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演讲.doc
《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演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演讲.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演讲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陈春花 教授各位上午好!谢谢栗董事长 崔总和大家。 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来探讨我研究的一些课题,说到“文化”这个话题,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懂,但也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我们经常说某件事做得不好的时候,就说,水平不高,素质不高;如果做得好,则说水平很高 ,素质很高。但实际上其中包含些什么内容,我们可能讲不太清楚。我们的行为中,日常生活中,受文化影响非常大。不管做创新还是其他工作,常常由于文化本身的影响导致我们的不同选择。我拿自己做个例子,来看看对文化的认识是不是这样。很多年前,我还是个普通的老师,很年轻,但我对一样东西很感兴趣,就是“公共关
2、系”,在广东省的高校开设公共关系课我是第一个。我觉得公关很重要,因为当时白云山药厂,中国大酒店公共关系做得非常热,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话题,就跟学校领导说,愿意免费为全校的同学开公共关系课程。我认为会有很多人选,就找了一个可容纳三、四百人的课室。我想教务处帮我把海报也贴出去了,会有很多人来。可是第一天上课,整个课堂只来了二十多人,我很惊讶,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去讲课。上到第四、五周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来了,水泄不通,走廊、门口、窗户外,全是同学,还有很多同学说:陈老师,我们要选“公共关系!”。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开始时你不来?同学们回答说:陈老师,我们说了您不要生气。我们看了海报上写着:公共关系,讲
3、课的老师是陈春花。我们从未见过这么时髦的课程,这么土气的一个名字怎么可能讲得好。因为认为我讲不好,所以就不来。现在我可能有一点名气和影响,特别在学生当中影响比较大。学生们又来跟我说:陈老师,你的名字非常好。我问为什么好?他们回答说:一般名人的名字都这么土气。我说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什么呢?这大概就是“文化”,文化其实在生活中每个时刻每个部分,不管你是做管理还是其他的工作,受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真正使我关注企业文化,是在1995年。因为94年我开始做康佳的顾问。当时康佳想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品牌,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生产能力。因为当时生产配额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决定,给你多少配额,你才能生产多少。企业要成为
4、最大的品牌,必需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但企业无法得到更多的配额,也就无从实现。作为顾问,我们要提出解决办法:怎样扩大生产量,成为全国最大。当时所有的生产配额是给国营企业,而康佳是中外合资企业。我们的唯一一招就是兼并国有企业,他们手上有配额!康佳兼并了牡丹江电视机厂,被称作“牡康模式”。正是在做这个兼并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文化的作用在哪里。牡丹电视机厂在康佳没去之前,两条彩电生产线已停产,没有任何办法让它运作起来,二千多工人没有工资开,整个厂是停的。康佳说我来兼并你,我带资金、带品牌、带管理、带项目来,以最短的时间让生产线恢复、有钱赚、工人有工资拿。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当我们真的带着队伍去到厂
5、里的时候,我们遭遇到这样的情况:整个厂二千多工人绝食,向市政府施加压力,宁可饿死,也不让资本家来剥削。这比去如意电视机厂的感觉还好一点,那里不但绝食,还把我们去的人围起来,把车推翻,更厉害!我感到很深的触动:为什么工人们会这样对待一件新的事情。我们只好停下兼并的进程,给电视机厂的工人们作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我们不是来剥削而是要大家一起寻找市场,寻找生存机会。经过了三个月时间,才解决了思想问题。在牡丹江电视机厂当年投产康佳牌电视机,十个月后产生效益。“牡康”模式得到中央的肯定,国家经贸委、省经贸委、机械电子工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推介会,也是由我主讲。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企业品牌策略,同时,发现企业文
