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
《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 东 区 域 创 新 体 系 建 设研 究 报 告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四年五月目录第一章 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进展2一、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广东科技和经济发展,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2(一)科技进步已作为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一项关键措施2(二)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3(三)具备了较好的经济基础3二、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3(一)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3(二)知识创新体系逐步形成5(三)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6(四)创新政府的科技管理理念和调控方式7三、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7(一)获得一批带动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7(二)高新
2、技术产业迅猛发展8第二章 广东与其他省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与分析8一、知识创造的能力分析9二、知识流动的能力分析10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10四、创新的环境分析10五、创新的经济效益分析11第三章 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11一、广东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形势分析11(一)国际竞争性质和形式产生新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11(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13(三)“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和“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建对广东的发展形成新的合作与竞争态势15二、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6(一)科技人力资源缺乏,
3、结构失衡16(二)科技投入不足,企业投入增幅下降17(三)发明专利比例偏少,自主创新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不足17(四)OEM生产方式比例过大,“地域性生产者”角色明显17(五)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总体偏低17(六)广东名牌规模优势不明显18(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度偏高,区域发展不平衡18(八)创新环境仍不完善,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粤设立R&D机构的优势不明显18第四章 广东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9一、指导思想19二、基本原则19(一)资源整合19(二)开放流动19(三)协调互动19(四)运作高效20(五)共同发展20三、发展目标20(一)总体目标20(二)具体目标(至201
4、0年)21第五章广东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22一、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22(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22(二)构建以科研院所和大学为重点的知识创新体系,增强发展后劲28(三)构建以高新科技园区为核心的成果孵化体系及科技产业化基地,促进产业技术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30(四)构建以中国(华南)技术交易中心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33二、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38三、 “大珠江三角洲”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39(一)“大珠三角”科技发展的区域合作39(二)“大珠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对接机制40(三)“大珠三角”科技
5、创新体系的框架要点及政策措施43四、泛珠江三角洲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46第六章广东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50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协调50二、深化改革,建立创新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51三实施“人才、专利、标准”三大发展战略,强化激励机制51四、强化科技投入,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系53五树立“以人为本,创新文化建设54六加强职业道德,建立科技信用体系54七、抓好示范试点,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55八、制定政策扶持,完善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56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这里讲的创新是指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
6、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既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又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它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等,由这些部门形成一个创新体系,才能达到“促进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体系(Systen of Innovation)的实质内容是指不同地区层次(国家或区域)内不同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围绕着科学家的发展及其商业应用所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Systen of Innovatio
7、n)这个概念是1987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PRU)新熊波特学派代表人物克佛里曼(Chirstopher Freeman)在日本:一个新国家创新体系一书中最先提出来的。它是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熊特企业家创新模式和大企业创新模式的发展和延伸。这种模型强调了R&D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因之被称为“技术推动模型”,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技术推动模型,而不是网络式的。C佛里曼在研究日本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之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用几十年时间便成为工业大国,说明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佛里曼把这种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公私部门的机构组成
8、的网络,他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从线性推进到网络机制,这是对创新认识的一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创新体系问题是国际经济科技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多数学者研究的角度都是着眼于创新体系在一个国家内发生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积极的崛起,创新的作用和关联,已不仅仅是个别国家和地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制约和影响日益显著。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ME波特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体系,把创新体系的微观机制同宏观运行实践联系起来,国家或区域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技术创新的企业的基础上的。他提出的钻石理论被认为是在经济全
9、球化的条件分析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作用的实用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知识经济特征越来越显著,创新体系也必须与之相适应。1997年OECD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生产、分配和应用各种知识的各角色间一整套复杂关系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创新实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角色如何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新和使用的集合体。这些角色主要是私营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以及在这些角色中工作的人们。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采取合作研究、人员交流、专利共享、设备购买等形式以及其他各种渠道”。很显然,OECD对创新体系的作用,更重视各角色间的知识流动,注重“知识创新和使用”。这
10、是符合知识经济的特点的。从创新到创新体系的发展,既反映了知识的客观发展规律,也反映了知识和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广东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也必须遵循这一客观发展规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党中央确定的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夯实了基础。我们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下,逐步形成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有关政策法规。形成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
11、新体系;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提高区域技术创新的能力,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一章 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进展一、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广东科技和经济发展,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一)科技进步已作为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一项关键措施广东省委、省政府把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发展的模式作为推动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陆续颁布了6个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12、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到广东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挥人才效应不断增创新优势。张德江书记在全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大会上提出:我们要依托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全省动员,营造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围绕增强综合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贯彻实施“科教兴粤”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科技强省。“十五”科技计划全面实施三年多来,科技进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二)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根据科技部2000
