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oc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作业 课题名称: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摘要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既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点。因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揭示和分析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和若干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内涵和发展现状,探讨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环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首先论述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市场经济不完善,主要包括政府行为不规范、法律环境不健全
2、、融资问题,然后逐一分析了这三个方面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文从民营企业的微观方面剖析了民营企业面临的产权不清、人才缺乏、管理落后的问题,揭示了民营企业自身的缺陷。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产权的分析论述了产权问题是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要内因;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角度指出人才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方面,政府方面需要完善市场经济环境,透明政府行为和政策、完善法律建设和确保法律实施、扩大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需要建立法人产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经济因素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
3、,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逐步完善;企业产权、人才、管理方面的不足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内因,民营企业应不断改进和完善。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政府行为;法律环境;政策思考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科毕业作业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坎坷的,随着不同时期政府的政策影响不同,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民营经济虽然还处于成长过程中,但崛起迅速,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是指无论从企业的资产、规模、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等都已经形成雏形,并正雄心勃勃地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在其后续的发展中所要关注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一问题的提出
4、基于以下原因:首先,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正面临着深刻变化。在民营企业创业初期,企业进入市场的启动成本极低,大部分企业从个体做起,启动资金甚至在千元以下。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深入,国际资本与资源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配置,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被置入全球经济范围,成为世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种向全球经济的融入,一方面为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设置了更多的对手和不确定因素,加之我国民营企业起步低,发展时间短,总体素质不高,对国际市场规则的了解有限,而政府在扶持和引导民营企业
5、发展方面也存在许多缺位,使得民营企业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风险增大且危机四伏1。其次,民营企业现有水平和素质面临挑战。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只有实现全方位的变革和提升,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还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小而全现象严重,技术装备水平低,融资困难,人员素质差,行业内部过度竞争等问题。这是刚刚进入规模化经营,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企业面临迅速发展与企业管理规范化、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创始人与家族成员、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等深层次矛盾,这些复杂地纠集起来的矛盾不是原有的发展模式能够解决的。因此,量大面广、起点不高的我国民营企业
6、,都面临着发展模式的转型,即面临“一个尽快提高自己的二次创业能力,提升自己的资源和要素察赋,实现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再到信息密集型和知识经济转换的问题,否则,民营企业的比较优势可能会变成劣势”。因此,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我国民营企业,正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机遇。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刻,考察我国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对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界对一般经济的成长现象越来越关心,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国内比较早地坚持视“企业是有生命的”观点的专家是蒋一苇先生。他在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
7、上发表了论文企业本位论。文中特别提出,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细胞”,而不是无生命的“砖头”直到杨杜的博士论文企业成长论的出版对我国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文中,杨杜把经营资源作为其研究的关键概念,从经营资源的数量、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特征四个侧面来考察企业成长。特别强调未充分利用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强调分析了构成企业成长理论之核心的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和多样化经济,以及它们的结合状态一复合经济。还指出企业成长包括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即企业成长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量扩张,还必须包括质的变化3。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玉利教授和任学锋博士在对天津市万户小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出版了小企业
