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所属省份: 北京市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举 办 者: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编制人员: 王越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65253392 手机号码 13701113033 电子邮箱 wangyue720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国家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2011年8月8日目 录一、建设背景与基础1(一)建设背景1(二)建设基础2二、建设目标与思路5(一)建设目标5(二)基本思路7三、重点建设内容9(一)重点专业建设计划91.专业一: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专业建设计划92.专业二:旅游服务与管理重点专业建设计划133.专业
2、三:服装展示与礼仪重点专业建设计划174.专业四:国际商务(中外合作)重点专业建设计划20(二)特色项目建设计划241.项目一: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特色项目建设计划242.项目二: 现代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特色项目建设计划26四、主要保障措施28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制定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京政发200611号)、首都教育2010发展纲要等
3、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东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东城教育进一步科学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东城区职业教育改革分方案,提出了两所国家级重点学校融为一体,构建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轨并举的“一体两翼、集团化办学”的发展规划。目前,北京市财经学校、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已完成强强联合,成立了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实现了联合优势、扩大规模、增强实力、促进发展的目标,东城区委、区政府在各个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支持,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助推力。2.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平台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
4、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设想,东城区提出了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战略目标。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3.1亿元,比上年增长9.9%,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合计实现增加值779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63.2%,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未来20年,东城区政府提出将加快聚集高端要素,构建“1+4+2”高端产业体系,即做强优势产业文化创意;做优支柱产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现代商业、信息服务;做大新兴产业中医药、低碳服务。学校确定了“面向东城区域经济,
5、实现良性互动”的建设策略,集中力量建设了适应东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财经商贸类金融事务专业、旅游服务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类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国际商务专业(中外合作)。国际化、现代化的新东城建设,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大批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扩展了学校国际化的办学视野,提升了现代化的办学水平。3.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契机学校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积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是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校。为进一
6、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强化专业特色,提升办学实力,更好地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开展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使学校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二)建设基础学校现已形成“一部四区一厦”的格局,总占地面积8.37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71814万平方米。拥有多个与企业共建的现代化专业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展示与礼仪、金融事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和中
7、餐烹饪专业是北京市区县所属职业高中“十一五”期间专业及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实训设备总值达4000万元以上。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是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校、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1构建“校企合作、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初步形成了 “校企合作、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合格+特长”的思路,修订了14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种育人环境资源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工作体验相结合。在6个专业开展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课
8、程目标突出双证课程,课程模式实行工作过程化,课程内容实行模块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相联系,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缩短了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 2开展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学校重视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将企业规范、企业制度、企业安全、企业组织引进课堂,实践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学校积极创新教学环境,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建设了现代化的、适应企业需求与变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展示与礼仪、中餐烹饪、园林绿化等实训基地,初步构建了具有
9、职业教育特色和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学校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开展了包括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研究等课题研究,举办多次专题课例研讨,取得丰硕的成果。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3探索中外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多元办学模式积极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多所国外职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引入英国优质课程、教材、师资与评价标准,采用学分积累与转移制度,实现中职高延,开启了中等职业教育与国际通用高等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的直通车。在东城区政府主导下,实现了两所国家级重点校的强强融
10、合,优化了办学资源配置,增强了学校办学实力。以“优势资源互补,利益成果共享”为原则,初步形成以本校为核心,集合区内其他职业学校,联合相关行业企业的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在“资源整合、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理念指导下,初步构建了在资源、设备、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互利互惠的运行机制。同时,学校还与山东夏津职业学校、河南南阳职业教育学校等实现了跨区域合作,带动不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提升,实现共同发展。 4创新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标准的教育内容在企业专家指导下,根据岗位工作实际和岗位核心技能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完成16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指导手册编写,初步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的对接、专业与
11、产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教材与技能的对接。结合东城区未来20年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建设旅游城区的规划,学校重点建设了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领先的服装展示与礼仪、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立了学校与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研讨,信息处每年市场调研,科学分析,及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建设对接产业、企业和岗位。学校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在企业专家的指导参与下,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开发校本教材20本,并制作了大量教学课件,建立了教学资源网站,初步实现了教材、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融合。5形成业务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师资队伍
