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二中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
《威海二中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二中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威海二中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刘建国2012年12月14日 15:49浏览数:250 | 评论数:0 威海二中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一、建设理念整合学校文化精华,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构建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努力提高办学品位。二、建设背景威海二中是威海市教育局直属重点中学之一,其前身为1926年设立的“齐东中学”,办学历史可以远溯到1891年清朝北洋水师创办的武备学堂。从建校至今,威海二中桃李满天下。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原空军司令员王海,原中国常驻联合
2、国代表陈楚,原商业部部长刘毅,著名电影导演董克娜等都是威海二中优秀毕业生代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先生,也曾在威海二中执教。近百年来,学校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孕育了“爱生、敬业、进取、奉献”的师魂,凝炼成“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传承着“和谐有序”的校风、“精益求精”的教风、“求实创新”的学风,励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铸就了“把学校建设成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行为规范化、组织管理科学化、特色鲜明、品质优异的现代新型学校,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质高中”的办学目标。百年树人的校歌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学校精神浸染整个校园。学校先后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
3、位”、“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绿色学校”、“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基层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价格诚信单位”、“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五五教育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省英语特色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级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单位”、“威海市先进基层工会”、“威海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普通中
4、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校际联盟指导学校。”这些都是极其丰富的学校文化资源,是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三、总体目标着眼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通过重建学校精神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学生文化和物质文化,构建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四、具体目标和措施(一)精神文化1、建设目标:用学校精神凝聚师生。2、具体措施:(1)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整合学校文化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系列,加强宣传,深入人心,让全校师生人人知晓并且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师生都置身于浓厚的学校文化建设之中,让他们在自我管理
5、、自我服务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主要内容如下:办学理念:教育就是服务;校风:和谐有序;教风:精益求精;学风:求实创新;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歌:百年树人;教育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育人目标: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学识广博、全人发展;办学目标:把学校建设成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行为规范化、组织管理科学化、特色鲜明品质优异的现代新型学校,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质高中。课程观:落实“课程方案”,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让课程引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育人为本,质量第一;教师观: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是学生集
6、体的组织者,是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是学生成长的伙伴与朋友;学生观: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管理观: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打造富于人文精神的管理文化,探寻一条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管理模式。(2)确立体现学校精神的学校标识,用学校精神凝聚师生。(二)制度文化1、建设目标:健全、完善系列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为学生的一生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以民主与和谐为目的,探寻一条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学校管理模式。2、具体措施:(1)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的进程。不断完善党务、校务公开的制度、途径、方式,使公开的内容、形式,深度和广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全面落实广大教职工当家作主
7、的主人翁地位。(2)打造富于人文精神的管理文化。从教师层面上,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使教师有归属感、幸福感,满足教师发展需求;从学生层面上,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满意度。(3)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听取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开放式民主管理。(4)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以建制为突破口,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制度升华为学校的精神,进一步细化管理目标,完善管理措施,健全、完善学校中观、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考核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能;大力推进处室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处室部门职能,构建科学
8、管理流程,形成长效管理机制。(5)建立全方位校园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经常排查不安全隐患,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各种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通过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紧密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综合治理,规范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教师文化1、建设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严谨踏实、博学善导。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以学为本,教学相长;相互欣赏,和谐共进。2、具体措施:(1)加强师德建设。积极探索提高师德修养的实效性和实践性,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思
9、路、新模式、新内容和新方法,开展师德师风评优活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2)加强团队建设。强化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同伴互助,打造协作型团队; 合作竞赛,打造竞争型团队;自我反思,打造创新型团队。实行目标管理,积极推进各处室的群体建设,着力抓好年级、备课(教研)组的群体建设,定期开展以年级或备课(教研)组为团队的教学竞赛和评比,开展优秀年级、备课(教研)组创建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集体在外出培训、学习和考察时给予优先考虑。(3)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确立以“学高”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进一步推进“青蓝工程”向纵深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全面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争
10、取更多教师进入威海市名师行列,扶持若干教师成为省内名师、全国名师。(4)创建学习型校园。狠抓教师业务素质提高,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形成教师自我培养机制,让每位教师在不断学习中掌握理论、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鼓励教师成名成家,支持教师敢冒尖、创名牌、推好课;引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剖析自我,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倡导教师“读、写、说”,读文化教育专著,写教育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文化教育随笔等,说课、评课、说经验、说困惑、讲普通话,以“读、写、说”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文化素养。(5)盘活
11、校内名师资源。开展“名师1+1”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等名师的引领、帮带作用,培养学校的骨干群体;以“名师课、示范课、汇报课”为契机,搭建教学资源共享的桥梁,促使新、老教师教学相长,优势互补;让“名师”走出去,把“名师”请进来,不仅要壮大学校的“名师”队伍,更要增强“名师”在学校、区域和更大范围内的示范作用。(6)科学评价教师工作。健全、完善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建立多元民主的教师评价机制。进一步探索教师特长选择性评价改革,试行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的方面,按一定比例纳入到个人评价指标中的考核
12、评价办法,鼓励教师发挥特长,成名师,育英才。通过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多种形式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价。(7)关心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关注教师工作中的兴奋点,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来唤醒其教育理想,引导教师感受职业幸福。(四)课程文化1、建设目标:树立素质教育的课程观,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为社会、家庭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的课程改革体系,为学生搭建平衡、共融、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平台,为实现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学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威海 学校 文化建设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