6、化或文化本身对人的行为选择影响非常大。而对今天的世界形势我们该进行怎样的改造?这就是今天我要谈的话题。“创新与文化的关系”。一、 技术时代的认知今日经营者所处的时代: 后工业时代 服务经济时代 资讯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十倍速变化的时代! 我们正处在后工业时代。如果你还以大型设备,大量耗用资源的方式来获得利润,那么你们还处于过去的工业时代。我们现在不能再这样做了!我们正要进入的是服务经济时代。希望大家能正确地理解,所谓服务经济的时代,就是要求你通过服务的创新去获取利润。因为技术本身的拓展,自主知识产权的艰难性以及技术产品本身的同质性现在越来越明显。一部汽车与另一部汽车,或一台电脑与另一台电脑到底
7、有多大差距?只要你去做,我相信可以做到差距不大。那么,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能带来大的差距?就是服务!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特别注重服务的创新. 近五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家电企业,相对于内地的同行来说,我有输的感觉(我一直在家电企业做顾问)。输在哪里?输给海尔。海尔其实没其他特别的方面比我们更强,而她以五年的时间飚升上来,是因为她符合这个时代的规律:她的服务非常好!她很明确地给顾客一个深刻的认知,就是新机服务。家电服务创新方面,我们没能超越海尔,我也(为珠三角家电企业)感到痛惜。五年前我曾要求珠三角的家电企业在服务上下功夫,企业的反应只是构建销售网点、维修部,没有人去倡导一种服务的新概念。现在回头看海尔
8、的服务,其实很简单:一块抹布,一张地毯,一双拖鞋,这就是“新机服务”。她要求维修服务人员带上三件东西,进顾客家门前换上自带拖鞋,铺开地毯,把机器放地毯上,修好后收好,把地擦干净,出门换下拖鞋再离开。这些我们会不会,当然会!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概念去做。这就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时代影响你的价值的来源,很重要的是做服务的差异化和服务的创新。 第二点请记住,这是个资讯的时代。不知大家如何理解“资讯”这个词,这个词的出现使我感到惊讶。相对来说我们比较喜欢称为“信息时代”。但我喜欢用“资讯时代”这四个字。差别在哪里?当我们说“信息时代”的时候,我们强调“信息”非常多,好的坏的全是信息;而当我们说“资讯时代”
9、的时候,“资讯”两字是强调与“决策”有关的信息,而与决策无关的就过滤掉。这个时代由于信息非常多,所以我们要尽力寻找到与决策有关系的信息。“资讯”则成为这个时代的第三个特征。举个例子,目前很多家电企业做IT(信息产品)。科龙、康佳、美的都号称投入数以亿元资金去做。但有一家企业做IT这个概念就非常漂亮,那是TCL。她也说要做IT,但她没有宣称要投多少个亿,只发布一个与决策有关系的消息:以很高的薪水,聘请一位IT的专业人仕:吴仕宏。这个信息就跟决策有关系,TCL在向全世界宣布,我将很专业地去做IT!而不只是投钱下去。接下来可以看到,市场的反应完全不同。“吴仕宏”的消息一发布,TCL在香港股市当天就增
10、值2.5亿!表面上看,TCL为此花了不少钱:包装吴仕宏、为她出书、付给高额年薪、共计数千万元,但是由于跟决策相关,使TCL在市场上全面获益。接下来一定是专业化的操作。这就是当今时代的很明确的概念:资讯时代。 这个时代的第四个特征叫做“知识经济时代”。常常有人问我:陈老师,到底什么叫“知识经济”。对此,我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回答:知识经济的唯一特征就是人力资源变成为资本,而且资本价值很高。假如有一天,国人的薪水非常高,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可以被直接用薪水肯定的时候,知识经济时代就来临了。我一直在看新加坡和美国,全世界经济竞争力排位连续十年第一、第二就这两个国家。中国在世界公认的洛桑管理学院的排位中列3
11、1位(2000年),而在世界货币银行组织排位中列41位,不管如何,中国大致就列在世界的第3040之间。为什么新、美两国具有这么强的竞争力?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于人力资本的概念,非常明确。新加坡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源,只有人力资源,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本,只有知识的资本。我在新加坡的时间比较长,还兼了新加坡国光大学的客座教授。在新加坡,你让新加坡的孩子画一只鸡,他唯一能画的就是我们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没有毛的鸡,因为他从小到大看到的鸡就这个样。新加坡没有别的资源,但是她竟然成为全世界竞争力排第一第二的国家,就因为她做了一件事情:让新加坡的人力资本最高,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其实就把整个知识经济的特
12、征告诉了大家,就是知识本身的价值。所以要看知识经济时代来了没有,一个标志就是:人力是不是真正成为资本,我非常希望做技术推广的同志有这个概念,必须知道技术本身的价值,而技术本身的价值最终会体现在人力资本上。如能把技术的价值推到这个高度,使得广东的技术人力资本价值最高的时候,我相信就成功了,广东的所谓知识经济时代就应该说基本上来临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概念,整个社会没有这个概念,恐怕就很难。三天前,我刚和深圳一位老总(燃气方面的专家)聊天,他说他觉得活得很失败(他今年60多岁)。我问为什么失败?他说了他的一次访问经历。那是访问一位燃气专家、科学院院士,恰巧碰到院士的孙女在家。老总问小女孩,长大
