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doc
《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皖北(宿州)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3年度)为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据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252号)”,紧密围绕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内容和全国“百县千乡”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要求,立足宿州实际,以提升宿州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为着力点,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原则,全面提升宿州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促进当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为皖北地
2、区各县区创建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提供示范,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全市气象为农服务9项示范工程、信息反馈效果评估机制和长效机制,强化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夯实气象为农服务基础,初步实现气象为农服务业务规范化、服务产品精细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范围规模化、服务模式个性化,面向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政府化得到进一步深化。基本建成适应当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
3、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有效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机制。 二、建设内容1.县(区)级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工程建设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业务内涵提升,全面提高全市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建立市、县(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上下互动、优势互补,形成气象为农服务合力,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加强对县区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指导,下发气象为农服务指导产品。县(区)气象局对市气象为农服务指导产品进行本地化订正,并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县(区)气象局及时向市农试站反馈服务需求,上报当地农情、虫情、苗情。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联合会商
4、,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市气象台高清视频会商系统进行联合会商、联合评估。2013年:重点建设县(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组织体系与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县(区)级联动工作方案和联动流程。具体内容:每县(区)要设立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专兼职人员12人,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制定和完善当地气象为农服务周年工作方案和流程,制定和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并上墙;建立健全35种农作物与经济作物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并及时刊印;市局研发12种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并推广应用,县气象局针对主要服务农作物在示范田内至少开展一种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防灾减灾、节水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推广。2.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建设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气象承办、社会参与”的模式,加强与涉农单位(农业、植保、水利)、民政、政策性农业保险企业和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瓜菜能手的合作,构建由“市县乡(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组成的气象为农服务基层工作组织,即在政府推动下、整合社会资源,按照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产品、有职责”的原则,重点打造乡镇层级的气象为农服务组织;同时,各县集合当地实际,成立乡镇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所,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政策性农保协理员、合作社技术员、种养大户等技术人才优势,将气象为农服务直通基层,并由乡镇综合气象信息站、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将气象为农服务
6、辐射周围农民群众,从而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体化的气象为农服务的社会化体系。2013年:重点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埇桥区先行试点。具体内容:围绕粮食生产气象服务需求,优化完善现有气象综合信息站建设布局,遴选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乡镇气象综合信息站,进行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组织建设,并在现有气象综合监测设备的基础上,优化气象监测布局,整合集成多种计算机技术,形成雨情、旱情、墒情、灾情等综合农业气象信息监测预警服务综合平台,提升信息站工作内涵,从而构架基本能满足和适应现代气象为农服务需求的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工程针对危害全市四县一区的重大农业和农村气象灾
7、害实际,各地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如广电系统的“村村通”),由乡镇开始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广播,并向村级逐步延伸,进一步扩大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全面提升农村气象灾害信息的传递时效和覆盖面。2013年:重点在埇桥区、灵璧县和泗县1区2县进行示范建设。4.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直通式”服务工程面向各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以及所有乡镇政府等重点服务对象建立气象为农服务的“直通式”联系,明确服务方式、服务产品,依托安徽省公众气象综合服务平台,辅以电话、专用信箱、气象电子显示屏、广播、网站等手段,发布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农业气象服务
8、产品等服务产品;在春种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和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县乡政府及村委会提供滚动专题气象服务,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2013年:重点建设气象为农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和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田)以及完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具体内容:(1)气象为农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各县(区)选择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种养能手,以及所有乡镇政府等重点服务对象纳入信息库并建立“直通式”联系,对农业重点服务对象细化分类,细化到具体种养品种和规模,将手机号
9、码纳入到免费气象预警短信服务平台开展直通式服务。同时,根据区域代表性、种养类别代表性以及种养技术水平等情况选择20户(或家庭农场)设为农业气象联络员,定期反馈需求和服务效果,及时掌握农业生产一线情况,不断总结和优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从而实现“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2)建立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田):每县(区)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有地方特色的种养在重点服务大户中选择至少2个有代表性的种养上规模的重点服务对象作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田),示范点(田)要设立标识牌、安装或配备必要的观测仪器,开展“点对点”气象为农服务示范。然后“以点覆面”,把高质量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发送到广大农民
10、手中。各县区在选择服务示范点时请与市农试站进行沟通,共同确定特色服务项目,以便全市合理布局。(3)建立和完善“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流程面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乡镇、专业村,开展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征求需求和服务效果,从而明确“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服务时段和服务形式。并做好“直通式”服务记录(产品名称、内容、发布方式、时间、对象、发布人、反馈情况等)。5.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工作平台建设在政府主导下,加强与农业部门合作,以宿州农网为依托,共建县(区)级“农业气象专家联盟工作平台”,把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气象科技信息“套餐”送到农村基层。2013年:重点由政府下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宿州市 气象 服务 示范区 建设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