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论》三次网上记分作业(完整版).doc
《《文化导论》三次网上记分作业(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导论》三次网上记分作业(完整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次网上记分作业一、单选题1、阴阳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至为重要,周易一书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体现于(C )。A.三爻 B.八卦 C.六十四卦 D.八十一卦2、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的思想家是(A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3、先秦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阴阳家4、殷商时期的文化有浓重的神本色彩,承担神人交通重任的是(C )。A.君主 B.司寇 C.巫史 D.六卿5、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B )。A.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博学 B.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C.慎思、明辨、博学、审问、笃行 D.博学、明辨、笃行、审问、
2、慎思6、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B )。A.麒麟 B.龙 C.凤 D.貔貅7、在中国文化里,道本源于天,反映于个体就是( B)。A.礼 B.德 C.法 D.无为8、四大发明出现之后,在中国并未获得改进,但在欧洲及日本朝鲜却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这一现象说明了(A )。A.伦理化的认识方式对科学精神的扼杀和制约 B.中国地大物博,不依赖于过多的技术C.中国未能将四大发明的技术保密 D.科学技术发展的偶然性9、墨家用以规范行为的是(C )。A.血缘伦理 B.君臣大义 C.天下公利 D.头顶的星空10、殷商时期,中国社会处于谁的威力之下?(B )。A.君主 B.神 C.大贵族 D.法官11、殷商时期的文
3、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 )。A.宗天 B.尚鬼 C.嗜酒 D.以蓍草占吉凶12、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C )。A.两大区系 B.三大区系 C.六大区系 D.十大区系13、主张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的学派是(D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14、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 B)。A.严格区别主体与客体 B.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C.建立了理性的、逻辑化的哲学 D.使得人们能够全面了解“物自体”15、孔子释仁为(D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长幼有序 D.爱人16、根据考古材料,中
4、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C )。A.三千年前 B.五千年前 C.一万多年前 D.一万五千多年前17、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A.春秋左氏传 B.国语 C.史记 D.资治通鉴18、战国时代,我国水利工程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 D)。A.京杭大运河 B.灵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19、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A )。A.人的作为 B.上天的作为 C.上天与人的一切作为 D.神的作为20、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C )。A.巫史 B.论语 C.六经 D.禅宗21、“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
5、在( C)。A.先秦 B.汉代 C.宋代 D.明代2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 B)。A.神本思想 B.人本思想 C.君主至上思想 D.宗教思想23、提出“天人感应”理论的是(C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4、战国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即( B)。A.天问 B.离骚 C.春江花月夜 D.石壕吏25、中国人所说的“柔能克刚、水滴石穿”,意在强调的是( A)。A.阴胜于阳 B.阳胜于阴 C.阴阳失调 D.阴阳平衡26、“道生一”语出(D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老子27、孔子认为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
6、,最下等的则是(C )。A.学而知之者 B.困而学之 C.困而不学 D.格物致知28、战国时代,出现相当多的学派和代表人物,其中,吴起、白起、孙武、孙膑属于(A )。A.军事家 B.外交家 C.教育家 D.论辩家29、临终前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人物是( A)。A.文天祥 B.岳飞 C.朱熹 D.周敦颐30、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有(B )。A.仁、礼 B.法、术、势 C.兼爱 D.无为31、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主要是因为( C)。A.周代的经济不发达 B.受外族侵略C.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 D.周代王室的军
7、事力量太弱32、西汉时,司马谈对战国诸子学说的短长作了较公允的评价,他将诸子概括为(B )。A.三家 B.六家 C.十家 D.十二家33、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四家是( A)。A.儒、墨、道、法 B.儒、墨、道、名C.儒、道、法、阴阳 D.儒、道、墨、阴阳34、在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阶层处于社会的(C )。A.统治阶级最高层 B.统治阶级中层 C.统治阶级底层 D.被统治阶级35、“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 A)。A.百家争鸣 B.独尊儒术 C.武王伐纣 D.佛教的传入36、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A.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 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C
8、.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37、儒家的“仁学”之所以既能为统治者所接受也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的原因是(B )。A.“仁学”建立在彼此互利的基础之上 B.“仁学”建立在切近人伦的亲情之上C.“仁学”建立在切近人伦的君臣之义之上 D.“仁学”建立在严密的法律规范之上38、“观风”的意思是指( B)。A.观察宗庙的风水如何 B.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C.观察朝堂上大臣的表现,以便了解士子的风气 D.从事天象的测算,了解近期的天气变化39、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提出重建礼教最早始于(A )。A.孔子 B.司马昭 C.朱熹 D.辜鸿铭40、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
