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docx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1小学教师要扮演什么角色? A“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B“学生楷模”的角色。 C“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D“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E“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F“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 2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 B对角色行为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 C教师在履行多种工作角色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 D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 E角色内部的冲突。 3教师角色的冲突如何解决? A适当分离,缓解冲突。 B分清角色的主次,教师对角色冲突要保持相当的适应性。 C明确工作职责,尊重教师的工作权益。 D加强角
2、色学习,摆正地位,正视现实。 4师生人际关系有什么特点? A师与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B师与生之间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与生之间是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与生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5产生师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A由于角色地位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 B由于年龄“代沟”产生的师生冲突。 C由于价值观不同产生的冲突。 D奖励与惩罚带来的师生冲突。 6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A加强沟通,促进心理接近。 B角色互换,形成宽容理解的心理气氛。 C避免滥用惩罚。 D适当调整任课教师。 7心理健康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A心理测量与统计学方法。 B社会适应判定法。
3、C生活适应评定法。 D主观病痛法。 E症状判定法。 8小学生学习适应的问题有哪些? A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 B小学生的学习疲劳。 C小学生的学习困难。 D小学生的考试焦虑。 9小学新生需适应哪些问题? A主体活动的变化。 B人际关系的变化。 C面对组织纪律的约束。 10面对小学新生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做? A如同父母般的对儿童表示关切和爱护。 B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地位。 C培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D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E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 11如何防止和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 A认真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推动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减轻考试的压力。 B调整对学生的期待水平
4、,避免对学生提出超过他们实际能力的要求。 C帮助学生提高应试准备和技巧。 D使用系统脱敏训练法。 12对于儿童的冲动行为,应采用什么方法加以矫正? A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B避免严厉的冲动惩罚。 C使用“自我教育训练”。 D使用行为改变技术。 E暂时隔离法。 13如何防治小学生的抑郁情绪? A老师和家长应该允许儿童表现的他们的情绪。 B鼓励儿童把他们的感受说出来。 C使用运动疗法。 D个别辅导、深入了解引起儿童抑郁的原因。 E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自我概念。 F加强与儿童家庭的联系,帮助其改善家庭关系。 14如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 A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水平,提出适
5、当的要求。 B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励。 C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 D了解学生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 15人的气质可分四种类型:胆汁型、多血型、粘液型、抑郁型。 16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与性格特征进行教育? A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进行教育。 B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 C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性格。 D掌握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发挥教育机智。 17男女生的心理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A智力的差异。 B兴趣的差异。 C成就动机的差异。 D社会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差异。 18群体对个体行为有什么影响? A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 B从众和服从。 C去个性化。 19竞争和合作对学
6、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有什么影响? A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B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C对信息交流的影响。 D对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 E对自尊的影响。 F对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影响。 20班集体的形成要经历哪些阶段? A松散期。 B同化期。 C凝聚期。 D形成期。 21诱发学生破坏纪律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A因厌烦而追求刺激。 B因挫折或紧张而发泄或逃避。 C寻求注意、承认和地位。 22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 A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纪律问题。 B有针对性的引导解决。 C善于奖励,不要迷信惩罚。 D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工作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假手家长。 23班级纪律不良一般有哪些原因? A与课
7、程有关。 B教师与班级群体关系不好。 C班级缺乏良好的规范和健康的舆论。 24解决班级群体纪律不良的办法有哪些? A重建班级规范,形成健康舆论。 B切实解决与纪律有关的具体问题。 C面临班级纪律问题的教师要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借助其他人的权力。 D教师要以身作则。 25建好班集体应抓住哪些关键? A集体目标的形成。 B规范与舆论。 C内聚力。 D心理气氛和土气。 26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信念或道德需要? A教育者的言行一致。 B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 C培养学生道德评价的能力。 27采用表扬或批评应遵守什么原则? A实事求是原则。 B及时性原则。 C适当性原则。 D儿童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育 心理学 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59791.html