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毕业论文跨国企业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doc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跨国企业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英语毕业论文跨国企业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跨国企业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 二级学院 商贸信息学院 专 业 商务英语 班 级 20820110128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时 间 目录摘要 21绪论 32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多样性 33跨国企业如何融入我国的文化 4 3.1认识中国同国外的企业文化差异43.2正确看待文化中存在的差异,要有正确的文化观和文化融合观 53.3积极建构新型企业文化,培育共同价值观,进行文化整合53.4掌握文化融合入之间的一些有效的基本方法64 结论 6参考文献 8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式的不断深入和世界各国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下,
2、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力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与分支机构,形成研究、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国际网络,并在母公司控制下从事跨国经营活动。跨国公司总部根据自己的全球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分工,组织生产和销售,而遍及全球的各个子公司与分支机构都围绕着全球战略目标从事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加快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同样也面临着跨国企业文化与多样性的本土文化之间融合的挑战。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热不断升温,说明了其在中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本文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如何在华长久经营,指出其文化的融合能力是决定跨国经营成
3、功的关键因素。关键词:跨国公司; 企业文化; 多样性; 融合 1绪论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开花,并且跨国公司控制着50%以上的国际贸易,90%的海外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有权和70%以上的国际技术转让(王志乐,2003:70),他们凭借自身的强大经济实力,将投资业务广泛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的有了很大的收获,有的却还没有茁壮成长就在文化的不可磨合中走向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造成了企业的损失。跨国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引导着人们寻找着融合的各种方式,寻求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特别竞争优势。这要求跨国企业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差异,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以此
4、完善企业文化。企业竞争行为的多样性及其创新是现实经济增长和持续存在的根源,这样也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多样性。2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多样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动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民族文化带来了多元化发展的机遇,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理解和相互融合,对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的价值、伦理观念以及系统思考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不同的民族文化的沟通,使拥有不同文化
5、背景的人们取得共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全球各国、各地的交往速度的加快,互动频率的增多,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促使不同文化之间发生接触和冲突。在接触或冲突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更大,渗透更深,但不可能形成全球同质性的文化(何星亮,2003:20),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着跨国企业,有着文化多元化特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体制的多国籍企业形成了各有特色企业文化。它们从封闭的自我文化圈走出来,从开始主张自我文化的优势,歧视他国文化,到逐渐接受和认同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特征,形成了跨国企业文化多元化的格局
6、。可以说,任何一个知名的跨国企业其管理的活力来自于优秀的企业文化。跨国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建立于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于乐意吸收各国和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的精髓,来补充、发展自己独特的跨国文化。正因如此,文化的多元化给跨国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它们以独到的经营理念调整和适应着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始终保持着独特自我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成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使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自身的业务和市场,追求更新更广阔的领域。3跨国企业如何融入我国的文化3.1认识中国同国外的企业文化差异 (1)、价值取向不同。西方的社会文化史是以个体为单位形成的,在社会活动中,喜欢单独行动,注
7、重自我表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个性发展和个体竞争,讲个体,重科学,善思辨。而古老的东方文化是在儒家伦理教义上发展起来的,自古就强调忠、孝、礼、义、廉、耻,重视集体的作用,强调人际关系,喜欢以团体为单位开展活动,看重人情,喜欢中庸主义。 (2)、管理理念不同。中国的企业文化底蕴来源于古老的传统文化,它以儒家哲学为主,道家文化为辅。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情关系,促使员工“以厂为家”,为企业贡献力量。而西方文化追求卓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西方形成的是独立人格。西方人文主义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强调人是宇宙中心,周边一切皆“备于我”,在管理上会更加的注重自我能力的发挥。(3)、业绩
8、评估方式不同。中方企业一般倾向集体主义,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组织的评估体系和方法是由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建立起的是以团体为单位的业绩评估机制,每个成员都将自己看作是协作体内的组成分子,与其他成员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绩效的提高。而在西方,个人主义倾向普遍流行,要求业绩评估必须以个人的行为、效率和成就为基础,充分肯定个人对组织的贡献。详尽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企业管理的基石,量化工作标准,用制度、秩序和各类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做到赏罚分明。员工和企业关系依据详尽和明确的制度来维系,一切按规则规范进行。(4)、决策方式不同。由于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冲突规避倾向使得外资企业中的中方主管在做出重
9、大决策前一般会征求其他人员的意见,同时会考虑维持平衡、避免冲突的各种因素。而西方文化则典型具有个人主义,习惯于个人做出决策,个人对决策承担最终责任。 3.2正确看待文化中存在的差异,要有正确的文化观和文化融合观。企业中的文化冲突是由不同地域背景、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的程度和类型也是不同的,对于文化差异进行具体分析是必要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尊重企业中出现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差异,允许百花齐放,采取措施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实行管理人员本土化战略。同时要尊重企业内部的多元文化,从而使企业内部中外员工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沟通。“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可以更多
10、、更好的创意,因为群体成员来自各种不同的文化,通常能产生更多独特的解决方案和建议”(理查德M霍杰斯,弗雷德卢森斯,2006:239),企业文化差异越大,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正视其冲突,企业文化整合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就越大。同时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样式,文化不是静止的,任何文化如不同其他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就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既保持其文化传统,又能充分吸收各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并且超越其传统文化。文化交流、碰撞、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不同的文化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看待不同的文化要用中立,客观的眼光,放弃一切偏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务英语 毕业论文 跨国企业 文化 中国 本土 融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6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