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理念科普知识讲座稿.doc
《健康新理念科普知识讲座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新理念科普知识讲座稿.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普知识讲座稿六3班上个世纪末,世界上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一堂讨论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他们讨论了几天之后,一致认为,二十世纪追求健康是大趋势。 健康也许是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关注的话题,眼下,二十一世纪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用知识生活,不应该用习惯生活。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时间学些健康知识,将来一定有时间生病,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不如早预防”。从这句话,我们深刻感悟到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轻松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呢? 要健康,就必须把握身体健康的四大要素: 1、乐观的心态 2、充足的睡眠 3、适当的运动 4、均衡的营养一、
2、乐观的心态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项忠告: l、爱别人,先给别人以快乐。2、不生闷气,不斤斤计较。 3、多交知心朋友,常谈心。 4、搞好夫妻和家庭关系 5、搞好同事、邻居和上下级关系。 6、努力学习,精通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7、期望值不要太高。 8、坚持锻炼身体,做好自我保健。 9、加强自我修养,宽厚待人。 10、热爱生活,兴趣广泛。 心理健康还有许多方面要做,要注意。 二、充足的睡眠 睡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的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的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到充分休息,一夜酣睡醒来后,可以精神抖擞的投入工作,可以对身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
3、很好的,很重要的“营养方式”之一。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养容觉”(美皮肤)的时间。凌晨1点到3点,是养肝的。3点到5点是养肺的。5点到7点是养大肠的时间(排便最好的时间)。因此,睡眠能促使身体各部分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疾病抵抗力,所以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三、适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早在十八世纪提出了这句名言,到目前为已经得到证实,其实每一项体能锻炼,像跑步、走路、做操、游泳、打太极拳等等,只要您做的科学合理,对我们人体都有帮助。 l、必须选择一个空气新鲜的场地,如果空气不新鲜,对呼吸道、肺部都能带来一定的损伤。 2、循序渐进,在做
4、体能锻炼的时候,速度应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做到循序渐进。 3、形势多样,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练习要穿插安排。 4、衣着舒适,穿的太少,不利于防寒保暖,太多不利体能锻炼。 5、持之以恒,体能锻炼最重要的一点。 四、均衡的营养 我国营养改善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通过保障食物供给,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减少饥饿和食物不足。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预防、控制和消除微量元素缺乏症,通过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 1、膳食指南: (1)食物要多样(2)饥饱要适当(3)油脂要适量(4)粗细要搭配(5)食盐要适量(6)甜食要少吃(7)饮酒要节
5、制(8)三餐要合理 2、人体需要哪几种营养素:(1)蛋白质(2)维生素(3)矿物质(4)糖(5)水(6)核酸 3、养学家推荐的10种食物: (1)花菜(2)草莓到(3)大豆(4)酸奶(5)香菜(6)红薯(7)金枪鱼(8)洋葱(9)麦芽(10)木瓜 4、疾病治疗期的膳食配合: 服用维生素A、D、E、K时,应进食高脂肪食物,以促进对药物的吸收,但在服用维生素时,不宜进食黑木耳烹制的菜肴,也不宜进食猪干,绿叶蔬菜。 服用铁剂时,忌食动物肝脏,海带、芝麻酱、花生仁等含钙、石磷较多的食物。忌饮茶,也不宜食高脂类饮食,而应进食酸性食物。饮料,或多食含蛋白质的食物。 5、不同疾患者怎样对症吃水果 (1)胆固
6、醇高:苹果 (2)糖尿病:菠萝、杨梅、樱桃、梨 (3)肝炎:梨、香蕉、苹果、西瓜、柠檬、干果、大枣 (4)肾炎:果汁、果酱、红枣、黑皮西瓜 (5)肠道炎:苹果、石榴、红果、荔枝、柿饼、忌食生枣 (6)高血压:香蕉、苹果 (7)冠心病:柑桔、柚子、杏子、草莓 (8)哮喘病:梨、荔枝 (9)百日喉:罗汉果、橄榄 (10)口腔病:西瓜、多吃桔子 (11)痔疮:无花果、香蕉 (12)流感:葡萄、草莓、西瓜、木瓜、芝果 (13)胃溃病:表缘香蕉 (14)锌缺乏症:苹果汁 (15)肺气哮喘:枇杷 (16)病后虚弱:龙眼 (17)积食恶气:柚子 (18)贫血低血压:梨、草莓。 6、清除体内污染的食物 (1)
7、常饮鲜果、鲜菜汁(2)常喝绿豆汤(3)常吃猪血汤(4)常吃海带(5)吃黑木耳和菌类食物(6)常喝牛奶(7)常吃大蒜(8)多喝茶。 7、五种保健食物可以天天吃 (1)蜂蜜(2)生姜(3)花生(4)大枣(5)大蒜 8、注意事项 (1)水果不能代替蔬菜(2)豆浆不可冲鸡蛋(3)方便面不能长期储存(4)省事不宜长时间浸泡 (5)午餐肉不可多吃 (6)酸奶不宜空腹饮 (7)夏季不宜饮冷牛奶 (8)味精不宜多吃 (9)酸碱食品不可放味 (10)未经去麦处理的木薯吃不得 (11)“哈”的食物吃不得 (12)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对健康有害 (13)烧焦的鱼、肉不能吃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六3班卫生常识春季万物复苏,
8、同时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禽流感、流行性脑炎、腮腺炎、猩红热、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希望每位老师和家长都要参加到春季防病工作当中来。1、开窗:每天开窗通风一小时,胜过服用保健品。2、流水洗手:严把病从口入,手为先的关口3、锻炼: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同时又是最廉价、最天然的补钙的产品。4、除陋: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5、及时发现、及时隔离: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
9、,要立即到医院就诊。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6、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有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7、保护: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
10、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6、不喝生水。水是否
11、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1、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2、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
12、人体危害极大。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六3班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小学生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教学
13、实践,我认为小学生的心里缺陷主要表现在: 1、敏感: 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较强,且心理承受能力又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总是觉得别人又在说自己的坏话、或是在指责自己了。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导致神经过敏。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以自己为中心,父母不让做的事一定做,让做、能做的事却不做。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嫉妒: 这是对
14、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觉得自己才是最好的。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特别是自己表现好却得不到老师的夸奖,便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5、自卑: 胆小、不敢表现自我、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
15、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
16、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
17、、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同学们不妨试试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
18、,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2、消除自卑 2、消除孤独自卑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分析自己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
19、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最后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自己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学会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预防措施( 1)学习焦虑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新理念 科普知识 讲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7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