8、成长的管理障碍。该书一方面对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仔细梳理,从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社会心理学等角度论证了小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重点结合国内小企业成长的实证分析,对国内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进行了识别和归类,并提出了小企业成长的一些对策。尤其是该书主张的“小企业不是规模小的小企业观点,对指导我国小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出现了一些专著,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动态地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如伊查克爱迪思AdizzesI的企业生命周期(1988年);阿里.德赫斯舡iede
9、Geus)的长寿公司(1996年);高哈特r卸eis J Gouihan和凯利,J锄es N Kelly)的企业蜕变(1988年)。企业生命周期把企业比拟为生物体,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如同生物体会经历出生、成长到死亡的生命历程一样,企业也有一个产生、成长、老化、消亡的过程。随着企业灵活性的逐渐降低和可控性的逐渐增强再逐渐减弱,企业可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老化阶段4。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人在此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探讨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并希望能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减少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迷惑,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10、的东西。鉴于此,本人将在深入理解民营企业概念、了解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民营企业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逻辑原理,从外因到内因,从表层到深层探讨其问题的核心与实质,并对此加以分析,最后试图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本人看来,民营企业的瓶颈问题是一个权益问题,即权益的认可、尊重与保护等。因此,民营企业的瓶颈问题不仅仅是个管理问题,但民营企业瓶颈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赖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在本论文中,本人提出了解决瓶颈问题的两大思路,思路之一民营企业自强自息学习权益思想、理解和尊重权益,深刻把握经营管理的实质,把权益思想贯穿于经营管理之中,民营企业加强联合,既争取自身权益保护,又加强自
11、律解决思路之二以人为本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系统和管理系统5,6。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同时也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细胞,可供借鉴的理论非常之多,诸如西方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甚至哲学、政治学等,挂一而漏万。由此可知,研究民营企业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范畴,这也是由民营企业的现实性和应用性所决定的。2 民营企业概述 2.1 民营企业的界定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运行的一个主体,顾名思义,民营企业是企业,也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以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之和。从这一点来说,民营似乎是与国有相对应的。民营企业的所有权是为私人所有的,这是区别于国有或其他类
12、型企业的根本属性。理论界一般认为,民营企业是产权为私人所有的,以盈利为目的、按照市场规律组织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民营企业一般包括四大类即私人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城乡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现实中,我国民有的主要形式是集体所有,而民营化的表现形式是股份化,它应被划为公有和社会所有的概念,这在中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是被接受的,也是有利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民营化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它所带来的是按份共有、产权清晰的现代法人所有的企业制度,这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形态。只有这样界定民营的概念,才能把股份公司、三资企业和其他各种非国有独资企业都纳入民营企业的概念之中,扩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民营经济
13、的显著特征是“二不四自四权”,即: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决策权、自主经营权、与效益挂钩的分配权、择优录用的人事权。这“四权”有机地结合,比较彻底地实现了政企分开,确立了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独立法人地位。这也是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民营企业有了超常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同时民营经济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已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经济力量7。2.2 民营企业的现状一、 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民营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但地
14、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的发展明显快于其他地区。2001年,全国民营企业共202.9万家,从业人员2714万人。东部民营企业数占总量的66.19,从业人员占64.48;注册资金、实现产值、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均占全国60以上。2002年上半年,在东部、中部、西部民营企业齐头并进的稳定发展势头下,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增长一直保持优势,西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发展速度稍快。截止到2002年6月底,全国民营企业已达221.52万家,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四省市民营企业实有数均超过20万家,山东、北京两省市的民营企业超过l0万家8。表1 民营企业地区分布情况年份东部数目/万家东部就业/百万中部数目
15、/万家中部就业/百万西部数目/万家西部就业/百万19929.51.72.50.52.00.4199652.97.217.92.711.11.71999101.212.530.24.219.53.52000116.515.634.94.824.83.72001134.317.539.35.329.34.5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陕西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资料来源:唐志丹,马晓琳.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及发展新思路.载.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二、