13、想做什么。小说孩回答说当明星。老总觉得失望,继续问第二个志愿,孩子想了想,当老板。老总觉得还不行,继续问第三个志愿,孩子想了想,当模特。老总再问孩子:当科学家与当模特,你选那一样。小女孩毫不犹豫地说:当模特!老总因此觉得悲哀。我说不然。从整个社会来讲,人们看重的是(人的)价值,既然目前的社会上明星、老板、模特很有价值,科学家没有价值,小孩子怎么会欣赏你科学家呢?但是我们的许多科学家总是不太强调个人价值,在他们的概念中,个人的价值就是奉献,并不在乎他在社会上的人力资本价值,在现今的时代就无法体现。这也让很多人可以随便地打着科学家的头衔。如果有一天有标价的时候,就随便打不了,你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
14、才能打出专家的头衔。未来三钥:预测 瞻望未来 创新 改变现状 卓越 创造优势 竞争力=技术+知识+创新 综合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倍速度化的时代,我说个小故事。商业周刊最近做了调查:美国在股市、技术、市场份额成长最快的公司、它的成功元素在哪里。一家领先公司的老总对记者说:我们成功的元素就在于每件事都做计划,计划分长期、中期、短期三种,长期计划的时间是10分钟!我想大家都明白,这家公司之所以能保持全美国领先,就是因为他了解当今是十倍速度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变!最大的变化在于速度。我们不能再以耗费资源为主,要以创新资源为主,必须清楚地知道要做服务的差异化,必须要使任何事情都与决策相关,要
15、提升人力的资本价值,让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出来,然后创造最佳的速度。正因为这样,要求大家要具备面对未来的能力,就如乔巴克所说:预测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卓越的能力,就是创造优势。思考:1、在过去二十年我们的世界发生过什么基本的变迁?2、这些变迁对人们的生活及企业的运作产生什么影响?3、你认为你所属的行业在未来的五年内,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这些变化是什么因素造成的?5、这些变化对你的企业有什么影响?以家电为例,我多次在公开场合讲过,中国家电企业存活的时间大概就是3年,如果不能预见3年之后的情况,必死无疑。因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的家电跨国企业将第二轮打击中国市场。改革开放初,国外企业因为对中国
16、的市场、顾客的消费不了解,不了解中国的加工能力,国产品牌快速崛起,国外品牌成本下不来只好退出。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国内已形成较完整的供应链,国内、国外企业使用都可以使用这供应链,外企肯定会杀回来。因此要对三年的变化作出判断。 二、创新的定义 * 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已有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 *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 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 * 实现一种新的产品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要回答以上问题,就要学会创新。从国际上的定义来讲,创新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新产品或已有产品的新特性;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新的商业方式,我特别希望
17、我们企业能找到好的新的商业模式。相对来说,新的生产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有一家电脑企业成长得很快,目前已经是世界知名,那就戴尔电脑(DELL)。戴尔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说到生产技术,它所有东西都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组装。中国人装别人的东西,水准也很高。但是戴尔做了一个创新销售模式,大量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价格送到顾客的手上。当然,现在品牌知名后,价格不低了。 九十年代,美国为什么能在经济上打败日本?其实在将技术变成产品的这种能力上,日本非常利害,家电、汽车大量地从日本生产出来,可它在九十年代彻底输掉,原因是什么?因为它在商业方式上不会创新,生产方法上它绝对会创新。其它国家都在学
18、的品质管理系统也是日本出来的。而美国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最典型的就是销售方式,就是我们看到的百贷业态的转轨。以前我们看到的百货业有柜台、有售货员。顾客买东西还得看售货员高不高兴,她不高兴,你还买不成。在美国则把柜台拿掉,把售货员拿掉、开架、随便你怎么买,这样商品就卖得快了。这还不够,他们造出超市,给顾客配小推车,引导顾客把车装满。也许这还不够,超市还要开到家门口,24小时营业,还要开仓储商场,买5件比买1件便宜,再进一步,盖起了商贸城,吃、玩、住俱全。这就是百货业态的调整,其实是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个人认为,新的生产方法的创新还不算太难,可能会很难,但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非常关键。 第
