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文化节策划书.doc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文化节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文化节策划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策划书一、 活动目的与意义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大学生竞争意识和发扬其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和激励我院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刻苦钻研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并借此机会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为我院参加衡阳市创新大赛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及其它各种重大学科赛事组建人才队伍。在我院分团委的领导与支持下,特举办电子
2、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二、 组织结构主办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指导老师:张忠贤书记、姚胜兴院长总负责人:蒋熠老师、倪鑫庭老师、刘佳林老师负责人:邹士全、刘刚、李文焜、张建斌、查雨生三、 活动时间2013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四、 活动对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五、 活动内容本次电子科技文化节共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电子科技知识讲座、圆融杯电子设计竞赛、电器义务维修以及安全用电签名宣传会。第一部分:电子科技知识讲座1、 活动时间:3月1日至3月10日2、 活动对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12级学生3、 活动地点:3209多媒体教室4、 活动实施
3、:(一) 前期准备:1、 由社团部下发通知并召开会议,突出本次讲座的意义,并宣读本次讲座的相关规定与要求。2、由宣传部负责电子科技知识讲座的展板、POP海报以及红纸海报的宣传,宣传内容包括讲座时间、地点、主题以及意义。3、根据12级各班级人数情况,将分为三个组,一组200至300人,并安排不同的时间参加电子科技知识讲座。4、联系主讲老师,并与老师进行交流与协商,合理安排好讲座时间。5、根据讲座的时间,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申请工作。6、会场的布置、PPT的制作以及相关物品的购买,例如,饮用水、邀请函等等。7、由团学办公室通知相关班级讲座时间与地点。(二)活动开展1、安排各班级学生提前20分钟到场,并
4、由纪检部人员进行会场的考勤,并做好讲座进行期间的会场纪律工作。2、由主持人介绍到场的嘉宾以及主讲老师。3、讲座结束后,由勤工部负责会场的清扫与收尾工作。(三)后期总结1、各班认真组织学生写感受心得,心得与体会数量不得少于10篇,字数不能少于1000字。所写用纸必须为湖工信纸。2、各班所写的心得与体会于3月15日晚6点至7点上交至B5-113活动室,由宣传部负责收集工作。3、由宣传部将各班级优秀的心得与体会制作为成果展板,并置放于3号楼大厅进行展览4、纪检部、宣传部分别将讲座考勤结果、心得体会材料汇总到团学办公室处,团学办公室做好考勤工作以及心得体会的资料汇总。第二部分:圆融杯电子设计大赛活动时
5、间:3月1日至3月31日活动对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活动内容:(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竞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由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组委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秘书长一人,秘书一人(由电子科技协会会长担任),委员若干人,秘书长主持竞赛的日常工作。2、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由主办方聘请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3、组委会的职责: 筹措竞赛所需经费; 制定竞赛日程和确定竞赛规模、场地; 负责组织竞赛的评审工作; 负责协调与竞赛工作相关的联系; 落实竞赛获奖学生的奖励、颁奖办法;4、协办单位的职责:
6、 为参赛队联系必要的仪器设备、场地与理论支持; 与竞赛组织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与配合,确保信息传达通道的畅通。 组织赛前宣传、报名、培训; 组织竞赛的总结与交流; 做好归档工作。5、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的职责如下: 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审看参赛作品及其演示,对作品进行测试,对作者进行问辩; 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二)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1、全日制在校专、本科生都可以报名参赛。比赛以参赛队为基本单位,三人组队参加比赛,每个队需交纳报名费,由电子科技协会收取并用作宣传费和组织费用。 2、参赛作品必须是在校学生独立完成的课外电子科技作品,第一作者由承担申报作品50以上研制过程
7、者担任,发表的有关论文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且合作者必须是本院在籍全日制专、本科学生。3、比赛采用“全开放式”的方式进行,竞赛组委会不给出命题要求,竞赛题目可由学生自行命题,也可请教老师命题。由参赛队应在规定的日期前完成作品的制作调试和论文的撰写。竞赛期间参赛选手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各种相关的资料,请教老师相关理论知识,但决不允许非该队参赛人员参加设计、制作和调试,严禁照抄或借用他人作品,一经检举按作弊处理,立即取消该队参赛资格,并全校通报批评。4、参赛选手所需元器件和耗材费用由参赛选手自行开支,可以自行购买或由电工电子实验室代购,竞赛所需基本仪器设备可与承办单位或电子科技协会联系。(三)
8、竞赛报名、评比和奖励1、每个报名的参赛队必须在报名时按照规则确定本队参赛选题,开始竞赛时不得更改。各报名参赛队信息由协办单位汇总,并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内上报组委会。各报名参赛队无论成功与否都须参加评比,专家组查看参赛作品及其演示,并对作者进行问辩,根据作品实物及论文分别对每件作品按评比课目打分,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参赛者的指定课目得分。当判分的裁判人数超过5人时,去除最高、最低分,再求平均值。2、评比课目: 设计单项 工艺单项 创新单项 论文(1)、设计单项得分 作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原理正确性、设计合理性、设计安全可靠性、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5个栏目得分之和为设计项目得分。(2)、工艺单项得
9、分 实际功能、测试性能、制作工艺、可靠性等4个栏目得分之和为工艺项目得分。(此课目得分最高者评为“最佳工艺奖”)(3)、创新单项得分 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设计构思创新性、制作实践创新性等3栏目得分之和为创新项目得分。(此课目最高得分者评为“最具创意奖”)(4)、论文得分 论文分为50分,包括格式、方案论证、理论分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作品测试、数据分析、使用仪器和总结。3、奖项设置: 参赛的作品按全能总分的高低在各赛组分设“圆融” 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另设“最具创意奖”、“最佳工艺奖”各一名(允许与等级奖重复)和优秀组织奖。由教务处颁发名称为 “湖南工学院第六届“圆融” 杯大学生电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 文化节 策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