种以卓越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是通过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形成的一种绩效价值观。绩效管理的灵魂在于通过制度建立起绩效价值观,并明确地向员工传达企业的绩效价值观,即公司倡导与反对什么、奖励与惩罚什么,高绩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高绩效,具体
2、表现为组织的简约,流程的畅通,工艺的改进,工作的熟练,员工的职业化等。2、高绩效文化的作用(1)高绩效文化创造巨大的凝聚力。当人们致力于某种事业、任务或使命时,清晰明确的愿景可以使他们忘掉自己的私利,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在实际工作中,巨大的凝聚力可以使员工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出巨大的效率和效益。(2)高绩效文化创造巨大的驱动力。清晰而明确的愿景可以驱动员工产生追求愿景、实现愿景的勇气和信心。并使员工充满发展欲望、精神和激情,能更精干、更灵活、更敏捷。众所周知,“永远要做饮料世界的第一”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愿景,这也是每个可口可乐员工共有的梦想与愿望。在
3、他们身上,可以强烈感受到作为可口可乐员工共有的梦想与愿望、感受到作为可口可乐员工的自豪感,以及要做得比百事可乐更好的强烈欲望和勇气。(3)高绩效文化孕育无限创造力。组织愿景是组织内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愿望。企业愿景一旦被转化为个人努力的方向,就会对员工产生长久的激励,使其积极努力,进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反之,员工的创造激情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日本企业一向注重加强员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并善用终身雇佣制和功序列制等制度把全体员工融入到企业中来,把企业营造成员工自己的家,从而创造出世人瞩目的发展神话和辉煌成就。正如IBM公司郭士纳所说“拥有高绩效文化的公司,就一定是商业领域的赢家,而且该公司的员工
4、对公司的忠诚程度也很高,除了自己的公司不愿到其他任何公司工作”。也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我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10年的时间在我们企业里建立起了一种高绩效文化。”两位卓越企业的CEO都不约而同地揭示了企业高绩效文化的重要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绩效文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企业始终保持持续的绩效改进与提升,从而使企业最终迈向卓越。二、国有企业构建高绩效文化存在的主要障碍1、受到企业基本定位的影响目前,不管是党委、政府、社会公众还是国有企业自身,对国有企业的基本定位都有所偏颇,人们普遍更为关注“国有”这两个字,往往易于忽略更为本质的“企业”这两个字,在实际工作中,企业、
5、政府角色错位思维大量存在,由于国有企业基本定位的偏离,直接导致国有企业高绩效文化建设的泛政治化、非理性化解读和实践。2、受到企业决策层功利化盘算的影响国有企业领导人聘任考核的主要指标是业绩和稳定状况。实践中业绩是数字,可以做出来,也可以推脱给市场环境,但稳定是个硬指标,也不好找托词或借口,只能投入更多精力、更多资源去应付。另外,国有企业内部层次多、利益层面多,企业管理决策层在应对复杂局面时,往往优先考量“平衡”这两个字,均衡国家、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等各方的要求。由于过分关注平衡理念并受其束缚,导致国有企业对高绩效文化的理解与操作失据。3、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不力,利用不充分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6、和利用工作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是:首先,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缺乏长远目标。在笔者所调查的企业中,教育培训的实施率都在50%以下,也就是说企业有近一半的生产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教育培训,而日本企业的比率近90%。其次,许多国有企业劳动者主人翁意识日益淡薄,积极性不高,参与企业管理的程度低。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合理化建议人均件数极低(每人每年为0.07件),而日本企业每人每年为24件,可见职工合理化建议受重视的程度极低。4、缺乏双向持续沟通 绩效管理贯穿于企业日常工作的全过程,是企业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目标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但在实践
7、中有一些企业却感到绩效管理的实施不但没有带来绩效的提高,反而在员工中产生了一些纠纷和抵触。业界普遍认为绩效管理实施不理想的症结在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即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么缺乏沟通,要么沟通不畅,要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从绩效管理的流程上看,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在其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沟通,主管人员任何的单方面决定都将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绩效管理的进程,从而影响绩效管理的结果。5、人情化管理盛行 中国人自古就有不愿得罪人的文化沉淀,反映到企业文化上就是一种“老好人”文化:在绩效考核时不愿意做反面的评价,绩效考核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印象、主观判断进行
8、评分,所作的考核必定是含糊混淆,无法对员工形成正面有效的引导作用。另外,许多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中形成了一种“重资历、轻能力”的文化。如果他是一名老员工,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绩效不佳,那么他的上级在考核时就要费一番思量了,但通常的结果都是“他是老员工,照顾点算了”。岂不知这对高绩效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抱负的人才,肯定不愿意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工作。6、企业基础管理薄弱20世纪90年代开始,市场机会一时大量涌现,出现了遍地是黄金、到处是市场、行行都有扩张机会的繁荣景象,在巨大市场的驱动下,企业发展以市场为推力,经济高速发展,取
9、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由于忽略了内部管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组织层级不断增加,出现了执行力下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令不畅、信息不通、责任心缺乏、浪费严重、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不断攀升、干部队伍创业激情消退、企业腐败滋生等种种大企业病症状,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潜在的问题,不断充分地暴露出来,长期滞后的薄弱的管理基础,已难以支撑企业继续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发展进入高原期,已触到了管理瓶颈。进入高原期的企业需要二次创业:既企业发展由聚焦营销向聚焦管理转变。三、国有企业构建高绩效文化的基本策略国有企业迫切需要一套独特、适用的企业高绩效文化建设模型和方案,解决企业现存的绩效低下问题,提高核心
10、竞争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国有企业高绩效文化的构建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1、澄清国有企业基本角色定位首先,国有企业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所以,经营型国有企业的主要义务是发展生产生成效益照章纳税、回报社会。其次,国有企业是具备特殊优势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其特殊优势主要表现在先天的政治动员、政治保障能力,企业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并体现好国有经济的优越性。第三,国有企业是负有更多社会职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稳健增长的同时,国有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回馈社会,承担国有经济的政治职能。第四,政府与公众必须转变观念和调整预期。企业是企业,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企业 高绩效 文化 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7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