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浅谈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浅谈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因素.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因素 浅谈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因素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因素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因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一个企业是否有凝聚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企业目标的激励,企业领导作风、方式的影响力,企业职工在物质、精神利益上的心理满足程度是否合力为一。关键词:企业;凝聚力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27-01所谓企业凝聚力,是指企业每个个体成员在共同利益的目标下自愿结合而形成的坚不可摧的群体力量。凝聚力是群体存在的重要条件,往往以群体对个体的尊重程度、关心程度,对个体为实现其理想目标的激励程度等方式表现出来。本文试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一、企业目标的激励企业目标是企业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职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它体现了企业职工的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一个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可能成为促使大家发奋向上的动力,这就是目标的激励作用。企业要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就要做到:首先,订立目标要有个“度”。目标要定得既可
3、行又具有挑战性,既非高不可攀又能激发人的斗志。其次,目标要有个延伸性。当一个目标达到后,马上提出更新更高的目标,并进入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积极性经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二、企业领导作风、方式的影响力领导如何组织企业生产和管理企业组织,关心和调动职工积极性是区分领导方式类型的主要依据。“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他的下属身上,这种类型的领导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能放下架子,从善如流。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幼稚可笑的”,要搞好调查,要了解情况,“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事
4、实上,喜欢听不同意见甚至不计较别人的方式、方法,丝毫不影响领导的威信,群众会更加喜爱和拥护这样的领导。所以身为企业的领导切勿一意孤行,应该放下架子,从善如流。第二,有自知之明,能博采众长。领导的主要长处是具备协调,综合等管理能力,并非什么都比别人强,哪怕是纯粹的业务部门,都能细分出很多方面,领导干部不可能面面领先。不承认自己的短,当然就不可能取人家的长,更不能博采众长。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打开新局面,主要就看他能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第三,要因能用才,使职工各尽其能。独具慧眼的企业家,在众多的职工中找出各个独具的才能和潜力,将其置放于适当的位置,提供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完全发挥其独特的才能。做法如
5、能恰到好处,定是如虎添翼,做起事来事半功倍。第四,大公无私,容人之长。一个领导,如果品德高尚,真正把自己当做人民的公仆,他就不但尊重人才,而且求贤若渴,会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乐于手下人超越自己,甘当人梯。三、企业职工在物质、精神利益上的心理满足程度人的工作热情、人的创造才能源于何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来源于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的需要很复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按照它的顺序由最低级的需要开始,向上发展到最高级的需要,呈阶梯状态,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前面三个层次的需要能得到相
6、对的满足。对企业职工来说,满足后面两个层次的需要,显得更为重要。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自我尊重和自爱,表现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约束;二是被别人认可和赏识尊敬,表现在对权力、地位和荣誉等欲望。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但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具有持久的力量。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种需要最明显地表现在竞争性和成就两个方面。竞争性意味着能驾驶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寻求具有挑战性和一种内心满足的工作。成就则意味着冒险成功。责任编辑:李建君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
7、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
8、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9、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