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doc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天文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取“望舒”为名者多不可数,却少见以“羲和”为尊讳的。足以证明中国文化还是同以月亮为代表的阴性文明更亲和。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代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去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
2、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夏商周三代以上是尧舜治世可,世我国古史中的黄金时代。但那时没有钟表和月历,要知道时间、季节、方位,都得仰看日月星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表全画在天上。所以“人人皆知天文”。现在说天文,一讲就是大爆炸、黑洞,早已脱离古时有诗意的广寒宫和神话般的牛郎织女了。这样的天文要“人人皆知”确实很难。我们现在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而是了解古书中一
3、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这对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七政: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中国古代有七曜日,在西方与之相对应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的七天。七曜之说影响颇广。直到现在,日、韩等国的日历上,还是使用日月金木水火土来表示一周的七天。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金星古时称明星,又叫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很强。诗经“子兴夜视,明星有烂”,就是指金星。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木星古时叫岁星
4、,也有直接称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以此纪年。水星又叫辰星,火星古名叫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主意的是,先秦古藉中谈到的水星、火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二十八宿: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四象:东方苍龙、北
5、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天蝎、狮子、大熊等)很相似。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的“月离(丽也)于毕”意思就是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
6、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等。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箕斗二宿同出现于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诗经“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是指参宿而言,因为参宿有耀眼的三星连成一线。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不必叙述,二十八宿种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yan)伯,季曰实沈(chen),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
7、,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因此后人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杜甫赠卫八处士里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个意思。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以二十八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分。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方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
8、,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叫做紫微垣。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叫做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叫做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是中国的说法,“大熊”是西方的名称。面对同一个天空,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正如面对同一个人体,西方人只能解剖出heart(心)、liver(肝)、spleen(脾)、lung(肺)kidney(肾),而我国先民却从中看到了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的五行生克。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
9、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斗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合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十二次: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等。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十二
10、次 二十八宿1、 星纪 斗牛女2、 玄枵 女虚危3、 诹觜 危室壁奎4、 降娄 奎娄胃5、 大梁 胃昴毕6、 实沈 毕觜参井7、 鹑首 井鬼柳8、 鹑火 柳星张9、 鹑尾 张翼轸10、 寿星 轸角亢氐11、 大火 氐房心尾12、 析木 尾箕斗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等分,叫做黄道十二宫。它的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表示: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星纪 摩羯宫玄枵 宝瓶宫诹觜 双鱼宫降娄 白羊宫大梁 金牛宫实沈 双子宫鹑首 巨蟹宫鹑火 狮子宫鹑尾 室女
11、宫寿星 天秤宫大火 天蝎宫析木 人马宫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可,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十二次是与十二节气对应的,以十二节气为各次的起点,以十二中气为各次的中点。明末以后开始用十二次名称来翻译黄道十二宫,但把各宫的起点改为与十二中气相对应,并按黄道经度,等分各宫,如星纪宫的起点对应冬至点,等等。分野: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
12、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相互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星某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说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古人之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吉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例如论衡变虚篇讲到荧惑守心的时候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君”。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古人对于星宿分野的具体分配既然有了一种传统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作品在写道某个地区时连带写道和这个地方相配的星宿,就可以理解了。王勃滕王阁序说“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说“扪参历井”,就是在分野的意义上提到这些星宿的。在我国古代
13、描画恒星的位置及其组合的图画,称为星图。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于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联系的。古人对于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础上,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于社。”礼记昏义也说:“日食则天资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这是把日食看成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常有记载。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
14、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占星家还认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饥馑,某某星主盗贼,注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的变化而加以占验。古时“天文”词意与今天大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可见古代的“天文”是指“天象”。这是“天文”的本义。后来有:天文着,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这是“天文”的第二层意思,实际相当于现代学术中分类的astrology(占星学),而不是astronomy(天文学)。历法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
15、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谷熟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 1/4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 1/4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
16、调和配合。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
17、的月份的代称。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方仲春而东迁”,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 1/4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
18、组成部分,名称和顺序是: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七月 立秋处署 八月 白露秋分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我国人民为了方便记忆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二十四节气歌”,流传较广的一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也叫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也叫做日长至,日短至。节气之重要,古人发明节气之高明,在
19、于自然界的天象地气、草木鱼虫,以及人体内部功能的变化,在这二十四个节气时那一天,不是渐变,而是顿变的。例如霜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朋友要是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大街上的阔叶树上的叶子,绝大多数,就是在这一天里,纷纷落下的。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有:纪日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搭配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古代历法经过不断改进,越来越完备成熟方便。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计时系统
20、,那就是“刻”。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分一昼夜为若干刻,在漏壶的箭上刻成等分,以作为较短的时间单位。古代长期实施的是一日百刻制。附带谈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元旦:旧历正月初一日。人日:这是正月初一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上元:正月十五日。过去的风俗元宵夜要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春分前后。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叫寒食,禁火三日。庄子盗跖 载:介之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之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子推母子被烧死后,晋文公十分悲痛,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
21、介推田,并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见左传、史记)同时下令在他们的忌日不许动烟火。寒食节即由此面来。做为政府行为的全国性护林防火也源于此。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
22、,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
23、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化 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