12、学校提出“做科研型、发展型教师”的目标,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和教职工学年评价考核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完善培训、考核、奖励机制。学校积极开展“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专业带头人培养领导小组,提供专门经费保障。为满足专业发展的教学需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新动态,学校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备学校兼课条件的企业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创造多种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课题研究。三年来,学校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18项,成为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通过以上做法,使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快速提高,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实
13、力。6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学校重视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规范,形成了包括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助学金、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规范办学职责,明确所有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实现了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学校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和环节,突出质量管理监控的规范性,建立了规范的电子学籍,建成了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实现了排课、调课、学生成绩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保证了信息的全面准确。学校建立了教务处、专业与教研组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制定
14、了任课教师职责、教师教学常规量化管理考核方案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备课组长工作手册、教师工作手册等教学文档,便于检查督导,使教师的教学常规更加统一规范。学校成立由市、区级教研员和市级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机构,对教学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坚持每学期评教评学,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全区组织的教育系统综合评价中获得特等奖。7建立以贡献和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评价机制学校在学生人才培养评价方面采取“多元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落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认定,向企业行业输送更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引入职业资
15、格证书考核标准:将插花员考核标准引入园林绿化专业,将导游员资格考核标准引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将英国BTEC HND职业资格证书引人国际商务(中外合作)专业等,实现了学校课程与行业资格标准的有效对接。毕业实践考核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根据企业、实习教师和学生本人的综合评定结果,完成对学生的实习综合评价,促使学生尽快转换职业角色,适应用人岗位需要。技能大赛纳入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每年举行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将大赛的成绩与学生日常成绩挂钩。在学校评价层面,学校积极参与东城区教委每年组织的全区综合评价视导,积极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示范专业评比、现代化标志性学校评
16、估等,通过专家反馈,全方位改进学校工作,以评促建。学校积极参加行业举办的各种大赛,通过社会公认的规范标准,检验学校办学实力。经常召开企业用人单位、家长、街道社区座谈会,就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辐射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发挥优势、纠正不足。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经过两年的建设,全面提升学校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主动适应首都中心城区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适应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北京中等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建设成为北京市中心城区最大的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
17、于一体的现代化培训基地。力争到2013年,打造4个以高端、优质、特色专业为龙头的相对集约的优势专业群,实现规模效益,科学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努力成为全国职教领域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教育教学改革的典范、培养优秀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为北京市迈向世界城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2具体目标(1)探索“因才因需”办学,完善“校企合作、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改进
18、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质量标准与企业要求相结合,教学过程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内容相结合,实现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2)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继续推进市、区两级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引领带动全校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的实践研究,充分发挥仿真模拟实训基地作用,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紧密衔
19、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提升国际化和集团化办学实力,建立多元办学模式继续整合、调整专业布局,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拓展由行业、企业和其他职业学校共建的“校企结合、校校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优势互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首都职业教育优势,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合作办学,建立共同发展的辐射机制。进一步推进与国外教育机构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境外教师培训基地,开展面向外籍人士的汉语言培训和中国特色文化及相关技能等培训,促成学校青蓝大厦成为“亚欧职业教育交流中心”,实现学校的多元化办学。(
20、4)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材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完善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教材;按照岗位工作需求和变化,补充开发拓展课程教材、特色校本教材和更新性、延伸性的教辅材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职业、新岗位的校本教材。依托学校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高水平、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支行业
21、内、区域内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队伍,促进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大力加强专业教师下行业企业的学习实践,“双师型”队伍不断扩大;聘用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岗位能手等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资金保障,开展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境内外专业培训,加大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明显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一支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6)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形成现代学校科学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招生考试、学籍、教育教学等各方面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完成总部与校区两级管理架构下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明确划分
22、各部门职能,完善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科学的教职工考核评价制度,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优秀团队与人才脱颖而出;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7)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快速发展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完善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按职业资格标准考核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形成有多元主体参与、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的“全方位、过程性”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按照社会需求建立学校办学评价机制,动态适应北京市和东城区经济
23、社会发展需要,促使学校快速、持续发展。(二)基本思路 1工作原则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关于申报2011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及附件2011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的有关要求,在全面分析近年来学校改革发展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了学校的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和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系统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强化特色”的原则,开展示范校建设工作。2工作思路坚持“高端、优质和特色”的发展道路,以校企合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中等职业 教育改革 发展 示范 学校 建设 计划 项目 规划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