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doc
《管理论文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 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近年来,北京旅游业稳步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也表现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旅游收入增长有限和竞争力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从游
2、客终生价值角度看,单纯的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不同参与度的游客体验需求,因而也不能带来旅游消费的激增。游客对城市旅游的品牌文化体验感知对复游行为和支出行为均有重要影响。北京游客的文化感知程度与复游行为调查近年来,在京游客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观光式旅游逐步向文化旅游、度假旅游过渡。游客越来越喜欢体验与感受景观背后的文化意味。为获得北京市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的文化感受,2008年至2009年,课题组进行了北京游客文化感知程度及复游行为调查。调查以针对游客发放问卷为主,兼以与游客及当地居民的深度访谈、调查人员深入体验当地生活并作为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问卷调查选择了北
3、京市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文化旅游景点6个:以故宫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类人文旅游景点、以首都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旅游景点、以中华民族园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景点、以世界花卉大观园为代表的生态植物文化景点、以中国科技馆为代表的科技与文化旅游景点、以大观园为代表的文学与影视旅游景点。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402份。(一)游客总体特征分析旅游者个体特征问卷数据统计表明,在这些游客中,本地游客占71%,外地游客占29%;45.8%为男性,54.2%为女性;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25-55岁,占51.6%,其次为15-24岁,占26.2%;55岁以上的游客占22.2%;游客职业以公务员和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居多,共占45.5%
4、,学生占29.9%;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共占71.8%;月收入水平在2000以下占样本总量的43.2%, 2000-4000元的占45.8%,4000元以上的只占11%。游客主要构成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以中等以上收入的本地中、青年为主;职业构成上主要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学生为主。(二)调查内容1.文化旅游种类偏好。在众多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游客的喜爱程度依次为:自然环境和地理文化类、皇家园林类、历史遗迹文化类、文化主题公园类、民俗风情与老北京市井文化类、宗教文化类、节庆文化类。尤其突出的是,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背景下,奥运体育文化类的旅游
5、项目特别受到追捧。虽然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偏爱占主体地位,但在传统的旅游主题之外,奥运会带给北京新的文化、休闲、旅游元素和新的市场机会。2.文化感知评价在对北京市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文化体验环节设置的评价时,59.3%的游客认为参观性质多,参与项目少;33%的游客认为参与性与参观性相结合;仅有7.7%的游客对文化旅游体验环节设置给予了较高评价。这说明面对游客旅游文化体验需求的变化,北京现有旅游产品的设计有些显滞后了。3.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在对本次景区游览的消费调查中,64.8%的游客实际消费在100元之内,30.5%的游客实际消费在200-500元之间,仅有4.7%的游客实际花费在500元以上。这
6、与目前门票支出在景点全部支出中占绝对地位的现状相吻合。4.影响文化感知因素。影响文化旅游体验和感知的因素按选择频度排序主要有:服务水平、拥挤程度、设施设备、环境设计、景点管理、导游讲解、居民友好和品牌。5.文化体验付费意愿。在是否愿意为专门设置的文化感知体验环节付费问题上,78%的游客表示愿意,其中有3/4的游客希望支付水平在30元以下。22%的游客不愿意额外支付费用以丰富旅游中的文化感受。6.文化体验产品需求。在文化题材的旅游产品中,37.3%游客期望有详细深入的导游解说,36.3%的游客希望能亲身参与文化体验活动,33.1%的游客认为有参观游览即可,22.4%的游客期望观摩重大仪式或反映地
7、方特色的文艺表演,12.7%的游客期望有完备的导游手册或自助导游解说设备。7.复游率。在景区现场调研中,有53.2%的游客表示是第一次来所在景点,34%的游客游览过2-5次,还有12.8%的游客表示他们常来景点。这个结果显示观光旅游并没有很快失去市场,但同时也反映了很多的游客在游览过后,还愿意再来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感觉和体验。因此,游客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旅游市场有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8.复游意愿及原因。问及是否愿意再次来本景点旅游时,82.1%的游客表示愿意再来,按选择频度排序吸引他们的分别是:风光优美、文化氛围好、对文化的景仰、历史内涵深厚、参与活动有意义、有学术探究价值、导游服务好
8、。仅有17.9%的游客表示不愿意重复旅游,具体原因按选择频度排序分别是:看过了就没必要再看、本身游览意义不大、景区年久失修、不了解文化背景、导游服务跟不上、相对票价而言不值。9.复游消费预算。在预计下次本景点消费支出水平时,53.7%的重复旅游者会把消费控制在50元以内,40.3%的游客愿意消费50-100元,仅有6%的游客愿意消费100元以上。这个结果说明大多数游客有再度体验的意愿,但由于目前景区景点文化环节和体验环节设置较为单一,除仅愿意支付门票外,没有更多可以愿意并为之支付的环节。(三)调查结论观光旅游时代并没有过去,但游客对使人置身其外的旅游方式逐渐失去兴趣,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
9、盛;文化旅游市场消费能力没有得到释放,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旅游产品设计中文化体验环节设置较少,能散发人文气质的景点不多,对游客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不够;文化气质和体验环节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和游客的精神交流,间接影响了消费投向和消费积极性;服务、拥挤程度和景区维护等影响了游客对文化的感知和满意程度。北京文化旅游的特点与问题(一)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特点1.历史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皇家文化气势恢弘,内涵广泛,富有艺术情趣,艺术水平很高,环境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历史遗址凝聚人类智慧,见证历史发展轨迹,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十分珍贵的有形文化旅游资源。目前这两类文化旅游是北京旅游中最具浓墨重彩的
10、特色部分,声誉在全球都有广泛影响。因其资源的独特性和垄断性,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很多,经济效益突出。因国家定期投资修缮,景区建设和环境良好。2.民俗文化旅游内容广泛。主要有饮食、婚丧寿诞、岁时节庆、服饰、居住、交通、贸易、信仰禁忌、娱乐游戏等,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北京民俗旅游有聚集性,主要集中在东城、宣武和运河一带。其中宣南文化区是目前发展最集中的区域,有繁华的娱乐、商业场所,和以戏曲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平民文化。胡同游能从独特的视角,比较集中地领略北京的风貌,浏览北京的人文景观。节庆文化既能表现某地区民俗又有很强的可参与性,庙会是北京最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各种小吃、传统技艺表演、演出和各
11、种商品展销,可以让游客感受到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和和谐吉祥的民俗传统。有的庙会甚至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表演,如:中幡、抖空竹、五斗斋高跷秧歌、赛活驴等。北京厂甸庙会、天桥庙会、地坛庙会、龙潭湖庙会、红螺寺庙会,大观园庙会等已具有一定良好口碑。3.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国革命的每个重要阶段都与北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北京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4.文博旅游异军突起。2008年,充满艺术气息的798艺术区已经超过故宫成为外国游客来京的首选旅游地。目前,北京地区共有各类博物馆143家,所含博物馆种类包括历史艺术、自然科学、民族宗教等多种门类。北京市的博物馆旅游一般文
12、化主题鲜明,接待方面软硬件齐全,设施智能先进,大型展览馆体现人文关怀,配套设施功能 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北京文化旅游现状及“深度游”发展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完善,服务到位。举办的展览和活动文化特色鲜明、动手体验项目丰富、互动多媒体项目设置合理,游客游兴较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论文 北京 文化 旅游 现状 深度 发展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