13、年以来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广东的科技综合实力在上海、北京之后,已连续三年在全国排第三位。前阶段公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年)认为广东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在十个综合指标中,企业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产业国际竞争力三个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出口额已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我省已储备了较强的科技力量,在粤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44位,科技人力综合指数位居全国12位。累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累计达211536件和141108件,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增长较快,2003年申请量达到6160件,位居全国第二。科技对经济贡献
14、率从1995年的39.62%增加到2003年的47.1%。(三)具备了较好的经济基础2002年,我省的国内生产总值首先跨越1万亿元,同时广东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突破1万亿元。实实在在的“双跨万亿”显示了我省强大的经济实力。目前我省是经济总量占全国1/9,财政收入占全国1/7的经济大省,这为建设好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1、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近七成的研发机构,七成多的科技人员在企业,九成的科技经费来自企业,六成多的高新技术产品以企业为主开发。全省1453家研究开发机构中有979家设在企业,占67.4%;全
15、省26.74万科技人员中78.8%分别分布在企业。2003年我省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6家,目前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已达299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3家,已完成省重点发展的50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工作;一批进入企业的技术开发类的省直科研机构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试点累计已达71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已达18家。大批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应用、转化能力也不断增强,这些为我省新型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专业镇簇群经济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搭建专
16、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把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根扎在基层镇区。我省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目前已累计在全省71个镇开展专业镇技术创新。覆盖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建筑材料、五金制品、玩具、花卉等行业。据统计,全省这批专业镇共建立了82个技术创新平台,90个中介服务机构。形成集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产学研结合基地、产业工程中心、孵化器、科技开发咨询机构、信息网站等多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体系。三年来共为专业镇产业推广技术项目1000多项,推动了专业镇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截至2003年底,全省专业镇累计获得专利16339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200多项。共获得国家发明商标28个
17、,省著名商标93个,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很大份额市场的名牌产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批镇2003年GDP达1400多亿元,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3、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最具创新和活力的群体。到目前为止,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共2128家,总产值达3500多亿元。这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上开始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走国际化道路,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在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涌现出一批企业家、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主力军,已成为我省技术创新体系主体中的中坚力量。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增长
18、迅猛,带动民营科技经济发展壮大。到2003年,全省民营科技经济总产值达2720亿元。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92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有280多家,比去年增加90家,长期从业人员超过55万人。民科企业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主力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数,民营科技企业占一半以上。我省民营科技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达3000多个。在全省高新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80%以上。民营科技园已成为民营企业创新服务的基地和聚集地,我们把建设民营科技园作为提高民科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措施。目前已建立了15家省民营科技园。2003年,15家省级民营科技园工业总产值达700多亿元。(二)知识创新体系逐
19、步形成1、以体现广东优势和特色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构建知识创新体系。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机构和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全省现有大专院校62所,省地两级研究所266个。我省1998年开始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 2003年省属科研机构争取到的科研项目经费共3.4亿元,是1998年的7倍,技工贸收入15亿元,比1998年的7.14亿元增加一倍多。近年来,国家、省加强了广东几所重点大学的支持,不仅在硬件设备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也从国内外引进了大批的人才,研究开发力量有了很大的加强。广东高校科技人力资源、专利、科技论文、科技著作数量均排在全国第5位。围绕着我省知识创新的
20、目标加强研究开发, 加速高校科研所、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的建设。我省重点支持50个左右科研团队开展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带动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聚集。2000年以来,我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79项,资助总经费2.8亿元,排全国第5位。高校采用各种形式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与我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合作,建立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2、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至2003年,累计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共建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85家,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6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级重点点实验室5个。根据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我们通过引进、重组,建立了一批符
21、合目前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机制灵活的科研机构,包括广州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深圳光电子材料中心等。建设了华工、深圳两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建成广东软件研发技术平台。我省与中科院、广州市三家联合投资3亿元,共建华南植物园。(三)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1、科技园区成为成果转化基地。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建设了1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6个为国家级开发区)、10个国家“863”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3个省级民营科技园、20个省级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园、8个大学科技园和海洋与水产、林业、环保等一批专业高科技园区。这批园区总产值达5500多亿元,成为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
22、要基地。2、覆盖全省的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科技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目前已基本建立起省、市、县逐级分布、种类齐全的各种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据统计,全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已达6700余家,包括各类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500多家,技术贸易机构6250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华南技术交易中心的建设正在加快。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全省生产力促进机构已达56家。风险投资机构130多家,资金总额150亿元。省科技信息网(金科网)是省五大网络之一,已覆盖了全省21个地级市和130个县区以及60多个省直科研机构,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服务网络和全省性的
23、公共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省和各地市都建有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和各类科技咨询机构,面向市场积极开展科技情报分析研究和科技咨询工作。我省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都配套建立了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或科技企业孵化器。还有相当数量的行业协会和学会、专利代理机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等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技情报所等服务于“三农”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占我省科技服务机构的三分之一强。 3、技术交易活动成效显著。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举办各种高规格、大规模、专业化的科技成果交易会、博览会、展览会,为科技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活动和进行信息交流提供大舞台。“十五”以来,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区域 创新 体系 建设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