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企业员工管理系统论文.doc
《毕业设计企业员工管理系统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企业员工管理系统论文.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 事 业 员 工 管 理 系 统班级:学号:导师: 姓名: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能够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并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以高速度低成本完成数据的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本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采用生命周期法,对整个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公司实际的人事、财务制度,采用功能强大的ASP.NET作为开发工具来开发企事
2、业员工管理系统,整个系统被划分为基本操作部分和系统操作部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具体的操作。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一方面对员工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对员工个人情况做出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提高员工及企业整体素质,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整个系统占用资源少,反映速度快,非常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关键字: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AbstractWith the computer developing in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t is a tendency to computerize the personnel
3、 management system. Made up by human beings and computers,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can collect, transmit, store, maintain and use information. From analyzing the data by MSI, people can test the enterprises running situation, give suggestions from the long and broad view, control the
4、 behavior of the enterprise and predict. Also, MIS help the enterprise realize its own plan, process data at a low cost and high speed and get it more efficiently. Adopting the cyclist law of life as the design method, MIS combine the personnel and financial rule and taking the powerful ASP.NET as i
5、ts developing instrument. The whol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basic operation part and the system operation. The managing person can carry on any kinds of operation that is needed. On one hand, the Staff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nag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taff dynamically; on the other
6、hand it can appraise the personal situation of each staff timely. During the appraisal, the enterprise can optimize the human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whole enterprise. Taking little resource and responding quickly, MIS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Key words: management syst
7、em; human resource; optimum 目 录ABSTRACT3目录4第一章 绪论41.1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历史背景41.2 采用体系51.3 系统开发方法51.3.1 生命周期法61.3.2 快速原型法7第二章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92.1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需求分析92.1.1功能需求分析92.1.2 数据需求分析132.2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42.2.1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142.2.2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的经济和社会可行性分析152.2.3结论15第三章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方案设计163.1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模型设计163.1.1
8、 E-R模型图:163.2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设计173.2.1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概论173.2.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173.2.3 数据的规范化与数据完整性183.3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183.3.1系统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183.3.2系统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93.4数据库的安全性213.5 开发工具的选择223.5.1 ASP.NET 技术223.5.2 ADO.NET 技术23第四章 企事业员工管理部分的实现244.1登陆功能实现244.2插入功能实现274.3修改功能实现294.4验证功能实现324.5搜索功能实现33第五章 应用与测试355.1 功能测试3
9、55.2 测试结果:395.3 性能测试39第六章 总结40致谢41参考文献42第一章 绪论1.1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历史背景企事业员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部分,它能够为查询人事信息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有一部份公司到现在一直以来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且容易丢失。自20世纪50年代将计算机引入数据处理以来,历经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在耗费了大量的
10、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夭折了,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原定系统开发目标,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原系统的开发目标,而把计算机用作了打字机。这是长期以来困惑着人们的一大问题。现在人们日益深刻认识到,把信息技术应用与应用环境分离是办不到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本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使用计算机对企业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许多企业已经或正准备投入高额资金、花大力气建立大规模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普遍存在着系统建设难
11、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有的开发规模很大,实际应用的范围却很小;有的系统用与不用似乎没有明显的差别;还有的系统由于技术落后维护工作量太大,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功能还不如推倒重来。就系统开发的某一具体问题来说,主要是开发用于数据处理的程序,既不需要高深的物理(如电力系统)概念,也不需要复杂的数学算法,一般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并且大都采用最新的、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由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实施开发,很少出现因网络或程序调试不通而中止开发的事情。因此,预期的目标难以达的原因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开发一个代替手工操作的新型的计算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对本公司来说刻不容缓,这也是本课题的由来
12、。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作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核心,对于企业信息流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慎重考虑系统所采取的体系结构,一个好的系统可以有效的配置资源,快速的达到信息检索的目的。1.2 采用体系就目前我们经常才用的设计体系是C/S体系,毕竟对于员工资源管理是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使用的。C/S的网络结构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客户机运行应用程序,完成屏幕交互和输入、输出等前台任务,而服务器则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及存储管理等后台任务。客户机访问数据库服务器时,用户的数据操作要求转化为SQL语言去执行具体的操作,再将结果返回客户机。这种处理方式使数据在后台