16、 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日趋扩大保持适度的企业规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之一。自1998年以来,民营企业发展规模日趋扩大,资本投入、集团化经营增长明显,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持续增多,发展迅速。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2002年上半年,全国民营企业新增注册资本2830.55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15.54,资本投入增幅明显高于家数和从业人员增幅。现已注册的民营企业中,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24605家,其中注册资本达亿元以上的有389家。截止2002年6月底,全国共有民营企业集团2185家。三、 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近10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得到高速发展。到2
17、001年,全国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前年增长了17,当年总收入达1.8万多亿元,人均年创造收入29万元;资产总额已达2.5万多亿元,人均38万元;上缴税金l015亿元,人均年缴税1.58万元;净利润1074亿元,人均年1.61万元;出口创汇319亿美元;科技开发投入480亿元。其中,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达到245家。在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到80以上,已成为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民营科技企业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结合、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9。四、 公司制成为主要组成形式民营企业的组成形式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
18、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产权清晰、责权明确、风险分散、管理规范等特点,为广大民营企业所认可,发展速度快、比例大;独资企业稳步增长;合伙企业逐渐减少。表2 民营企业组成形式的发展情况年月独资企业数量/万家独资企业比重%合伙企业数量/万家合伙企业比重%有限责任公司数量/万家有限责任公司比重%有限公司数量/万家1987.1244.1835.4812.9610.4167.3754.111999.1249.4732.7913.358.8588.0658.36开始出现2002.0655.3725.0012.795.77153.3269.21351资料来源:唐志丹、马晓琳:
19、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及发展新思路,载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3民营企业问题及分析3.1 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海外媒体认为,20世纪最后二十年最活跃的当属中国经济,而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群体当属民营企业。然而,中国民营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究竟怎样呢?请看以下材料10:A.1993-1995年民营企业户数年递增68.4%;1996-1998年下降为21.3%;1993-1995年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年递增163.4%,1996-1998年年下降为52.8%;1993-1995年民营企业年产值递增138.20,0;1996-1998年却下降为34.7%。B.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企业调查资料:中国民营企
20、业平均寿命约为2.9年,平均生存率47.4%。C.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平均每户约59.8万元,年产值每户为48.77万元.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约为2.7万户,超过1亿元的约为144户,超过10亿元的约为26户.年产值超过100万元的约为3.4万户,超1亿元的约为183户,超过10亿元的约为19户。D.民营企业年销售收入依靠质量支撑的平均约占27.1%,依靠科技进步的约占8.4%,依靠管理取胜的约占23.3%,依靠广告宣传的约占41.6%,依靠其他非市场利益的约占7.2% 。从以上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呈递减趋势的增长率以1994年底为界,之前是高速增长,之后却骤然降低,其增长图
21、示如下:图3.1 民营企业增长图其户数增长率在98年略有回升,但幅度极小,产值增长率在96-98年间出现波动起伏,但总体增幅仍呈递减趋势。二、短暂的生命周期企业同人一样具有其寿命周期。任何企业都会经历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过程。企业的生命周期长短与其抗压能力紧密相关,越成熟的企业其生命周期也越长,否则就短。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9年,其有效存活率仅47.4%,这充分说明我国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稚嫩的青春期阶段,即便是曾辉煌一时的民营企业加飞龙、爱多、巨人和三株,其存活的平均年限也仅仅6年。三、虚大假强的规模扩张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假以时日,而不能立竿见影、急功近利,这是经济规
22、律的使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从创业到扩张的时间差短得令人咋舌。如我们所熟悉的巨人集团以4000元起家,很快就以一年百万,两年千万,三年亿万的速度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开始向生物保健,房地产大举进攻,其结果陷入危机而全盘皆输.其他诸如“爱多标王”、“南德神话”、“沈阳飞龙”等皆不出其外。在企业明显处于稚嫩的补血时期,却好高鹜远进行规模扩张,这就是民营企业典型的泡沫膨胀现象。3.2 民营企发展的障碍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微观思考,将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归纳如下11:一、决策思维制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强调:“管理就是决策”。著名管理学家周三多教授认为,“决策规定了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活动方向和方式,提供了组织
23、中各种资源配置的依据,因而在组织活动尚未开始之前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活动效率。”“所以说,决策的正确合理性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决策者的理性由于种种原因是有限的,这就给合理决策造成了许多障碍。“民营企业之所以出现这种高开低走的窘况和早起早落的特点,很大程度是受其决策思维障碍影响。二、管理模式制约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企业行为是企业所有成员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22制度经济学派代表科斯指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当组织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以企业这样一种组织形式来替代价格机制会更有效率。”23按照科斯、登姆塞茨等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营企业 发展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