19、3种创新是开辟新市场,想想看,以前哪有个人电脑,哪有电视、摄像机?第4种创新就是控制或取得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一种新供给的来源。这种创新已近乎垄断。最后一种:实现新产品的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创新大致来源以上5种概念,技术创新不应局限于新产品的开发,技术的应用,技术推广应包括上述5种创新模式的推介。 企业的创新领域应体现在4个方面: * 技术创新/改进-管理创新 * 生产系统的改进-过程创新 * 产品创新/改进-市场创新 * 企业更新/改革-观念创新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 技术创新或改进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其实是管理创新。产品能做出来,整个企业的管理配应不上去也没有用,第二类别企业创新的领域
20、叫生产系统的改进,这是过程创新;第三种叫产品创新和改进,叫市场创新;最后一个是企业更新和改革,叫观念创新。作为企业来说,谈到创新,可能会涉及4个领域。 或者我们可以形象地把企业的经营看作一段旅程:旅客就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目的地就是企业的远景和目标,交通工具则是企业本体,企业的创造力是引擎,最后,整个经营的环境即是汽油,所谓经营环境必涉及到“文化”。企业的成长过程,全靠这么多的东西来支撑。必须告诉员工企业的远景是什么,必须使企业自身能真正承载这些员工,一定要有创造力,最后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让大家全力以赴地去做,去成长。 三、 企业创新与改革工程 * 思维模式的转换 * 客户导向 * 人员的活性
21、化 * 资讯科技的应用 * 系统思考的流程改造 传统的观念: 传统的观念往往注重成本,注意质量,注重弹性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考虑的核心是成本与质量。弹性是指变化的能力、速度是指适应市场的能力。对此我们只作了个平衡的考虑。在今天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把成本、质量与弹性综合起来变成一种速度。传统的说法是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而这只是非常低的要求。必须创造出新的产品,带领消费,成为世界的竞争者这才是现代的观念。 我们来看看通用电气的例子,在座的各位如果想了解企业怎样面对新的挑战、怎样改造、怎样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公司去看通用电气!通用电气曾有惨痛的经历。二十多年前,濒临破产的威胁,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掌通
22、用电气,在公司内部作了深刻的创新改造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喊出的口号是:如果下属企业不能在市场上做第一、第二,我宁可将他关闭!因此,裁员十几万人,关闭属下公司一百多家,而同期利润却持续二十年从二百七十亿美元增至六百二十亿美元。它为什么能创造奇迹,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创新,另一是文化建设。就是今天的两个话题。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有思维模式的转换,我们要去看一些看不见的事物,做不可能做的事情,这可能是这个时代对大家的要求。四、文化及其理解 文化及其象征 文化: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 基本特征:象征性/载体 基本标志:生活状况/风俗/教育/妇女地位 基本表现:思维方式 几乎所有的人对“文化”这
23、一概念都有认识,如我的学生一看到我的名字只有一字话说出来:这名字的人一定是乡下来的,这就是他对“文化”作出的一个判断,但我们真的就了解“文化”的内涵呢?我想请大家看一看我对“文化”定义:文化是指一群人为了生存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字典上说“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实等于什么也未说。我们周围常可遇到某人说: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但当他回头看看,发现大家都不愿意去做,于是他也不去做了,然后,有人对他说:不做是对的,因为枪打出头鸟。你本来想出头,可是你要活着,于是最终你还是没有去做。文化其实就是对生存而做的调整。现在,中国人一定要改革,要创新要搞国企改造,大家要学习,要培训,因为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创新 企业文化 演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