13、处理,不需要在前台间频繁传输,有效解决了文件服务器工作站模式下的“传输瓶颈”问题。网络上的用户不仅只是共享打印机、硬盘或是数据文件,而且共享数据处理,这是在信息系统思维方法上的一个突破1。 C/S结构可以将应用逻辑分布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提供真正的可伸缩应用系统框架,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最佳分工合作,使整个系统达到最高的效率。根据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分担任务的程度不同,可以构成多种不同的模式。图2.1所示的是加德纳模型,说明了在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怎样分配数据管理、逻辑和表达。其中的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而逻辑由处理客户机数据的应用软件组成;表达则包括用户界面软件,它处理客户机向
14、服务器提交的数据和由服务器提供的信息的表示。 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为MIS提供了基于开放技术的新型网络环境。在此环境下产生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简称B/S)系统多层结构。这种结构实质上是C/S结构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延伸。 在C/S结构中,大量的应用程序都在客户端运行,每个客户端都必须安装应用程序和工具。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都受到影响。在Internet环境中,C/S结构延伸为三层或多层结构,在客户层和服务器层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中间层不一定需要一台独立的服务器,它是一个方案,需要相应的软件支持,可以安排在后台服务器上。中间层包括各种实施应用规则的组件,
15、通过引入中间层表达管理规则,使系统配置更加灵活,并由此带来显著的优点: 1 可重用性:组件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共享。 2 性能改善:在客户机以外的其他计算机上配置组件,能将计算负担从性能不高的客户机转移到功能强大的服务器。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 3 易于管理:将应用程序的服务封装到各种组件,可将大型、复杂的应用程序划分为更易管理的模块。 4 易于维护:组件容易重新设计和配置,能随时适应业务规则的变化。 这种方式下,Web Server可以既是浏览服务器,又是应用服务器,可以运行大量的应用程序,从而使客户端变得很简单。前台采用网络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和Netscape
16、Communicator等作为用户的标准界面。 1.3 系统开发方法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开发方法是: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1.3.1 生命周期法 管理信息系统传统的开发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系统调查与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测试和系统维护。对系统的维护一直要到该系统被另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取代为止,此时该系统的生命期就告结束。生命周期法的优点是:结构严谨、工程管理容易、运行环境相对稳定。但生命周期法也存在很多缺点,如开发过程复杂、研制周期长、系统运行维护费用较高等。这主要由于开发人员与用户对对方的领域不熟悉,缺乏共同语言,造成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用户对系统分析说明书
17、和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理解都可能产生偏差。另外,系统分析结束后,系统分析说明书获得批准,系统研制就进入规范阶段,这样“冻结”了系统设计与编码实现,因而缺乏适应环境的灵活性。在系统完成之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了问题,就必须修改系统,而这种修改往往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具体开发进度可以参看下表1.1生命周期法开发各阶段的工作及文档。表1.1 生命周期法开发各阶段的工作及文档1.3.2 快速原型法 为了弥补生命周期法的不足,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快速原型开发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使得用户可在试用原型系统的过
18、程中得到亲身感受和受到启发,做出反应和评价。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加以改进。随着不断试验、纠错、使用、评价和修改,获得新的原型版本,如此同而复始,逐步减少分析和通信中的误解,弥补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各种需求细节,适应需求的变更,从而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它与生命周期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面向目标的,而不是面向工程项目的。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实际的系统开发中采用了下所示的开发流程,整个开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1:图1.1 开发流程图在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首先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应当按照生命周期法,完成数据库的详细设计。与用户进行充分的讨论,但交流的主题不是典型的输入输
19、出界面,而是应该主要围绕在系统将要实现的功能上,据此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和修改,直到最终的基于 C/S 和 B/S 结构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4。数据库设计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用户需求中所要求的功能。数据库设计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快速原型法的工作流程当中,这时需要进行的是功能实现的细节和用户界面的改进和进化。 首先是功能性原型的设计阶段。根据软件项目的特点和运行原型的目的不同,原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作用类型:应用型、开发型、研究型。在认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中选用了应用原型。这种原型的特点是将系统建造得易于变化,在改进原型的过程中,逐步将原型进化成最终系统,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利用已经开发出的原型。它将原型方法的
20、思想扩展到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适应需求的变动。如果发现原来的某些模块不适合系统的进化,要适当的采取废弃策略。第二章 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2.1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我们在对一个系统进行开发与设计之前,首先要对该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只有先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才能确定整个系统的开发方案,以及系统需要实现那些功能。企事业员工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信息管理而进行开发的,因为员工的各种资料经常会出现变动,而传统的手工记录、修改方式难以达到快速有效的管理员工信息,也不能及时的为员工进行各种综合评价提供有力支持,在管理模式上不能达到集中管理。正式基于这样的需求,我们才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
21、管理方式,让管理员能够快速、高效、集中的对员工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而本系统中所集成的各种功能也正是为这一目的来开发实现的10。2.1.1功能需求分析本系统主要实现管理员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对系统信息的管理。当管理员进入系统管理界面后,可对员工信息进行查阅,编辑修改员工信息,管理员还可以对网站信息进行设置,对管理员自身的信息进行添加或者修改。还可以根据合适的条件进行查询,然后再对具体的信息进行操作。根据企事业管理系统的特点和管理员的需求,系统的功能可分为:1.管理员登录。管理员登录功能是用来验证管理员身份的,判断登录者的身份是否是管理员。如果登录者是管理员则可以通过登录验证,进入到管理员首页,并保
22、存管理员身份信息。如果登录者不是管理员则无法通过登录验证,这样非管理人员就无法进入管理员页面执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这里我们主要给出管理系统数据流顶层图,做为一个主体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登陆到管理系统对系统进行操作,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对各种资料进行查询,作出必要分析,管理员发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及时发布到到网页上,顶层数据流图如图2.1:图2.1 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2.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管理是实现对员工信息的添加、修改或删除功能,管理员在点击员工信息超连接就可以进入到员工信息管理页面,实现对员工信息的添加、修改或删除。下面我们给出管理系统具体操作的第二层
23、管理系统结构,首先管理员要通过登陆系统登陆到功能操作界面,管理员的资料是存放在管理员资料这个信息表中,管理员登陆的时候是提取管理员资料来核对。当管理员进入主功能界面后有三中选择:1、进行数据提取操作,通过提取操作所提供的功能来查询所需要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2、写入操作,管理员要对信息进行更新或者删除就需要进入到这个功能操作界面。管理员将新的信息写入后依然可以通过提取操作来查询数据;3、系统设置,管理员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设置,发布信息,接受外部提交上来的信息,下面我们给出管理员登陆后的数据流图2.2:图2.2 管理员登陆及管理数据流图3员工部门信息管理。员工部门的管理是实现对部门的添加、修改或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企业 员工 管理 系统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