9、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D )。A.术 B.仁 C.博爱 D.兼爱41、清朝综合处理边疆事务的机构是(B )。A.礼部 B.理藩院 C.大理寺 D.安西都护府二、多选题1、乐在传统社会的主要功用有( ABC)。A.娱乐工具 B.娱神功能 C.教化功能 D.科举工具 E.医疗效用2、以下对“兼爱”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有( ACD)。A.“兼爱”思想主张为天下人谋福利 B.墨家提倡学而优则仕C.为了实现兼爱,墨家提倡亲身参加生产劳动 D.兼爱思想带有小农意识和手工业色彩E.兼爱思想带有士大夫情结3、以下关于“仁”的表述,正确的有(BCE )。A.仁是法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B.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
10、核心C.仁讲的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仁讲的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E.从“仁”到“礼”,是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为的规范4、“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BCD )。A.作为娱乐的阶段 B.作为宗教的阶段 C.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D.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E.作为君主教育的阶段5、属于战国时期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是(BCD )。A.史记 B.左传 C.孙子兵法 D.离骚 E.世说新语6、以下对“义”的认识,正确的有(ABCDE )。A.“君子犯义,小人犯刑”,指的是“义”是约束君子而非约束小人的B.“义”也是封建主仆之间仆人对主人尽心尽力的要求C.朋友之
11、间、普通人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也称为“义”D.“义”与“法”常常出现悖离 E.“义”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7、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的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列选项属于这一转变的表现的有( BCDE)。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E.从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8、春秋战国时期,士步入历史舞台时所担当的角色有(ABCD )。A.政治智囊 B.军事参谋 C.外交使节 D.思想精英 E.军队头领9、儒家思想中,对仁的要求包括(ABCDE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长幼有序 E.朋友有信10、对
12、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道家强调格物致知 B.道家强调离形去智C.儒家强调格物致知 D.儒家强调离形去智 E.儒家强调严密的科学实证11、以下元杂剧作品中,属于揭露社会现实的公案戏的有(CDE )。A.西厢记 B.墙头马上 C.窦娥冤 D.鲁斋郎 E.陈州粜米12、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即( AC)。A.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B.康德哲学思想 C.中国传统文化 D.美国民主思想 E.黑格尔的唯心主义13、明代时,面对西学的传入,知识分子的态度各有不同,其中,主张全面接受西学的人物有(ABC )。A.徐光启 B.李之藻 C.王徵
13、 D.方以智 E.严复14、爱国的表现包括( ABCD)。A.天下为公 B.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 C.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 D.保护祖国不受侵犯 E.绝不允许祖国与外国发生任何文化上的联系第二次网上记分作业一、单选题1、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B )。A.苏轼 B.林逋 C.陆游 D.辛弃疾2、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 B.黄金时代 C.蜕变时代 D.鼎盛时代3、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D )。A.邹容的革命军 B.陈天华的猛回头 C.陈天华的警世钟 D.陈独秀的新青年4、翻译天演论,介
14、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5、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C)。A.民主与博爱 B.和平与民主 C.民主与科学 D.自然与科学6、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清廷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7、物理小识的作者是(B )。A.徐光启 B.方以智 C.李之藻 D.宋应星8、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 A)。A.洪秀全 B.玛礼逊 C.曾国藩 D.张之洞
15、9、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B )。A.凤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B.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C.凤是魏晋人绘画中的想象和发明 D.凤来源于周易中的描述10、体现经世致用精神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其作者是(A )。A.黄宗羲 B.顾炎武 C.严复 D.王阳明11、唐传奇及宋元话本里的侠文化表述,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心理是(A )。A.下层人的心理安慰 B.江湖对侠义的提倡C.士大夫对侠义的弘扬 D.官府对侠义的表彰12、龙凤相配,最主要的就是象征着(C )。A.雅致 B.长寿富贵 C.阴阳和合 D.澹泊明志13、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
16、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 )。A.汉代朴学的倾向 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 C.佛学化的倾向 D.道教化的倾向14、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C)。A.宋元之际 B.元末 C.明代中期 D.清前期15、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A.唱 B.念 C.做 D.打16、中国是一个尚统的国家,孔子作春秋,内华夏而外诸夷,即以华夏族为主而以周边少数民族为辅,所表现出的“统”是(B )。A.血统 B.政治上的正统 C.哲学上的道统 D.道教的仙统17、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D)。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全盘
17、西化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18、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的人物是(A )。A.梁漱溟 B.熊十力 C.冯友兰 D.马一浮19、义和团的斗争,最初打出的旗号是(A )。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效法西洋 D.民主自由20、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21、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 C)。A.都专指男女间的感情 B.含有一种欲望 C.情感的专注 D.都讲究大公无私22、在西学东渐的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导论 文化 导论 三次 网上 记分 作业 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